中國古代奇聞錄 第7章 寺僧警示
二月十九,觀音誕辰。臨安城內香煙繚繞,善男信女紛紛往各寺庵進香。懷景元為安人心,允府中下人輪番往靈隱寺祈福。
臥病月餘的王三忽睜開眼,對守候在旁的小廝道:“我欲往靈隱寺...進香。”
小廝愕然:“師傅,您這身子...”
“抬我去。”王三語氣堅決,“若不得救...必死無疑。”
小廝無奈,隻得稟報管家。管家礙於景元先前吩咐要好生照料,隻得備了軟轎,派兩個膽大的家丁抬王三出門。
靈隱寺距懷府不過數裡,王三卻似走了一生。轎簾微掀,他看到街市繁華,眾生忙碌,想起自己多年囚於庖廚,雙手沾滿血腥,不禁潸然淚下。
至靈隱寺,香客如織。兩個家丁抬著王三這般模樣,引得眾人側目。但見王三頸間纏著白布,仍不斷滲出黑紅色血水,渾身散發著腥臭,香客紛紛避讓。
王三不顧旁人目光,艱難下轎,一步一叩,向大雄寶殿爬去。血跡染紅青石板路,留下觸目驚心的痕跡。
殿中知客僧見狀,忙上前攙扶:“施主這是...”
“求見...方丈...”王三氣若遊絲。
知客僧見他病情危重,不敢怠慢,引至偏殿休憩,自去稟報方丈。
不多時,一位白眉老僧緩步而來。正是靈隱寺主持慧明長老。他年過古稀,目光卻清澈如少年。
慧明長老一見王三,便雙眉緊蹙:“施主此症...從何而來?”
王三掙紮起身,解開頸間白布。那痕記暴露在空氣中,竟微微蠕動,四周皮肉腐爛見骨,惡臭撲鼻。
兩個家丁掩鼻退後,唯慧明長老凝目細觀,口中喃喃誦經。
“長老...可能救否?”王三泣問。
慧明長老長歎一聲:“施主可否實言,此症因何而起?”
王三不敢隱瞞,將多年宰鱉之事一一述說,說到鱉目流淚、噩夢纏身時,已是泣不成聲。
慧明長老聽罷,閉目良久,方道:“眾生皆有靈性,鱉壽悠長,尤具慧根。施主屠戮無數,怨氣凝聚,已成業債。”
王三叩頭不止:“求長老慈悲,指點生路!”
“業債需業償。”慧明長老緩緩道,“老衲有三策:其一,即刻懺悔前非,立誓永不再造殺業;其二,廣放生靈,積善贖罪;其三,誦經唸佛,超度亡魂。”
王三連連稱是:“小人願依長老所言!”
慧明長老取來淨水,灑於王三頸間。說也奇怪,那一直滲流不止的血水竟稍止。
“此水雖能暫緩症狀,卻非根本之法。”慧明長老神色凝重,“施主須切記:怨靈索債,不死不休。若不能真誠懺悔,行善積德,則大羅金仙難救。”
王三感恩戴德,命家丁取出所有積蓄,捐作香油錢,又請寺院做法事超度鱉靈。
回府路上,王三覺頸間疼痛稍減,心中稍安。然而將至府門時,忽見道旁竄出一隻青鱉,昂首對他,目光森冷。
王三駭極,忙令轎夫快行。回府後立即求見景元。
景元正在試穿新賜的朝服,見王三來,不耐道:“不好生養病,又來何事?”
王三跪地哭訴寺中經曆,求景元允他辭工,並出資放生。
景元聽罷,竟哈哈大笑:“鱉靈索命?荒謬!禽獸之命,何足道哉!那些和尚不過騙你錢財罷了!”
王三叩頭出血:“將軍明鑒!小人頸疾確非尋常,太醫亦束手無策。若非冤孽,何以至此?”
景元冷笑:“分明是惡瘡瘰鬁,怎扯什麼業報!我已請得禦醫,不日便來診治。你且安心養病,休再胡言亂語!”
王三還欲再求,景元已拂袖而去。
是夜,王三病情驟變。頸間痕記劇烈收縮,勒得他眼球突出,舌伸口外。雙手摳抓下,頸上皮肉撕裂,露出森森白骨。
更可怕的是,那撕裂處湧出的不再是血,而是無數細小的鱉崽,綠豆大小,落地即爬,滿室窸窣。
守夜的小廝從門縫窺見,駭極而呼,驚動全府。
眾人破門而入時,隻見王三已氣絕身亡,雙目圓睜,滿臉驚怖。頸項幾乎被勒斷,隻餘些許皮肉相連。
滿室腥臭撲鼻,地上黏液中有無數細小爪印,蜿蜒至窗外,消失於夜色中。
懷景元聞報趕來,見此慘狀,亦麵色發白,久久無言。
窗外忽傳來一聲蛙鳴,又似嬰兒啼哭。
景元猛地拔劍四顧,卻隻見月色淒冷,樹影婆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