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中國古代奇聞錄 > 第9章 巡按知誤案難挽狂瀾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中國古代奇聞錄 第9章 巡按知誤案難挽狂瀾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就在姬蘭心暗中籌劃北上申冤之際,巡按禦史崔大人卻漸漸察覺到此案似乎有些不對勁。

最初的震怒與“破獲大案”的興奮過後,崔巡按冷靜下來,開始更仔細地翻閱案卷。他畢竟是科舉正途出身,並非全然昏聵之輩。仔細推敲,發現諸多疑點:所謂“謀逆”,核心證據僅是一份語焉不詳的告示和一群胥役、地痞的證詞。李青的“同黨”供述,幾乎全是屈打成招,內容千篇一律,細節模糊。而李家查抄出的財產中,並無任何兵器、甲冑、僭越服飾或煽動性文書,與尋常謀逆案迥異。

他再次秘密提審了兩個參與“科考”的妓女(此事他已從其他渠道探知)。那兩個妓女嚇得魂不附體,哪敢隱瞞,一五一十地將當日怡紅院內如何嬉戲玩鬨、李青如何兒戲、她們如何胡亂答題、最後如何披著戲服遊街的荒唐景象和盤托出。

崔巡聽罷,臉色變得極其難看。他立刻意識到,自己很可能被劉老黑和那群胥役當槍使了!這哪裡是什麼謀逆?分明是一場富家秀纔在妓院裡組織的、荒唐透頂的風流鬨劇!雖然逾禮乖張,但也絕對扯不上謀反大罪。

一股寒意從崔巡按的脊背升起。他誤判了案情,輕信誣告,動用酷刑,逼死數條人命,抄沒良民家產……這若是被朝廷、被政敵知曉,他的官聲、他的前程,甚至他的項上人頭,恐怕都難保!

恐慌之後,便是強烈的懊悔與憤怒。他恨不得立刻將劉老黑和那些欺瞞他的胥役抓來碎屍萬段。然而,他很快冷靜下來。事已至此,若立刻推翻原案,承認自己失誤,豈不是自打嘴巴,將把柄送到彆人手上?案子是他審的,供狀是他定的,人是他下令抓的,家是他下令抄的。翻案,就意味著他崔巡按無能、昏聵、製造冤獄!這後果,他承擔不起。

尤其是在嚴刑之下已死了五名家丁,牢中又陸續病餓而死三人,整整八條人命!再加上李家已然傾家蕩產……這冤獄的窟窿太大了,根本沒法彌補!

思前想後,權衡利弊,崔巡按眼中閃過一抹狠厲與決絕。事到如今,為了自己的烏紗帽和身家性命,隻能將錯就錯,一條道走到黑!不僅不能翻案,還要把案子做得更“鐵”,更要凸顯自己“明察秋毫”、“破獲逆案”的功勞!

他立刻將知曉妓院內情的相關人等嚴密控製起來,威逼利誘,不許他們再吐露實情。對於案卷,他親自著手,進行了一番“潤色”和“加工”。在他的生花妙筆之下,李青在妓院的嬉戲,變成了“於隱秘彆院私設科舉,廣納黨羽,收買人心,其誌非小”;妓女們的參與,變成了“裹挾無知民女,以充場麵,掩人耳目”;那份被篡改的告示,則成了“逆心昭然,罪證確鑿”的核心鐵證。至於打死家丁、屈打成招等事,自然一概隱去,反而寫成“案犯等自知罪孽深重,皆已供認不諱”。

他甚至覺得,僅僅如此,還不夠“穩妥”。那個舉報人劉老黑,是個極大的隱患。此人乃市井無賴,今日能為自己所用,他日未必不會反咬一口。而且,李家那龐大的財產……

一個更惡毒的念頭在他心中滋生。他提筆在給朝廷的奏報中,不僅極力誇大“逆案”的嚴重性,詳述自己如何“英明神武”地破獲此案,最後還特意加上一筆:“查舉報民人劉莽,忠義可嘉,於國有功。逆犯李青家產抄沒入官,然念劉莽舉報之功,依律可酌情賞賜,以彰朝廷懲惡揚善之旨,亦可激勵百姓告發不法。臣懇請陛下恩準,將逆產之部分,賞予劉莽,以為天下效。”

這一招,極其陰險狠辣。一方麵,他將劉老黑牢牢綁在自己的戰車上,用巨大的利益堵住他的嘴,讓他成為此案的既得利益者,自然不敢再翻案。另一方麵,將賞賜逆產的提議上達天聽,若朝廷準了,那此案就等於被最高層麵“認定”了,再無翻案可能;若不準,那也是朝廷的意思,與他崔巡按無關,他照樣可以按照“既定事實”處理劉老黑。

奏章以八百裡加急的速度,送往京城。崔巡按做完這一切,長長籲了口氣,彷彿卸下了千斤重擔,卻又覺得心頭被更沉重的黑暗所籠罩。他走到窗邊,望著外麵依舊繁華的街市,心中暗道:“李青啊李青,莫要怪我心狠。要怪,就怪你自己行事荒唐,授人以柄!更要怪這世道,有些錯,一旦鑄成,便再也回不了頭了。”

他選擇了官袍和頂戴,選擇了泯滅良知。卻不知,他這份試圖掩蓋錯誤的奏章,和一個弱女子北上京城的決心,即將在帝國的都城,引發另一場他無法控製的風波。

而劉老黑,在得知巡按大人不僅沒有追究他,反而上奏朝廷要將他舉報的“功勞”並請賞李家財產時,簡直是喜從天降,樂得幾乎發了瘋。他日日在家中飲酒作樂,隻等著朝廷旨意一下,便可名正言順地接收李家的萬貫家財,從此真正成為常州府一霸,富貴無邊。

他做夢也想不到,這潑天的富貴,最終會將他和他的一家,拖入萬劫不複的深淵。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