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奇聞錄 第2章 慈母苦心授生計
臘月裡的梅花縣,寒意漸濃。北風呼嘯著穿過張府空曠的庭院,颳得窗欞咯咯作響。西廂房內,張老夫人裹著一件半舊的棉襖,就著微弱的油燈縫補衣物。針腳細密整齊,依稀可見昔日的女紅功底,隻是不時發出的輕咳聲,透露出她身體的虛弱。
“母親,您怎麼又在做這些活計?”張誠推門進來,見狀急忙上前,“這些讓孩兒來做便是,您的身子要緊。”
張老夫人抬起頭,露出慈祥的笑容:“不過是些針線活,不妨事的。倒是你,這麼晚還在讀書,仔細傷了眼睛。”
張誠接過母親手中的針線,心情複雜。這幾個月來,為了維持生計,母親偷偷變賣了不少貼身物品,就連冬日取暖的銀炭也省去了。他看在眼裡,痛在心裡。
“母親,今日洪伯從市集回來,說...說趙家昨日來下聘了。”張誠低聲說道,手中針線活停了下來。
張老夫人聞言,手中的活計一頓,輕輕歎了口氣:“趙家小姐原本與你有婚約在先,如今我們家道中落,他們另擇高枝,也是人之常情。”
“可是...”張誠欲言又止,臉上難掩失落。趙家小姐與他青梅竹馬,兩人情投意合,原本計劃明年春天完婚。如今趙家悔婚,對他無疑是又一重打擊。
張老夫人放下針線,認真端詳著兒子:“誠兒,你今年已經二十有一,確實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可如今我們家這般光景,哪家小姐願意嫁過來受苦?”
張誠低下頭,沉默不語。他知道母親說的是實話,這些日子來說媒的人幾乎絕跡,往日巴結張家的親戚也都避之不及。
油燈劈啪作響,母子二人相對無言。窗外風聲更緊,彷彿在訴說著這個家庭的淒涼處境。
良久,張老夫人忽然站起身,走向內室。不一會兒,她捧著一個紫檀木匣子走出來,那匣子看上去有些年頭,卻依舊精緻。
“母親,這是?”張誠疑惑地問。
張老夫人輕輕撫摸著匣子,眼中泛起淚光:“這是你外婆留給我的嫁妝,原本想著等你成親時,傳給兒媳婦...”她開啟匣子,裡麵整齊地擺放著一些首飾,雖然不算名貴,卻件件精緻。
“這些首飾跟了我大半輩子,如今...”張老夫人哽嚥了一下,隨即堅定地說,“如今是該派上用場的時候了。”
張誠急忙按住母親的手:“不可!這是外婆留下的念想,怎能...”
“傻孩子,”張老夫人拍拍兒子的手,淚中帶笑,“物件是死的,人是活的。隻要你在,張家就在,這些身外之物,該用的時候就得用。”
她從中取出一對翡翠耳環、一支金簪和一隻玉鐲,小心地用絹布包好:“明日讓洪伯把這些拿去當了吧,應該能換些銀兩。”
張誠還要勸阻,卻被母親堅決的眼神製止了。
第二天,洪伯拿著首飾去了當鋪,回來時帶回五十兩銀子。張老夫人將銀子仔細包好,放在桌上。
“誠兒,你過來。”她鄭重其事地說。
張誠順從地走到母親麵前。張老夫人拉起他的手,將銀包放在他手中:“這些銀子,是你外婆留下的最後一點心意。你要好好利用,學著做些營生。”
張誠握著尚有母親體溫的銀包,隻覺得有千斤重:“可是母親,我...我從未做過買賣,隻怕...”
“誰生來就會呢?”張老夫人溫聲道,“你父親年輕時,也是白手起家。重要的是肯學肯做,腳踏實地。”
她站起身,從櫃中取出一本舊賬冊:“這是你父親早年做生意的筆記,記載著他如何從一個小布販,做到梅花縣最大的綢布商。你拿去好好研讀,或許能有所啟發。”
張誠接過賬冊,翻開發黃的紙頁,上麵密密麻麻記錄著父親早年經營的心得:如何辨彆布料優劣,如何與客商打交道,如何把握市場行情...字裡行間,彷彿能看到父親勤勞的身影。
“你父親常說要誠信經營,薄利多銷。”張老夫人眼中泛起回憶的神色,“他最初隻是在街邊擺個小攤,因為貨真價實,慢慢積累了好名聲,生意才越做越大。”
張誠認真聽著,這些往事他從未聽父親提起過。在他記憶中,父親已經是成功的大商人,卻不知背後有這麼多艱辛。
“可惜啊,”張老夫人歎了口氣,“後來生意做大了,你父親隻顧著擴充套件門麵,反而少了當初的親力親為。那些掌櫃、夥計,表麵恭敬,背地裡卻...”她沒有說下去,但意思已經明白。
張誠恍然大悟。原來父親晚年疏於管理,才讓手下人有機可乘,以至於一旦父親離世,那些掌櫃紛紛捲款而逃,加速了張家的敗落。
“母親放心,孩兒定會牢記教訓。”張誠堅定地說,“從明日起,我就去市集考察,看看有什麼合適的營生。”
張老夫人欣慰地點點頭,又從枕下取出一個小布袋:“這裡還有些散碎銀子,你明日去市集,記得買些好吃的補補身子。瞧你這幾個月,都瘦脫形了。”
“母親...”張誠喉頭哽咽,知道這定是母親省吃儉用攢下的私房錢。
這一夜,張誠輾轉反側。他捧著父親的賬冊,就著油燈細細研讀,直到深夜。賬冊中不僅記載著經營之道,還有父親的人生感悟:“商道即人道”,“誠信為本”,“知進退,明得失”...這些話語,如今讀來格外深刻。
第二天一早,張誠換上一身乾淨的青衫,準備出門。臨行前,母親特意為他整理衣冠,如同他幼年第一次上學堂時那般。
“記住,不要好高騖遠,從小處著手。”張老夫人叮囑道,“無論成敗,都要回來與母親說說,咱們娘倆一起想辦法。”
張誠鄭重地點點頭,邁出張家大門。晨光中,他的背影顯得格外堅定。
這一日,他在市集上轉了整整一天,觀察各種買賣:布匹、糧食、雜貨...他仔細詢問價錢,觀察客流量,甚至幫著幾個攤主搬貨,趁機打聽經營的門道。
傍晚時分,張誠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臉上卻帶著難得的興奮。他迫不及待地要與母親分享這一日的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