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奇聞錄 第11章 帝星的隕落 - 唐武宗的最後時光與金丹之惑
會昌六年(846年),當時令進入春夏之交,萬物蓬勃生長之際,大唐帝國的最高主宰,年僅三十三歲的皇帝李炎,他的生命卻以驚人的速度走向枯萎。曾經那個在慶陽節齋宴上對僧侶發出淩厲質問、在丹房中對著爐火充滿希冀的年輕君主,此刻隻能纏綿於病榻,被無儘的痛苦和巨大的幻滅感所吞噬。
大明宮深處,彌漫著一種濃重得化不開的草藥味、丹砂味,以及一種更深沉的、屬於病體和絕望的氣息。曾經笙歌鼎沸的宮殿,如今變得死寂,隻有壓抑的咳嗽聲和痛苦的呻吟聲不時響起。唐武宗李炎,這位以鐵腕手段推行滅佛、意圖重振帝國雄風的皇帝,正獨自吞嚥著由自己最狂熱的信仰所釀成的苦果。
他的身體徹底垮了。長期服食以汞、鉛為主要成分的“金丹”,使得重金屬中毒的症狀在他身上全麵爆發。他的麵板變得異常乾燥、皸裂,甚至出現令人恐懼的潰爛和顏色改變。他的牙齒開始鬆動脫落,牙齦呈現出不祥的藍黑色線(汞線)。他的消化係統完全紊亂,幾乎無法進食,劇烈的腹痛和嘔吐折磨得他形銷骨立。更可怕的是神經係統的損害,他性情變得極度暴躁易怒,時常陷入神誌恍惚的狀態,四肢不受控製地顫抖,幻覺叢生。
然而,即便是在這樣的極度痛苦中,他殘存的意識裡,依然交織著對長生的執念和對死亡的巨大恐懼。他時而抓住侍奉在側的道士趙歸真或其他方士的衣袍,用嘶啞的聲音追問:“仙師……金丹……為何還不見效?朕……朕何時能飛升?”時而又在劇痛的間隙,爆發出瘋狂的怒吼,將床邊的藥盞、丹爐掃落在地,斥罵方士們無用,欺騙了他。
趙歸真等人早已嚇得魂不附體。他們最初用以蠱惑皇帝的“釋教邪氣阻礙成丹”的藉口,在皇帝本人瀕死的現實麵前,顯得如此蒼白無力。他們跪在龍榻前,汗流浹背,隻能一遍遍地重複著“陛下真龍之體,垢穢已除,即將脫胎換骨”之類的虛言妄語,內心卻充滿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他們知道,一旦皇帝駕崩,他們的末日也就到了。
皇帝對佛教的恨意,或許至死未消。偶爾清醒時,聽到內侍低聲彙報某地寺廟拆除完畢、又得銅鐵若乾,他枯槁的臉上還會擠出一絲扭曲而得意的神色。這是他一生最為“得意”的功業,是他自認為掃清了帝國障礙的證明。然而,這恨意與他自身正在急速消亡的生命力相比,顯得如此微不足道。他毀滅了外在的“邪祟”,卻無法阻止體內的毒素毀滅他自己。
與此同時,他對道教的幻想,正在殘酷的現實麵前迅速破滅。那曾許諾他長生不老、永享極樂的金丹大道,如今正一寸寸地奪走他的生命。他曾無比信任的“仙師”們,此刻看起來是那樣的惶恐和無能。信仰的崩塌,比肉體的痛苦更加摧殘人心。他陷入了一種極度的矛盾和精神撕裂之中。
皇帝的病榻,從來不隻是病榻,更是帝國權力博弈的中心漩渦。
權宦集團(如仇士良的餘黨或新崛起的宦官)緊張地活動著,他們控製著宮禁,傳遞著訊息,暗中觀察著各位皇子和宗親的動向,試圖在即將到來的權力更迭中保住甚至擴大自己的利益。
後妃們(如王才人等)則日夜侍疾,淚眼婆娑,內心卻無不為自己和子女的未來感到焦慮和算計。
皇子們,尤其是可能繼承大位的皇子,其身邊的僚屬更是屏息凝神,等待著那最終時刻的來臨。
而曾經權傾朝野、大力推動滅佛政策的宰相李德裕,此刻的處境卻異常尷尬和危險。他是武宗朝政策最得力的執行者,與皇帝關係密切。然而,皇帝的病重意味著他最大的靠山即將傾倒。他多次請求入宮探視,往往被宦官以“陛下需靜養”為由阻隔在外。他敏銳地感受到政治風向正在改變,一股反撲的力量正在暗流湧動。他獨自在府中,麵對著自己一手參與推動的、如今已無法收拾的局麵,內心想必充滿了複雜的情緒:有對帝國財政暫時緩解的些許欣慰,有對文化浩劫的不安,更有對自身前途未卜的深深憂慮。他曾是執棋者,如今卻感到自己正慢慢變成棋局上的棋子,甚至可能成為被舍棄的那一顆。
所有這些人,都圍繞在那張散發著病氣和死亡氣息的龍榻周圍,上演著一出無聲卻驚心動魄的權力戲劇。他們關心皇帝的病情,更關心皇帝死後的格局。皇帝的每一次呼吸,都牽動著無數人的神經。
丹藥帶來的燥熱與虛寒交替折磨著武宗。他時而感覺如同被投入烈火中炙烤,時而又如墜冰窖,冷得渾身戰栗。在偶爾清醒的短暫時刻,他或許會望向窗外。春光正好,大明宮的花木依舊繁華,充滿了生機。但這生機與他無關了。他用儘力氣追求的永生,最終換來的是加速的滅亡。他掃平了所謂的“外魔”,卻敗給了自己內心的妄念和方士的欺騙。
這場以全國範圍的宗教鎮壓為外在表現的悲劇,其根源和終點,竟諷刺地落回了皇帝個人求長生的私慾之上。帝國的巨大機器,因其最高統治者一個人的信仰(或者說妄想)而猛烈開動,碾碎了無數人的生活與信仰,最終,卻連這個發動者自身也無法保全。
會昌六年三月下旬,唐武宗李炎的病情急劇惡化,水米不進,陷入深度昏迷。大明宮內鐘鼓不鳴,一片死寂,唯有壓抑的哭聲和匆忙的腳步聲預示著最終的結局。曾經幻想駕馭雷霆、永享仙福的帝星,在金丹的毒焰中,迅速地黯淡、隕落。
一個時代,隨著他生命的消逝,即將倉促落幕。而他身後留下的,是一個被深深撕裂的宗教圖景、一個並未根本好轉的財政困局、一個依舊藩鎮林立的帝國,以及一場即將到來的政治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