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中國古代奇聞錄 > 第16章 精研岐黃惠四方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中國古代奇聞錄 第16章 精研岐黃惠四方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素雪離去後的日子,時光彷彿在杏林村放慢了腳步。雲青的生活被切割成涇渭分明的兩部分——喧囂的白日與寂靜的深夜。

白日裡,他是人人稱頌的“雲神醫”。他的名聲早已超越了杏林村,如同被春風吹散的蒲公英種子,飄向了遠近州縣。求醫問藥者絡繹不絕,從附近山村的農夫,到百裡之外慕名而來的富商,甚至偶有官宦人家的車馬悄然停在村口。他那原本簡陋的院落,已然成為新的村落中心。

麵對潮水般湧來的病患,雲青展現出了超乎年齡的沉穩與仁心。他不再僅僅是那個依靠玉露花神跡的少年,而是真正開始踐行老郎中和素雪所代表的濟世精神。他將那本已被翻得毛了邊的《百草譜》視為根基,又千方百計蒐集所能找到的一切醫書藥典,常常挑燈夜讀至天明。

他的鑽研,並非閉門造車。他敏銳地察覺到,那口被“無根水”點化的古井,其泉水不僅甘甜,更蘊含著一絲極其微弱的、類似玉露花的靈性。他用這井水煎藥,發現藥效能平添三分;他用這井水灌溉藥圃,圃中草藥長勢喜人,藥性似乎也更為純淨。他將這井水與《百草譜》上的古方相結合,反複嘗試,調整配伍。

失敗是常事。有時藥性過於猛烈,他親自嘗藥,體會其中變化,幾次險些中毒;有時藥效不顯,他便徹夜不眠,對照醫書,苦苦思索。他的指尖常帶著草藥的色澤與氣味,他的眉頭因專注而時常緊鎖。然而,每一次成功的突破,都帶來無以倫比的喜悅。

他配製出了專治小兒驚風的“安魂散”,用藥溫和,輔以井水,能迅速安撫受驚的魂魄;他改良了治療跌打損傷的“續斷膏”,加入幾味獨特的山草藥,使得筋骨癒合速度倍增;他甚至針對一些窮苦人家常見的虛勞之症,研究出價格低廉但效果顯著的“培元湯”,幾副下去,便能改善麵色,增強氣力。

他的藥方,從不故弄玄虛,用藥力求簡單有效,且常常根據病患家境酌情增減,甚至分文不取。他看診時極其耐心,望聞問切,一絲不苟。對於貧苦者,他不僅贈藥,有時還會悄悄塞上幾個銅板,讓他們買些吃食補身體。人們都說,雲神醫看病,看的不僅是病,更是心。

然而,當夜幕降臨,最後一位病人離去,喧鬨的村落重歸寂靜時,另一個雲青便悄然浮現。

他屏退所有前來幫忙或想要拜師學藝的年輕人,獨自一人,回到那間承載了太多記憶的屋子裡。油燈被點燃,昏黃的光暈勾勒出他孤寂的身影。他會在窗邊坐下,從懷中取出那枚從不離身的玉簪。

玉簪在燈下泛著溫潤的光澤,那縷清冷的幽香,曆經歲月,似乎絲毫未減,反而因他日夜的摩挲,更深刻地融入他的氣息之中。他對著玉簪,開始低語。

“素雪,今日來了個從北邊逃荒來的孩子,餓壞了,又染了風寒,我用了你當時指點過的那個清潤方子,加了一味枇杷葉,孩子咳得不那麼厲害了……”

“藥圃裡那些你喜歡的白芷,今年開得極好,香氣能飄出很遠。我試著用它合了幾味藥,對驅散濕氣很有效……”

“村裡張伯的腿疾,用了新配的藥酒,這幾日能下地慢慢走了……他總唸叨著要謝你,說是沾了你的仙氣……”

他的聲音低沉而溫柔,彷彿玉簪那頭,真有一個白衣仙子在靜靜聆聽。有時,他會陷入長久的沉默,隻是用手指一遍遍描摹著玉簪的輪廓,眼神空洞地望著窗外漆黑的夜空,那裡星河璀璨,卻再無伊人蹤跡。

也有人見過他在月色下的藥圃裡,俯身對那些形如淚珠的白色小花細語。那是他精心培育的品種,不知其名,隻因形態酷似玉露花瓣,又帶著素雪淚珠的神韻,他便傾注了無數心血。他輕輕觸碰花瓣上的露水,低聲說著:“你們要好好生長,辨識藥性,將來也能濟世救人……這是她所願見的。”

其情之深,其念之切,令偶然窺見的村民無不為之動容,暗自歎息。雲神醫仁心仁術,惠澤四方,活人無數,贏得了所有人的敬仰與愛戴,然而他內心深處那份無人可替代的孤寂與思念,卻如同井台邊那對無法磨滅的腳印,清晰而永恒。

他將對素雪所有的情感,都化作了濟世的行功,精研醫術的動力,和每個深夜無人時的無聲傾訴。他的醫術愈發精湛,名聲愈發顯赫,而他孑然一身、守護舊諾的身影,也愈發清晰地烙印在杏林村的記憶裡。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