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奇聞錄 第17章 春分再會證前緣
寒風斂去了最後的鋒芒,積雪消融,潤澤著乾渴了一冬的土地。楊柳枝頭探出鵝黃的嫩芽,空氣中開始彌漫著泥土蘇醒的氣息。冬去春來,萬物複蘇,而雲青心中那棵名為“期盼”的幼苗,也隨著季節的輪轉,破土而出,瘋狂生長。
春分,這個素雪離去時留下的唯一約定,如同暗夜中的燈塔,指引著他度過了無數個思唸的日夜。越是臨近,他心中的波瀾便越是洶湧。忐忑與期盼交織,恐懼與渴望並存。他害怕那隻是一場空,害怕崖頂依舊空寂,害怕一年的等待終成泡影;他又無比期盼著,期盼著能再次見到那抹白色的身影,哪怕隻是片刻,哪怕隻是幻影。
出發的前夜,他再次徹夜未眠。他將玉簪貼身藏好,檢查了簡單的行囊。他沒有告訴母親具體去向,隻說入山采藥,幾日便回。雲母看著兒子眼中難以掩飾的複雜光芒,似乎明白了什麼,隻是輕輕歎了口氣,替他整理了一下衣襟,柔聲道:“青兒,早去早回,一切……小心。”
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雲青悄然出了家門,如同一年前那個決絕的清晨。
再次踏上通往後山的路,心境已是截然不同。曾經的恐懼,已被歲月和曆練磨平了棱角。他的步伐沉穩而堅定,目光銳利而專注,身形因長期的勞作與行醫而顯得更加挺拔結實。那個需要依靠不斷自我鼓勵才能前行的膽小采藥郎,已然蛻變為一個內心堅韌、沉穩果決的男子。
山路依舊崎嶇,但曾經的枯敗景象已被點點新綠取代。融化的雪水彙成涓涓細流,滋潤著山澗。鳥鳴聲重新在山林中響起,充滿了生機。這一切,彷彿都在呼應著他內心的希望。
他不需要回憶,身體的記憶自然而然地引導著他穿過熟悉的密林,繞過那片曾經枯死、如今邊緣已見稀疏綠意的桃林(素雪淚珠喚醒的那株老桃樹,已是枝繁葉茂,成為林中奇觀),向著那座巍峨的斷魂崖行進。
攀登懸崖,對於現在的他而言,雖仍艱險,卻已非不可逾越的天塹。他熟悉這裡的每一處可供借力的岩石,記得每一次驚險的落腳點。藥鋤在他手中運用得更加純熟,臂力與耐力也遠勝往昔。他甚至不需要過多的停頓,隻是專注而穩健地向上,再向上。
一年的思念,一年的等待,化作了此刻無窮的動力。
當他的手
finally
搭上崖頂邊緣那塊熟悉的岩石,用力一撐,整個身體輕盈地翻上崖頂平台時,東方的天際,正好撕開一道金色的裂縫,晨曦微露,萬籟俱寂。
他站直身體,迫不及待地環顧四周。
心跳,在那一刻幾乎停止。
崖頂,空寂無人。
與他離去時似乎並無不同。怪石嶙峋,平台開闊,空氣中流動著比山下更為濃鬱的靈氣。隻是,沒有那個魂牽夢縈的白色身影。沒有微笑,沒有言語,沒有……她。
一陣強烈的失落感如同冰水澆頭,瞬間淹沒了方纔所有的期盼與熱血。他踉蹌著向前走了幾步,目光急切地掃過崖頂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塊岩石的陰影之後。
“素雪……?”他試探著呼喚,聲音在空曠的崖頂顯得異常微弱,隨即被清風吹散,沒有回應。
隻有風,輕柔地拂過他的麵頰,帶來崖頂特有的、微涼的濕潤氣息。他站在原地,清晨的寒意彷彿滲透到了骨子裡,讓他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寒顫。一年的堅守,日夜的期盼,難道真的隻是一場鏡花水月?仙凡之隔,終究是無法逾越的天塹嗎?
巨大的空虛和悲傷開始在他心中蔓延。
然而,就在他幾乎要被失望徹底擊垮時,他的目光,被崖頂中央那一點微弱的光華所吸引。
那裡,不再是空無一物。
在去年他采下玉露花的原處,一株新生的、同樣晶瑩剔透的玉露花,正悄然綻放。它比之前那株略顯纖細,但通體的光華卻更加純淨柔和,在晨曦的映照下,彷彿自身就是一個微弱的光源。
清風拂過,那如淚珠般的花瓣輕輕搖曳,彷彿等待已久,正向他頷首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