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奇聞錄 第1章 暮年得子,福禍相依
明朝萬曆年間,江南水鄉,有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莊,名為林家村。村中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蜿蜒而過,河畔楊柳依依,幾畝肥沃的水田環繞著數十戶人家,炊煙嫋嫋間,一派寧靜祥和。
村東頭住著一對中年夫婦,丈夫姓林,村裡人都喚他林老漢。其實他年紀並未真到“老漢”程度,隻是常年勞作,風吹日曬,麵容顯得比實際年齡滄桑些。他的婆娘王氏,是個溫順勤快的婦人。夫妻二人守著祖上傳下來的三畝水田,春種秋收,精耕細作。林老漢偶爾還會在農閒時接些木工活計,王氏則在家操持家務,紡紗織布。日子雖不富裕,但粗茶淡飯,溫飽無憂,倒也平靜安穩。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兩人成婚二十餘載,卻始終膝下無子。年輕時也曾拜過送子觀音,嘗過無數偏方,王氏的肚子卻始終不見動靜。眼看年歲漸長,林老漢已近不惑,王氏也過了最佳生育之年,夫妻二人漸漸熄了這份心思,隻道是命裡無時莫強求,平日裡相互扶持,將一腔對兒女的期盼深埋心底,隻求餘生安穩度過。
然而,命運有時偏偏愛開玩笑。就在這年開春,王氏忽然覺得身子不適,時常惡心反胃,起初隻當是脾胃不和,喝了幾天草藥也不見好。鄰家一位有經驗的阿婆瞧出端倪,笑著提醒林老漢:“他林叔,莫不是侄媳婦有了?”
林老漢當時正在院裡劈柴,聞言手一抖,斧頭差點砸到腳麵。他愣了好一會兒,才猛地丟下斧頭,幾乎是連滾帶爬地去請了鎮上的郎中來。老郎中眯著眼搭了半晌脈,又問了王氏些情況,最後捋著胡須,臉上露出笑意:“恭喜林老弟,尊夫人這是喜脈,而且……脈象圓滑如珠,搏動有力,似是雙脈之象,怕是雙生之喜啊!”
這話如同晴天霹靂,卻又是一道照亮灰暗生活的璀璨霞光。林老漢呆呆地站在那裡,像個木頭人,直到郎中又重複了一遍,他才猛地回過神來,一時間竟不知該哭還是該笑,嘴唇哆嗦著,眼眶瞬間就紅了。他緊緊抓住王氏的手,那雙手因常年勞作而粗糙不堪,此刻卻被他視若珍寶。王氏更是早已淚流滿麵,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訊息像長了翅膀一樣飛遍整個林家村。村民們先是驚愕,隨即紛紛上門道賀。中年得子已是天大的喜事,更何況還是極為罕見的雙生胎!大家都說,這是林老漢夫婦平日與人為善,老實本分,感動了上天,特意賜下的福氣。
接下來的幾個月,林家小院一改往日的沉寂,充滿了期盼與忙碌。林老漢幾乎不讓王氏做任何重活,自己包攬了所有家務和農活,還時不時對著王氏尚未顯懷的肚子傻笑。他翻出積攢多年的好木料,開始親手為未來的孩子打造小床、搖籃。每一刀,每一刨,都傾注了他滿腔的慈愛與希冀。王氏則沉浸在巨大的幸福與些許不安中,小心翼翼地護著肚子,臉上時常洋溢著母性的光輝。
懷胎十月,一朝分娩。在一個夏末秋初的夜晚,王氏經曆了艱難的生產過程,隨著兩聲嘹亮的啼哭劃破夜空,一對健康的龍鳳胎終於降臨人世。
產婆將兩個繈褓抱到守在門外、焦急得嘴唇起泡的林老漢麵前,喜氣洋洋地高聲賀道:“林老弟,大喜啊!是龍鳳胎!一兒一女,龍鳳呈祥,天大的福氣啊!”
林老漢顫抖著雙手,小心翼翼地接過兩個小小的、紅撲撲的嬰兒,看著他們皺著小眉頭,揮舞著小拳頭,發出貓兒般的哭聲,他的眼淚終於忍不住奪眶而出,順著飽經風霜的臉頰滾落。他抱著孩子,撲通一聲跪在院子裡,朝著天空連連磕頭,嘴裡不住地唸叨:“祖宗保佑!上天賜福!我林家……我林家終於有後了!謝謝老天爺!謝謝祖宗!”
激動過後,便是給孩子取名。林老漢沒什麼文化,翻來覆去想了幾天,又請教了村裡幾位識字的老人,最終鄭重地給兒子取名“耀祖”,寓意光耀林家門戶,重振家聲;給女兒取名“秀英”,期望她長得秀氣,性格賢淑英慧。
中年得子,又是龍鳳胎,林老漢和王氏將這雙兒女視若眼珠子,真真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自從兩個孩子出生後,林家小院裡便充滿了歡聲笑語,往日裡沉默寡言的林老漢臉上笑容多了,腰桿也挺直了不少,彷彿年輕了十歲。王氏更是將全部心神都放在了兩個孩子身上,哺乳、換洗、哄睡,無微不至。
村裡人見了,無不誇讚這對孩子生得好,男娃虎頭虎腦,女娃眉清目秀,都說林老漢夫婦苦儘甘來,後半輩子有依靠了。麵對眾人的豔羨和祝福,林老漢和王氏心裡像喝了蜜一樣甜,隻覺得人生圓滿,再無他求。
然而,在這片極度喜慶和祥和的氛圍之下,命運的伏筆已然悄然埋下。或許是出於對來之不易的子女的珍視,或許是對未來過高的期望,林老漢和王氏對兩個孩子,尤其是兒子耀祖,投入了毫無保留、甚至毫無原則的愛。他們並未意識到,過度的溺愛如同溫暖的沼澤,看似舒適,卻可能悄無聲息地孕育著未來的苦果,最終將人吞噬。這對被視為福星降臨的龍鳳胎,對於林家而言,究竟是福是禍,此刻尚難定論。命運的齒輪,已然在巨大的喜悅聲中,開始緩緩轉動,指向一個未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