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中國古代奇聞錄 > 第18章 道長再臨,氣運重續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中國古代奇聞錄 第18章 道長再臨,氣運重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轉眼間,林家人在清水鎮的生活,已步入了一個平穩而充滿生機的軌道。夏末的清晨,空氣中還帶著一絲昨夜的涼意,朝陽初升,將萬道金光灑向這個依山傍水的小鎮。

鎮東頭,大槐樹下,林家小院一如往常般,在晨曦中蘇醒,開始了一日的忙碌。

院牆似乎被重新修葺過,雖然用的還是舊磚土,但縫隙填補得仔細,顯得齊整了許多。院內打掃得乾乾淨淨,劈好的木柴碼放得如同接受檢閱的士兵。空氣中,彌漫著濃鬱的豆香和清新的木材味道。

豆腐坊裡,人影綽綽。王氏正利索地將一塊塊雪白方正的豆腐從模具中取出,動作嫻熟。林秀英則在一旁,將做好的豆腐皮一張張仔細地疊放好,她的手法輕柔而精準,彷彿仍在打理那些珍貴的綢緞。母女倆偶爾低聲交談幾句,臉上都帶著平和而專注的神情。前來購買豆腐的鄉鄰熟絡地打著招呼,林秀英笑容溫婉地回應,稱重、收錢、找零,有條不紊。

旁邊的木工攤子,更是呈現出一派“教學相長”的景象。林老漢背著手,站在一個正在製作中的小木櫃前,花白的眉毛微微蹙起,正指著櫃子一角的一個榫卯結構,對身旁的人說著什麼。他的聲音依舊沙啞,但不再有過去的暴怒或絕望,而是帶著一種嚴師的沉穩。

站在他身旁的,正是林耀祖。他穿著短褂,露出肌肉線條逐漸分明的手臂,額角那道疤在晨光下格外顯眼。他微微躬著身,聽得極其認真,手裡還拿著一把鑿子,時不時按照父親的指點,在木料上小心地修正著。他的眼神專注而堅定,昔日的渾濁與戾氣早已被一種渴望學習的清明所取代。攤子上擺放著不少做好的小凳、木盆、擀麵杖,還有幾個略顯稚嫩但充滿巧思的雕花木盒,顯然出自林耀祖之手。

整個小院,充盈著一種勤勞、踏實、平和、向上的氣息。這是一種經曆過巨大痛苦和混亂後,沉澱下來的安寧,是一種靠雙手重新創造生活的希望與尊嚴。

就在這時,一位青袍道人,手持拂塵,悄無聲息地出現在了小院外的街角。依舊是那般須發皆白,麵容紅潤,眼神清澈如水,正是玄雲道長。

他並未上前叩門,也未出聲打擾,隻是靜靜地立於一隅,彷彿與周圍的牆壁陰影融為了一體。他那雙洞察世事的眼睛,溫和地注視著院內的一切景象——看到林老漢將畢生技藝傾囊相授的專注,看到林耀祖那洗心革麵、潛心學藝的認真,看到王氏和林秀英那母女同心、其利斷金的默契,也看到了往來鄉鄰臉上那友善而敬重的表情。

他看到了院子裡修補過的痕跡,看到了比以前紅火許多的生意,看到了林耀祖額頭上那道象征著新生與警示的疤痕,更看到了這一家人眉宇間那驅散了陰霾的平和與淡淡的滿足。

沒有了過去那衝天的怨氣與死寂,沒有了那令人心寒的爭吵與哭訴。取而代之的,是叮叮當當的勞作聲,是溫和的交談聲,是豆香與木香交織的生活氣息。

玄雲道長的臉上,緩緩露出了一種欣慰而祥和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風拂過冰封的湖麵,帶著融化一切堅冰的溫暖力量。他深邃的眼眸中,閃過一絲瞭然與讚許。

十年前,他於此地點化,指出“十年之期,恩仇自現”,言明家族氣運之衰,在於人作孽,而重續之機,在於人心之轉向。如今,十年已過,眼前這一幕,無疑是對他當年話語最圓滿的印證。

這林家衰敗的氣運,並非靠什麼風水秘術,亦非靠什麼天降橫財,而是靠這一家人日複一日的悔悟、包容、辛勤與不屈不撓的勞作,在那片情感的廢墟之上,一磚一瓦,重新構建了起來。戾氣已消,善念已生,勤勞已複,和睦已成。這,便是最好的風水,最旺的氣運。

他靜靜地看了許久,彷彿在欣賞一幅世間最美的畫卷。最終,他輕輕抬起手中的拂塵,在空中彷彿拂去了最後一絲塵埃,隨即轉身,青色的道袍在晨風中微微飄動,步伐從容而飄逸,如同來時一樣,不著痕跡地悄然離去,消失在清水鎮漸漸熱鬨起來的街巷之中。

他沒有留下隻言片語,但他的到來與離去,本身就像是一個圓滿的句號,為一個曾經支離破碎的家庭故事,畫上了最終的、充滿希望的終止符。他心知,此間事了,因果已明,剩下的路,需要他們自己,穩穩地走下去。而他也深信,他們能夠做到。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