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中國古代奇聞錄 > 第8章 義士榮歸,婉辭厚賞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中國古代奇聞錄 第8章 義士榮歸,婉辭厚賞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清平鎮縣衙的大堂,莊嚴肅穆。雖是清晨,但得知悅來客棧黑店案告破,主要凶徒悉數落網,縣令林大人早已端坐堂上,三班衙役手持水火棍,分列兩旁,氣氛凝重。

沈明遠與周世昌,以及被擒的蘇氏、彪形大漢等一乾人犯,俱被帶至堂前。後院的四具鹽商屍骸,也已由仵作初步驗明,用白布遮蓋,停放在堂外,無聲地控訴著凶徒的罪行。

趙巡檢上前,將昨夜至今晨發生的事情,原原本本、詳詳細細地向林縣令稟報了一遍。從沈明遠識破藥酒、佯醉探秘、巧設機關、獨擒首惡,到周世昌崩潰吐實、合力抗敵,再到後院挖出屍骸、鎮外破廟一網成擒,整個過程跌宕起伏,聽得堂上堂下眾人心潮澎湃,時而緊張,時而憤慨,時而驚歎。

林縣令年約四旬,麵容清臒,目光炯炯,聽得極為仔細。他的目光大部分時間都落在站在堂下、神色平靜、衣著甚至有些樸素的沈明遠身上。

待趙巡檢稟報完畢,林縣令緩緩開口,聲音沉穩而帶著威嚴:“沈明遠。”

“小人在。”沈明遠上前一步,躬身行禮。

“趙巡檢所言,可屬實情?你且將你如何識破奸計、如何擒獲凶徒的經過,再細細道來,不得有絲毫隱瞞與誇大。”

“是,大人。”沈明遠應道。他口齒清晰,條理分明,將自己從察覺蘇氏手指殘缺、酒有異味開始,到如何佯醉、如何竊聽、如何利用漆匠工具設下機關、如何與周世昌合力抗敵等細節,一一道來。他言語平實,並無自誇之色,但其中蘊含的機智、勇敢與沉穩,卻讓在場所有人動容。

尤其是當他講到如何用那小小的機關盒射出麻藥針,製伏彪形大漢時,不少衙役都忍不住低聲驚呼,看向他懷中那不起眼盒子的目光,充滿了好奇與敬畏。

沈明遠講述完畢,堂上一片寂靜。林縣令撫須沉吟片刻,又詢問了周世昌一些細節,周世昌此刻已是萬念俱灰,隻求活命,自是知無不言,言無不儘,將蘇氏兄妹如何逼迫他、如何行凶的過程,補充得更加完整。人證(周世昌)、物證(屍骸、贓物)、口供(蘇氏等匪徒在分開審訊後,也陸續招認)俱全,此案已是鐵案如山!

林縣令猛地一拍驚堂木,聲震屋瓦:“大膽蘇氏!爾等兄妹,勾結匪類,以客棧為幌,行此謀財害命、戕害無辜之惡行,罪大惡極,天理難容!按《宋刑統》,殺人者死!爾等手上沾滿鮮血,四條人命,罪無可赦!待將首犯蘇虎押解歸案,一並嚴懲!周世昌,你雖未親手殺人,但知情不報,為虎作倀,罪責難逃!然念你最終迷途知返,協助擒凶,指認罪證,本官會據實上報,酌情減免你的罪責!”

宣判完畢,林縣令目光再次轉向沈明遠,臉上肅穆之色稍霽,換上了由衷的讚賞與敬佩。

“沈明遠!”林縣令聲音提高了些許,“你本一介漆匠,行路之人,與這客棧、與這夥凶徒素無瓜葛。然你路見不平,能於細微處察覺危機,臨危不亂,巧設奇謀,以匠人之智勇,獨擒首惡,更協助官兵,將這一夥危害一方的悍匪連根拔起!你不僅救了自身性命,更為那四位慘死的鹽商伸張了冤屈,為本地百姓除了一大害!此等義舉,智勇雙全,仁義兼備,實乃我等之楷模!”

他頓了頓,朗聲道:“本官代朝廷,代清平鎮百姓,謝過沈義士!為彰其功,激勵良善,本官特賞賜沈明遠白銀三十兩,以資鼓勵!”

話音剛落,便有衙役端上一個紅布覆蓋的木盤,上麵整齊地碼放著三十錠亮閃閃的官銀,每錠一兩,共計三十兩。這對於一個普通匠人而言,無疑是一筆钜款,足以讓他在家鄉購置田產,安穩度日多年。

堂上堂下,眾多羨慕、敬佩的目光都聚焦在沈明遠身上。周世昌更是麵露複雜之色,既有感激,也有羞愧。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沈明遠看著那盤白銀,並未露出欣喜若狂之色。他沉默了片刻,然後對著林縣令,再次深深一揖,聲音清晰而堅定:

“林大人厚愛,沈明遠感激不儘。然而,這賞銀,沈某……不能接受。”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連林縣令也愣住了,疑惑道:“哦?這是為何?莫非嫌少?”

“非也。”沈明遠抬起頭,目光掃過堂外那四具覆蓋著白布的屍骸,眼中流露出深切的悲憫,“大人,這三十兩銀子,於沈某而言,確是厚賞。但沈某每每想起那四位客死異鄉、埋骨後院的鹽商,心中便痛如刀絞。他們或許也是家中的頂梁柱,有父母妻兒倚門盼歸。如今他們冤情得雪,凶徒伏法,固然可慰在天之靈。但他們的家人,失去至親,生活必然陷入困頓。”

他聲音有些低沉,卻帶著一種撼動人心的力量:“沈某雖不富裕,但憑這身手藝,尚可湖口。這三十兩賞銀,於沈某是錦上添花,但若能分發給那四位遇難鹽商的家屬,或許便是雪中送炭,能助他們度過些許難關,略減沈某心中之憾,稍慰亡者之靈。故此,沈某懇請大人,允準將此賞銀,分作四份,轉交遇難者家屬,沈明遠感激不儘!”

說完,他再次深深鞠躬。

整個縣衙大堂,鴉雀無聲。所有人都被沈明遠這番話語震撼了。舍棄唾手可得的巨額賞銀,轉而贈與素不相識的遇難者家屬,這是何等的仁心義膽?!

周世昌更是渾身劇震,看著沈明遠那並不高大卻顯得無比偉岸的背影,想到自己之前的懦弱與自私,羞愧得無地自容。

林縣令怔怔地看著沈明遠,半晌,他才緩緩站起身,繞過桌案,走到沈明遠麵前,親手將他扶起。這位一向威嚴的縣令,此刻眼中竟有些許濕潤,他用力拍了拍沈明遠的肩膀,聲音帶著難以抑製的激動:

“好!好!好一個‘義士漆匠’沈明遠!本官為官十餘載,見過形形色色之人,如沈師傅這般,不僅智勇過人,更兼具如此悲天憫人之心、輕財重義之節的,實屬鳳毛麟角!你所請,本官準了!本官定會派人妥善查明四位遇難者籍貫家屬,將此銀兩,連同官府撫恤,一並送達!”

他回到案後,提起毛筆,鋪開宣紙,沉吟片刻,揮毫潑墨,寫下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義士漆匠!

“沈師傅,這匾額,乃本官親筆所書,贈予你!望你持此匠心,秉此義膽,行走天下,光照四方!”

沈明遠雙手接過那墨跡未乾的匾額,心中亦是激蕩不已:“沈某,謝大人!定不負大人所望,不忘匠心正道!”

訊息不脛而走,很快便傳遍了清平鎮,繼而向著密州、乃至整個京東東路擴散開來。“義士漆匠”沈明遠的名聲,不再僅僅侷限於他那出神入化的螺鈿嵌漆手藝,更與他的智慧、勇敢和仁義,緊密地聯係在了一起,成為了一段廣為流傳的佳話。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