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中國古代奇聞錄 > 第1章 寶盆古鎮與關帝鎮運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中國古代奇聞錄 第1章 寶盆古鎮與關帝鎮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話說在那神州西南,千山萬壑之間,藏著一座繁華大城,名為“錦城”。此城坐落之地,實乃風水學上罕見的“聚寶盆”格局。四周群山環抱,峰巒疊翠,如母親的手臂,將城池溫柔摟抱。山勢連綿起伏,氣脈貫通,彙聚四方靈秀於此盆地之中。盆內土地肥沃,河流蜿蜒如玉帶,滋養得物產豐饒,百姓安居樂業。無論是經商還是耕作,似乎都比其他地方順遂幾分,端的是個人傑地靈的寶地。

追溯百年前,錦城初建之時,那位被尊稱為“諸葛半仙”的老城主,高瞻遠矚,深知根基穩固方能傳承久遠。他不惜重金,三顧茅廬,請來了當時名動天下的風水大師——玄機子,為城池選址定基。

玄機子白衣勝雪,手持羅盤,踏遍周邊百裡山川。三日不眠不休,觀測星象,勘定龍脈。最終,他立於如今錦城中心的位置,捋須長歎:“妙哉!此地龍脈雄健,明堂開闊,水**鎖,乃天生的‘金釜聚財’之格!城主得此福地,可保子孫三代富貴綿長,城運亨通百年不衰!”

老城主聞言,喜不自勝。然而,玄機子話鋒一轉,眉頭微蹙,指向城東方向:“然,天地無全功,萬物無全用。此聚寶盆格局,亦有一處天然缺陷,或稱‘天竅’。”

眾人隨他指引望去,但見城東之外,兩座高聳山崖相對而出,形成一道狹窄的溝壑,這正是通往外界的主要官道所在。從城內望去,道路尚顯寬闊,越往外走,山勢越是收緊,形同寶盆邊緣一個不甚齊整的缺口。

“此缺口,格局外寬內窄,”玄機子沉聲道,“如同一個有了裂縫的聚寶盆,雖能聚財,卻也易泄氣。財氣、福氣、運氣,由此缺口緩緩外流,年深日久,恐難積聚鼎盛之氣運,甚至有被外來煞氣侵擾之虞。”

老城主及一眾鄉紳頓時憂心忡忡,連忙請教化解之法。玄機子沉吟片刻,目光如炬,望向那缺口之外十裡處,官道必經的一處高坡。

“需在此‘水口’(風水術語,指氣流出入口)關鍵之地,建一座廟宇。”玄機子斬釘截鐵,“非佛非道,當請一位剛正不阿、神威赫赫,既能震懾外邪,又能凝聚正氣、守護財富之神明坐鎮。”

“何人可當此重任?”老城主急問。

“漢壽亭侯,關聖帝君!”玄機子朗聲道,“關公義薄雲天,忠勇無雙,其浩然正氣,百邪不侵。民間亦尊其為武財神,護佑商賈,掌管財富。以其神威,立廟鎮守於此,如同以一把無形的‘青龍偃月刀’鎖住水口,阻遏財氣外流,震懾八方邪祟。此乃‘關刀鎖水’之局,可彌補寶盆缺陷,保錦城財運亨通,基業永固!”

老城主聞言,拍案叫絕。當即傾全城之力,征集能工巧匠,采伐上等木石,於那十裡坡上,依照玄機子指定的方位、尺寸,曆時三載,建成一座巍峨壯觀的關帝廟。

廟宇坐鎮要衝,紅牆碧瓦,飛簷鬥拱,氣勢恢宏。大殿之內,供奉的關帝聖像更是請名家精心雕琢而成。但見帝君高坐神台,麵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長髯飄灑胸前,左手捧《春秋》,右手捋美髯,不怒自威。周倉、關平侍立左右,一個手持青龍偃月刀,殺氣騰騰;一個捧印持笏,恭謹肅穆。神像開光之日,據說天現祥雲,有鸞鶴清鳴繞梁三日不絕。

自此以後,這座關帝廟便成了錦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僅是一座建築,更是錦城的精神屏障和信仰圖騰。百年來,香火之鼎盛,冠絕西南。每日裡,從黎明到黃昏,前來進香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商人求財,學子求名,百姓求平安,無不來此焚香禱告。而關帝爺也似乎格外眷顧此地,顯靈之事時有傳聞。

有說那一年,流寇欲趁夜洗劫錦城,兵馬行至關帝廟前,忽見廟內金光萬道,雲中有關公騎赤兔馬,揮青龍刀虛影顯現,聲震四野:“何方宵小,敢犯吾境!”流寇嚇得魂飛魄散,丟盔棄甲而逃。

又有城中富商,生意瀕臨破產,來廟中虔誠禱告七日,夜夢關公以手撫其頂,曰:“勿憂,誠信經營,自有轉機。”次日,果然接到一筆意想不到的大單,起死回生。

還有那橫行鄉裡的惡霸,在廟中口出狂言,褻瀆神明,剛出廟門便被門檻絆倒,摔折了腿,從此再不敢造次。

種種靈驗,數不勝數。使得錦城百姓對關帝爺的信仰愈發虔誠。廟宇幾經修繕,愈發莊嚴。那簷角下的銅鈴,不知經曆了多少風雨,在風中叮當作響,彷彿在吟唱著百年的滄桑與守護。殿內,長明燈日夜不熄,香煙繚繞,氤氳著信仰的力量。那紅麵長髯的關帝神像,在明滅的香火光影中,目光似乎能穿透時空,默默凝視著每一位踏入殿中的生靈,見證著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也靜靜等待著,一段註定要驚動陰陽、叩問天道的因果,在此地悄然上演。

時光荏苒,錦城在關帝爺的庇佑下,愈發繁榮。然而,天道迴圈,報應不爽,再堅固的守護,也無法完全隔絕世間所有的苦難與宿命的糾葛。一個風雨交加的寒夜,即將為這座寧靜的廟宇,帶來一場前所未有的風波……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