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母日常 第102章 去邊州 在老太太恢複身體的期…
去邊州
在老太太恢複身體的期……
在老太太恢複身體的期間,
老宅發生了一件事。聖旨從京城而來,命李家帶好燒製的磚石送往邊州。丹州山清水秀,樹木蔥茂,
山石泥土皆是工部的重要材料。二房在朝廷工部做官,
大房開采丹州資源,兩者配合之下,令李家越發興盛。
董玉婷先前隻覺得是李淩川能力出眾,現在看來,
能走到這一步,
背後也少不了大房的助力。再看丹州風貌,
隻覺處處不一樣了。
老太太聽完這個訊息,
沉吟片刻,叫來董玉婷商量此事。
“母親在擔心什麼?”
外頭日光明媚,
丹州這塊風水寶地,春季比彆的地方更綠意盎然,
就算是在城中,
花草樹木也是處處可見,像是生活在桃花源中似的。
老太太一字一句的分析:“邊州和丹州離得不遠,但修建城牆這樣的事容不得拖延,
最好還是就近燒磚,聖上怎麼會想到讓我們去?我覺得,這是淩川有意安排。”她一邊說著,兩條變得稀疏的眉毛微微向中間擠,
擔憂和疑慮揮散不去。
“難道老爺出了什麼事?”
這話正是老太太所想的,她長歎口氣,下意識的摩挲手腕上的菩提念珠,以往遇到焦躁的事情的時候,
她總會強迫自己去唸佛經,但這次無論如何都不管用了。
“不行,我得去看看,他們怎麼想的。”老太太霍然起身,董玉婷隻好跟上去。
還沒走出院子,康姨娘等人便過來了。老太太養病的這期間,康姨娘風雨無阻的前來照顧,殷勤得讓元香冬枝自愧不如。拿她的話來說,她是感謝老太太要帶她離開這塊傷心之地,畢竟她的兒子死在了這裡。
“太太要去哪?”康姨娘等人行了一禮,問道。
老太太著急過去,敷衍的說道:“沒什麼事。”便從她身旁路過。
元香跟上老太太的身影,冬枝留在院子裡,“姨娘進去坐會兒。”
康姨娘道:“不必了,冬枝姑娘,我們等會兒再來。”
冬枝便沒有再挽留,三個姨娘離開了這間院子,便默默的分成了兩個隊伍。康姨娘獨自在前麵走著,也不理會後麵的兩人,對她們的小聲議論無動於衷。微風拂過,將她的發絲吹起,露出她尖瘦的下巴,和一張古井無波的臉。
“自己倒是能回去享福了,也不想想我們。”
“還非要拉著我們過來,也不說在太太麵前給我們美言幾句。”
兩個姨娘小聲嘀咕著,惡狠狠的宣泄著對康姨孃的不滿。明麵上,她們是回丹州安度晚年,但其實她們都是被老太太趕回丹州的。當初二老太爺得病,丫鬟、婆子、姨娘輪流侍疾,可誰也沒想到,老太爺半夜離世,要不是康姨娘半夜起來給老太爺掖被子發現不對勁,等次日一早眾人才能發現老太爺離世。那時候正值冬季,一個夜晚過去,老太爺的屍體都涼了。
大夫說,老太爺是半夜痰症發作,堵住了自己的喉嚨,叫不出聲音,加上晚上寒風呼嘯,沒有人察覺到老太爺的不對勁,這才導致了老太爺的離世。
老太爺死後,老太太遷怒幾個姨娘,將她們連同她們的孩子,一並送回了丹州。這一待,就是將近十年。丹州老宅到底是大房做主,她們幾個自始至終都有種寄人籬下的感覺,這些年在老宅活的像是外來人。
“叔母,你怎麼來了?”趙芙瑩見到老太太,連忙起身扶著她坐下,將位置讓給她,讓她和李青黛坐到一處去。
老太太看到李青黛心裡就不是很舒服,但想到她來的目的,還是忍住了不高興,焦急問道:“大哥,淩川他,是不是遇到了麻煩?”
李修鴻擡了擡手,示意她彆急,屋中燃燒著令人平靜的沉木香,這種東西在其他地方稀少,在丹州卻很常見,氤氳的白氣逸散到空氣中,帶著點淡淡的木香,老太太此刻卻聞不得這種味道,皺著鼻子,一臉的難受。
“弟妹,你彆急,聖上既然還能派我們去邊州幫忙修築城牆,那邊州定是還沒發生戰亂,淩川身邊有將士保護,他不會有事的。”
“既然那樣,他為何非要讓你們去?我雖不懂你們那些,但也知道,修築城牆該就地取材。”老太太盯著李修鴻的眼睛,從他眼中看出一絲心虛,便緊接著逼問,“大哥,到底怎麼回事?”
趙芙瑩見形勢不對,湊上前拉老太太的手,“叔母”
老太太嗬斥道:“你閉嘴!”
趙芙瑩臉色變得煞白,手足無措的立在那裡。到底是關心兒子,情緒一下就忍不住了,不管是誰也不好使。
董玉婷上前拉住趙芙瑩,著了急的老虎,還是遠離為妙。
李青黛冷笑道:“你著急,彆拿芙瑩撒氣,我告訴你吧,這事不是聖上的主意,是永明王的主意,他收不到淩川的訊息,便假借運送石材為由,讓淩朝過去,同時安插人手一同前往邊州。”
老太太聽到失去李淩川的訊息,隻覺兩眼一花,直挺挺的往後栽去,同一時間,眾人連忙圍了上去,七嘴八舌的喊:“母親!”
“叔母!”
“弟妹!”
董玉婷用力掐她人中,疼的老太太清醒過來,兩手抓住李修鴻的衣袖,“大哥,你說的是真的?”
李青黛在看到她險些昏過去的時候,身上的氣焰降下去一大截,看她無事,微不可見的鬆了口氣,“淩川可是大哥嫡親的侄子,大哥拿這個騙你做什麼”看她表情,還覺得是老太太小題大做。
李修鴻欲言又止,趙芙瑩忙上前拉李青黛,“姑母,先坐下來休息會兒。”她從一旁蓋著碧色珠珞紋布毯的小方桌上拿起盤子,往李青黛麵前湊,“姑母,吃點果子。”
吃東西也是堵住了嘴巴,李青黛神情僵硬,扭過頭和趙芙瑩置氣。
李修鴻一個頭兩個大,安撫道:“還不一定是出了事,邊州那兒,也有永明王的人,隻是都斷了聯係,永明王便假借修葺城牆建議聖上,皇上便下旨,派我們過去,到了那頭,我們先不入邊州,等永明王的人進去打探一番,再看情況是否過去。”
老太太呼吸急促,董玉婷在她身旁順著她的背,“大哥,你可一定要帶淩川回來”
“弟妹放心,淩川我一定給你安全帶回來。”李家在朝為官者,獨李淩川一人,沒有他在朝將李家和工部聯係起來,李家走不到今天。如同走在懸崖邊上,看著令人豔羨,是眾人之上,實則踏錯一步便是萬丈深淵。
下一輩年齡還太小,等到他們成才,還需再等幾年,現在的李家不能沒有李淩川,少了他,李家便彷彿斷了四肢,再無力迴天。
趙芙瑩聽出一絲不對勁,小心翼翼的試探問道:“父親要親自去?”
老太太和李青黛一時間都看向李修鴻,隻聽他不耐煩道:“我不能去了?”
眾人便一塊兒去打消他的念頭。李修鴻這身子骨,路上指不定得大病一場,老太太也顧不上擔心兒子了,和李青黛一聲接一聲的勸他。
“大哥,家裡這些事都是淩朝在管,你還是讓他過去吧。”自幾年前李修鴻生了場大病,家裡的事就全部由李淩朝管著了,子承父業,原本他就跟在父親身邊邊看邊學,其餘人也沒有意見,再加上李淩朝辦事不曾出過大錯,接手的順順利利,李修鴻這才安心。
“讓他去丹州,家裡的事情怎麼辦?還是我去。”李修鴻反駁道,其實也是覺得此行有危險,怕說出來讓弟妹又難過,便以這樣的藉口。
老太太哪裡想不出來,心裡一陣酸澀,不過若李修鴻在此行上出現意外,那她就更是罪過,於是嘴上還是勸他打消這個念頭。
李淩朝也對父親道:“聖上並沒有指明讓誰去,還是讓我去吧,父親身體不大好,邊州那地又是窮苦天寒之地,父親受不住的。”
李修鴻吹鬍子瞪眼,越是大了,就越是要硬撐,“我身體好著呢!”
這裡最不怕他的就是李青黛,冷哼道:“你怎麼讓淩朝管家的,你自己心裡不清楚?弟弟,這事就讓淩朝去吧,你留下來管丹州的事,讓辰風幫你。”
李修鴻從小在這個性格強硬的姐姐身邊長大,即便到了現在,心底對她也有些發怵,摸了摸鼻梁,還想再說什麼,李青黛就狠狠瞪他。老太太想嘲她不懂規矩,讓自己兒子插手家族生意,即便李淩朝不在,還有兒子,幾個庶弟,再不濟,還有李淩昊,也輪不到李辰風來幫忙,但怕她一打岔,李修鴻又反悔,老太太忍下這股氣,看向李淩朝,“你去了邊州,不管有沒有你弟弟的訊息,都遞個信回來。”
李淩朝應是,又反過來安慰老太太幾句,這事情便這麼定下了。
趙芙瑩便要預備給丈夫準備出行的行李,李修鴻留下了老太太和李青黛,說是有話要說,董玉婷看那意思是想支開自己,不用他說,便給自己找了個藉口,去看看兒子女兒們。
李博翰和李念薇自是不用擔心,兩人都不是惹事生非的性子,李念姿和李念羽也就偶爾出來轉轉,獨李博睿、李博銘、李博楷成天的瘋玩兒,幾天的時間,偌大的老宅被他們轉了個遍,每天上房揭瓦,精力無窮。老宅東北角有個小池塘,前幾天李博睿三個在那邊玩兒,險些掉下去,趙芙瑩知道後,直接把東北角的小花園給封了,不準他們再去。
元香在屋外等老太太,董玉婷就和春月去了李博睿他們住的院子。幾個男子住在一塊兒,離她們的院子還隔著一段路。
到了院裡,隻能瞧見兩個丫鬟垂頭掃地,春月過去,不認得她倆,那就是老宅的下人,問道:“可看見我們家五公子了?”
兩個丫鬟就算一開始不知道李博睿,到了今天無論如何也該知道了,不管是因為他住到這間院子,還是因為他這些天在老宅裡上躥下跳,都該知道這個混世魔王。
兩個丫鬟緊張的往屋裡看了一眼,其中一個才支支吾吾道:“五公子出去了。”
這時,院子正屋開啟了門,一個丫鬟從屋裡走出,手中端著托盤,上麵放著兩個茶杯,給董玉婷行了一禮後,小碎步的踩著遊廊的木質地板離開了。
董玉婷覺得有些奇怪,若沒有主人吩咐,尋常時候,下人是不得入內的。
“誰在裡麵?”
兩個丫鬟惶恐的看向屋內,張了嘴卻吐不出一個字。
春月皺眉道:“夫人問你們話呢?”她豎起眉頭,氣勢十足,兩個小丫鬟被嚇得舌頭打結,愈發說不出話來。
“大嫂來了。”李淩昊從屋裡走出,如同一支利箭破空而來,氣氛倏然變得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