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主母日常 > 第103章 拜山神 兩隻麻雀纏纏綿綿的從…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主母日常 第103章 拜山神 兩隻麻雀纏纏綿綿的從…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拜山神
兩隻麻雀纏纏綿綿的從……

兩隻麻雀纏纏綿綿的從遠處飛來,
停在瓦片掉的稀稀落落的屋簷上,黑豆一樣的眼睛注視著鴉雀無聲的院子,它們並不知道這裡的人為什麼都不說話。

董玉婷麵色無異,
隻默不作聲的盯著慢慢收起嬉皮笑臉的李淩昊,
二老爺左顧右盼,落在董玉婷眼中,都成了心虛的表現。

二老爺從小就怕他大哥,怕他父親,
怕他母親,
從小便養成了窩裡橫,
欺軟怕硬的性子,
長大了以後也沒變過來,已經改不了了,
好在身後有李家,旁人也看不出什麼,
但熟知他的人,
都知道他這一點。後來董玉婷嫁進李府,沒幾天就和老太太鬥法,二老爺便知道他這個大嫂也不是好惹的,
不過兩人的身份也不會接觸幾次,相安無事罷了,但每次見了董玉婷,二老爺心裡先矮上了三分。

這會兒麵無表情的看著他,
卻比平時更有威懾力。悄無聲息的,一顆豆大的汗珠從額頭冒出,順著臉頰滑落,懸在下巴上,
要掉不掉的,和他起伏不定的心緒一樣。

這天也不冷,何至於大白天房門窗戶緊閉?還不讓丫鬟在門口守著,趕到院子裡來掃地。

“二弟在房裡做什麼呢?”董玉婷笑著問,那笑意卻是淺淺的一層,像水麵上的倒影,一觸即碎。

二老爺擦著額頭的汗,不知不覺額頭的汗珠就密佈了一層,接二連三的從額頭滾落,“在,在念書呢。”他訕笑著,放下手,怕董玉婷看出異樣,可汗珠在臉上滾落,癢的像一隊螞蟻在臉上爬,又想擡手擦,又想放下來,滑稽至極。

董玉婷嘴角揚起一道嘲諷的弧度,“旁人都說丹州是風水寶地,我原先隻當個玩笑話,現在看來,果然如此,二弟來了丹州,都能靜下心念書了。我看,不如給母親說一聲,等我們走的時候,二弟就留下來,說不定過幾年,二弟就能進京趕考,讓母親高興。”

二老爺大驚失色,慌忙道:“大嫂可彆,我不留下去。”他不是怕被留下來,他沒上進心,留下來反而逍遙自在。他是怕董玉婷和老太太說此事,看大嫂神色,便知她猜出一二,要是老太太知道了這件事,不扒了他一層皮。這是什麼時候?孝期!母親一向在乎臉麵,讓她知道了,後果不堪設想。

董玉婷和他接觸的不多,但也從旁人口中聽說過他好色的名聲,不曾想在這時候還忍不住。那丫鬟從裡麵端出來兩個茶杯,他用一個,另一個誰用?難不成還玩紅袖添香那一套。更彆說他還和孩子們住一起,讓他們瞧見了多不好。

鄙夷的神色從眼中傾瀉,董玉婷毫無遮掩,似笑非笑的看著他:“過兩天,大哥便要離開丹州,家中的外務、生意就由大伯去管,二弟是要讀書,還是去幫大伯管事呢?”

二老爺沒有遲疑道:“我去幫大伯。”他說的快而堅定,是真怕把董玉婷把這件事抖給老太太。

董玉婷有了拿捏他的話柄,但想起他不著調的性子,還是不放心,“二弟除了幫大伯管事,也要來多看看母親,我要是和母親沒了說的話頭,指不定要說其他事呢。”

二老爺打了個激靈,訕笑著抹汗,“一定一定。”

連敲帶打的,二老爺不得不緊了心神,不敢再去做風流事。

李博睿也不在這兒,董玉婷沒多留,帶著春月離開了院子,還沒走幾步,就見了李博睿他們,手裡拿著草戳著幾隻嫩黃絨毛的雞崽。老宅不似京城,後罩房是夫人陪房住的地方,後罩房連著的幾間房子,圍了柵欄,豢養了雞鴨,老宅夠大,叫聲和氣味傳不到老爺夫人那兒去,大廚房做飯要用肉,都是用的老宅自己的雞鴨。

董玉婷想是李博睿幾個轉悠到後罩房那裡去,瞧見剛出生的小雞崽就給帶了回來。

李博睿擡頭瞧見母親,歡快的跑了過來,舉著兩隻臟兮兮的手就要往董玉婷身上撲,董玉婷往後退了一步,沒讓他撲上來,秋榮跟過來拿過帕子給他擦淨了手,把臉上的黑鬍子一並擦去了,才鬆開了他。李博睿看出董玉婷不高興,露出一個討好的笑容。

“看你玩兒的,身上弄的這麼臟。”董玉婷道,“明天過來陪陪你祖母,你光顧著玩兒,都不來找她。你祖母常常唸叨你。”

看情況,她們要在老宅還要待更久,原本想著再過幾天就會回去,就讓李博睿玩幾天,可若是要長住,便不能讓李博睿這樣下去,得拘束著他,正是性格不定的年紀,沒人管著,長大就改不了了。打定主意,董玉婷對秋榮道:“明早你帶睿哥兒過來銘哥兒和楷哥兒也一並過來。”

秋榮道是,董玉婷讓李博睿和他們繼續去玩兒了,總歸是最後一次,還半路叫走做什麼。

董玉婷約束起幾個孩子的事被趙芙瑩知道,沒過幾天從外麵請來了先生,讓無所事事的孩子們去學堂上課,大一點的孩子和他們程序不一樣,便不一起上。李念薇等幾個也沒事,就跟著去了,每日上兩個時辰便可。

董玉婷正愁怎麼管他們,得了這個訊息,把筆一放,寫了一半的教育計劃不必再繼續寫了,每天問一句他們在學堂學的怎麼樣便可。

李淩朝的離開沒有特意聲張,府中有些下人還是過了兩天才知道老爺已經離開了丹州。

趙芙瑩白天依然持家有度,管理有方,誰也瞧不出她的擔憂。

老太太本來要好的身體急轉而下,又開始不好了,大夫看過後,說這是心病,喝藥也治不好。再說是藥三分毒,彆喝了藥,心病沒好,身體又差了,董玉婷隻好每天陪著老太太多說說話,知道她疼孫子孫女,便每天讓他們過來,幾個孩子本性也不壞,也擔心老太太,一天大部分時間都待在老太太這兒,男孩兒就在院子裡玩兒投壺,女孩兒就坐在一起繡花,做什麼都在老太太眼下,頗有幸福安寧之意。有時候老太太說著話,泛起了困,幾個女孩便默不作聲的放下繡花,結伴悄聲離去。

這天丫鬟搬了桌椅到屋麵,放在一個剛好太陽曬不到的位置,老太太坐在椅子上閉目養神,董玉婷在一旁拿書看,柳姨娘看著自己兒子在院子裡玩兒,王姨娘和李念薇坐在一處給老太太繡抹額,李念姿和李念羽一個在看書,一個在畫畫。這幾天都是如此,便是有事要做,也聚到一起做。老太太年紀大了,就喜歡這畫麵。

二老爺被董玉婷威脅了幾句,也不敢再溫香軟玉抱滿懷,日日都過來待上一會兒,老太太生了三個兒子,難免有偏心,大的要繼承家業,小的要多照顧,中間的二兒子往往是疏忽的那一個,導致二老爺與老太太關係不如其他兩個親昵,不過這段時間老太太正有心病,二老爺在老太太麵前關心問候,倒是讓他們母子關係飛漲。

二老爺覺出幾分好處,接下來不用去叫他,便巴巴的過來了。

隻是有時候和二老爺說著話,老太太就想起自己的大兒子和小兒子。

她知道他們在擔心什麼,便也不去提李淩川,隻說:“也不知道你弟弟怎麼樣了?在府裡有沒有好好念書。”

二老爺邊喝著茶邊道:“三弟比我聰明,肯定會用功念書的。”

康姨娘也過來了,她們三個姨娘不跟老太太一個院子,在老宅偏僻的角落住著,不過還是每日過來。

康姨娘端著一碗藥,行了禮,把藥放到桌上。

董玉婷道:“我瞧著母親身體好了許多,便不必再喝藥了吧。”

康姨娘低垂著眼眸道:“不是藥,是薑橘飲子,太太今早有些著涼,喝了這碗薑橘飲子能發發汗。”

老太太微微頷首:“你有心了,我不過早上提了一嘴,你就記下了。”

康姨娘不卑不亢:“這都是妾身該做的。”

老太太拿著勺子慢慢把薑橘飲趁熱喝了,雖然加了橘子,但也隻是為了讓味道好喝些,發汗的作用還是在的,老太太還沒喝完,就感覺全身暖洋洋的,像是泡進了熱水裡似的。

李博翰和李博輝下了學堂,也過來看老太太,老太太看了他倆更加高興,本來有些睏意,這會兒拉著他們說了好些話。

兄弟倆安靜的聽祖母和他們說話,好一會兒,才止住了話頭。

老太太似是才發現,“芙瑩怎麼沒來?”

董玉婷笑道:“大嫂忙著拜山神的事兒,這些天忙的很。”

拜山神是丹州的習俗,丹州的百姓很信這個,他們靠山吃山,信奉這個是理所當然的事。李家砍伐木材,開采山石,藺家入山采藥都離不開山。丹州的大部分百姓幫李家和藺家做工,也信山神,因此拜山神,是丹州一項很重要的事。

老太太道:“那你去幫幫你嫂子,看哪裡需要幫忙,我這裡這麼多人,不用擔心。”

她都這樣說了,董玉婷便隻好答應。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