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母日常 第64章 含姨孃的示好 四麵通風的抄手…
含姨孃的示好
四麵通風的抄手……
四麵通風的抄手遊廊下,
董玉婷和何靜琳並肩往蘭竹院走去。
因是暑季,就算是吹風,也是吹得燥熱無比的風。要顧忌著身邊肚子越來越大的孕婦,
董玉婷放慢腳步,
和她龜速前進。
剛一轉過拐角,迎麵碰上另一個肚子鼓起來的孕婦,董玉婷連忙拉起來要對她們行禮的含煙,笑道:“快起來吧,
剛從母親那兒出來。”
含煙臉上掛著淺淺的笑容,
她無時無刻都是這樣的嬌弱,
“剛陪老太太禮完佛。”
她是姨娘,
隻能稱老太太,而不能喚母親。
“辛苦你了,
再過些日子,你就在屋中好好歇息吧,
肚子大了也不方便。”董玉婷關切的說了一句,
“你這肚子”
這位含煙姑娘四肢如細柳,風一吹就能飛走似的,肚子卻比何靜琳的還要大一些,
董玉婷沒記錯的話,她們兩個應該是同一個月份。
含煙雪白的臉上浮起一陣紅暈,低著頭道:“大夫說,可能是雙胎。”
董玉婷輕輕頷首,
難怪肚子要大一些,“既然這樣,就更要小心了。”
含煙雙眼含著淚光,感激道:“多謝大夫人關懷。”她側頭看了眼身後的丫鬟,
朵兒趕忙拿出兩條帕子遞給含煙,含煙接過再雙手遞給董玉婷和何靜琳。
帕子上繡著滿麵並蒂蓮花,青色、粉色的線層層疊疊的交織在一起,仔細一瞧,角落還有一條活靈活現的魚兒。
何靜琳歎道:“含姨孃的女紅可真不錯。”送給她的鋪子上是滿麵菊花,用了各種各樣黃色的繡線,金黃、杏黃、嫩黃再加上菊花樣子各種姿態,和滿地花後的重巒疊嶂的群山,一點也不覺得單調。
董玉婷心裡也是暗暗讚歎,隻怕王姨娘見了含煙都要甘拜下風,她想起近些天的風言風語,說道:“你現在懷有身孕,就少做這些細致的活兒,要是累壞了身體,二夫人該怎麼和母親交代。”
含煙垂下眼眸,一副我見猶憐的樣子,聲音像青團一樣軟糯,“大夫人不必擔心,這正是二夫人讓妾身做的,妾身便順便做了這兩張帕子,送給大夫人和三夫人。妾身彆的本事沒有,唯在女紅一道有幾分心得,這兩張帕子,就當是妾身敬重兩位夫人。”
她說話向來滴水不漏,董玉婷也不好拒絕,就笑著接受了。
何靜琳卻道:“可是聽下人說含姨娘最擅詩詞,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董玉婷撇過頭看她,何靜琳的眼中隻有真誠的好奇,而沒有彆的心思。
含煙道:“隻讀過《詩經》罷了,是下人在起鬨。”
何靜琳摸著帕子上繡的凸起來的詩詞,眼中盛滿了欣賞之意,“重陽登臨興未回,黃花遍地滿頭開,這是柳雪青詩人孤本上的詩,含姨娘不用再自謙了。”
含煙羞澀一笑,倒是沒有再否認,盈盈一拜,就讓開路讓她們過去。
何靜琳輕輕歎了口氣,“她也是可憐,聽說二嫂最近脾氣不好,院裡的丫鬟被她折騰了一遍,幾個姨娘也成日被她使喚來使喚去,這也就罷了,含姨娘如今還懷著身孕,竟還給她立規矩,也不怕”說到這兒她就住了嘴,畢竟她也懷著身孕,說這話到底不吉利。
董玉婷接話道:“這也怪她自己識人不清,府上更一被扯進舞弊案裡,那林夫人就像老鼠見到貓一樣,恨不得躲得我們遠遠兒的,原本二弟妹想開口先斷了兩家結親的意思,誰知出了這事兒,林夫人就急急忙忙送來了回帖,說是身子不適,不能來了,還把弟妹送給人家的禮物全都退了回來,足有一箱子呢。”
回帖好送,箱子卻不好送,需幾人擡著,從外院到清風院還得走一段距離,因此下人們都看見了幾個小廝擡著大箱子去了東跨院。曾惠妍這次是丟儘了臉麵,都不怎麼出門了。不過她自己也是,兩家還沒結親呢,就送了那麼多禮,搞得好像李博輝沒人要似的,老太太和二老爺兩人輪番上陣的訓斥了她一頓。
一個是母親,一個是自己丈夫,曾惠妍都惹不起,再加上知曉是自己做錯,更不敢反駁,就把氣撒到了其他人身上。院裡的丫鬟、姨娘都被她折騰了個遍,路上丫鬟遠遠的見了她都要躲著走,生怕遇上她,被當成出氣筒。
所以,含姨娘這幾日這麼殷勤的陪老太太枯燥的禮佛,又送她和三夫人禮物,是來尋求庇護了?
她摸了摸含煙繡的帕子,針織細密精巧,可見其用心。自來到乾元朝,琴棋書畫和女紅董玉婷都體驗過了,最需要靜下心來的女紅,是董玉婷最難以適應的。她原本生活在一個快節奏的時代,短視訊、短文,什麼都要精短,而繡一麵帕子,需要坐下來繡很長時間,董玉婷根本坐不住,所以在她這兒,練書法和女紅一樣能修身養性,沉穩心境。
她暗暗想道:告狀的高明之處,在於沒有抱怨,就引起彆人的同情,瞧瞧何靜琳臉上的神情和剛才說的話,顯然是含煙成功了。
進了蘭竹院,老太太剛禮完佛,正坐著閉目養神。
瞧見她們來了,很是高興,忙將何靜琳拉到身邊坐下,“你怎的來了?”
董玉婷被晾在一邊,元香趕忙服侍她坐下,端茶倒水。董玉婷早已習慣老太太這偏心就偏心到極致的做法,默默呷了口茶。想當初李博輝,李念瑤,李博翰,李博睿都被這樣偏心過,現在偏心的物件成了何靜琳。
“來看看母親,我也有好些日子沒來了。”何靜琳坐在老太太身邊,兩人坐在榻上,一副婆媳和睦的畫麵。
“明日就是重陽,家裡辦小宴,怎麼還今天再過來一趟。”老太太不讚同的說,又看了董玉婷一眼,“你也不勸著她點兒。”
董玉婷不痛不癢,笑道:“弟妹自懷了身子,就不能常常來服侍母親,心裡早就過意不去,您就讓她來吧。”
這話老太太愛聽,摸著何靜琳玉一樣細嫩的手,“知道你是個好的。”
說著,老太太又歎氣,轉頭道:“雖說張先生重陽不帶他們去登高了,不過你也彆忘了將禮送到,輝哥兒和翰哥兒的師兄弟,師母那裡,都要被備上禮物,可彆因為張先生不帶他們去,就給怠慢了。”
“母親放心,重陽糕和菊花酒還有茱萸囊都備好了,就等明日給他們送過去。”
重陽登高的計劃取消,說來還和前些天的舞弊案有關。這事兒由皇上身邊的羽林軍全權負責,沒幾天就查的水落石出。先說永明王一派,羽林軍並非什麼人都能當得,有本事在身上才進得去,所以很快就洗清了他們的嫌疑。
董玉婷酥香閣裡搜出來的考卷答案,是坊市請來的坊丁做的,原本把他們兩個安排進鋪中,是為了抓到夜闖酥香閣的小偷,誰知反倒是引狼入室,他們一直在酥香閣,就是為了怕店裡的夥計提前發現不對,到了京兆府配合羽林軍搜尋坊市的那一天,將答案留下,逃之夭夭。
能發現這一點,還要多謝方蘭。她是店裡為數不多識字的人,並且還是個好學的人,因那兩個坊卒晚上要看著店鋪,方蘭通常會給他們做了飯才走,在他們吃飯的時候,她就會看貼著的詩詞暗暗學習。她寫的字不好,就一邊看著董玉婷寫的詩詞,一邊在手背上描摹她的字跡,隻是彆人都沒有發現。
接著就查到坊正頭上,據說那個白白胖胖的坊正當時嚇得一屁股栽倒在地上,說那兩個坊卒都是曾經在任務中受了傷,就離開了市署,聽說他陷入麻煩,就自告奮勇的幫他解決,隻要付他們些銀子就行,他們還說他們曾經受過傷,腿腳不便,找什麼活都乾不長久。坊正心裡一軟,心想到時候抓不到小偷還要賠錢,就讓他們兩個去了酥香閣抓小偷,充當保安。
現在看來,兩次闖進來的小偷或許就是他們做的。羽林軍按照坊正給出的線索,一路追查,最後在京城外的田莊上發現了兩具死屍。
至於禮部那兒,羽林軍查出是這次禮部侍郎泄題,導致這次秋闈出現了十一份相似的試卷,不過禮部侍郎表示自己隻將題賣給了湖州長史之子崔明,另外十個人他並不知情,而這個崔明,早在羽林軍行動的時候就發現他已經死了,按照仵作所說,這個崔明死亡時間要比那兩個人早上將近一個月,也就是說他是在秋闈後不久就已經被殺死。
另外十個人則都說不知道這件事,是崔明說得了一份他老師寫的試題,讓他們也來看看。
聖上得知這件事後怒急攻心,生了一場大病,雖然下令讓羽林軍繼續去查,但關鍵人物已死,想要繼續查出彆的線索難上加難。在這樣的情況下,官員又怎敢玩樂,今日設宴,怕是明日就被彈劾。
以上,皆由李淩川同誌轉述。董玉婷在他轉述完之後問了一句話,“真的是賢康王做的嗎?”這樣乾脆利落的手段,真的是那對以仁慈善良著稱的皇子皇妃做的嗎?
按照事情的結果來看,禮部尚書被革職,武烈王勢力大減,永明王身上雖然洗清了嫌疑,但由於羽林軍最後查到的關鍵人物也是屍體,他們就像是身上沾了泥點,扒拉下去,卻還是留了明顯的印記在身上,而賢康王雖然沒有得到什麼誇獎讚賞,但武烈王和永明王都名聲受損,他反而就凸顯出來了。
而平寧王就更加無辜了,原本就是被聖上派來徹查此事,但是因為沒查出什麼,還遭到了一頓訓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