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母日常 第95章 邊州 初春,冬雪消融,董玉婷…
邊州
初春,冬雪消融,董玉婷……
初春,
冬雪消融,董玉婷是看到院子裡的花草嫩芽,才發覺春天要來了。畢竟這個冬天,
她沒感受到有多冷,
各種保暖的東西應有儘有,炭盆、手爐、手籠、大氅她這裡都不缺。她早就過了要風度不要溫度的年紀,穿的嚴嚴實實,不受一點寒風。隨著初春的到來,
那些厚衣漸漸收了起來,
董玉婷愈發的喜歡在簷下站著,
不冷不熱的天氣,
令她神清氣爽。
“外麵還是有風吹著呢,夫人也該回去了。”秋荷算著時間,
提醒道。
董玉婷恍若未聽見,轉身往廊下走,
“去蘭竹院。”秋荷和春月隨即跟上,
跟著她去了蘭竹院的後罩房,老太太和幾個孫女都住在這兒,李念姿幾個前不久也住到了這裡。老太太覺得曾惠妍光罰她也不是辦法,
打算親自管教,順便就把其他幾個孫女也一並接了過去。
老太太一視同仁,讓她們自個兒挑房間,自個兒安置,
倒是比她們原來好多了。李念姿或許是想通了,這些天不再絕食,但還是沒變成原來的伶俐模樣。
董玉婷進去時,李念瑤和柳婉清,
李念薇幾個正在玩翻花繩。看見她進來,忙起身行禮。
“我來的不是時候啊。”董玉婷開玩笑的說,讓她們都坐下,眼睛看向丟在桌上的花繩。
李念瑤臉頰微紅,“是婉清拿來的花繩,她非要玩,我依不過她。”
柳婉清佯裝生氣,撅起嘴巴,“明明你剛才也玩的很開心,是不是念薇妹妹?”
李念薇“啊”了一聲,扭頭看了看李念瑤,又看了柳婉清,醞釀了很久,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來。李念瑤和柳婉清一齊看著她,像是非要她回答,李念薇糾結了半天,小聲說:“我,我忘了。”
李念瑤和柳婉清笑出聲來,讓李念薇臉色漲紅,董玉婷笑道:“你們兩個彆逗她了。”心裡微微一鬆,看來瑤姐兒心態不錯,想必是因為有李念薇、柳婉清等人陪著的緣故。老太太此舉,就算不是為了李念瑤,也惠及到了李念瑤。
董玉婷又問李念薇:“在這兒過的怎麼樣?不缺什麼吧?”
李念薇謹慎道:“不缺,祖母對我很好,王媽媽每天都會過來問一遍。”
李念瑤很有大姐風範:“母親,三妹還有婉清妹妹,每天都來我這裡,我會看好她們的。”董玉婷凝視她溫婉秀麗的臉龐,如初春長在枝頭的花苞,帶著一份稚嫩的美。董玉婷心裡微微一酸,隻怕這朵花還沒有盛開,就離開李府,去了宮中了。
董玉婷過來,便是怕李念瑤難過,見她自我排解的很好,卻令董玉婷更難受了,這樣的懂事,為何就要進宮了呢,那幾個皇子,聽說都是平庸之輩,李淩川的說這話的時候,口氣也帶了幾分不滿。如今那幾個皇子中的熱門人選,當屬十五皇子,雖然年齡和前頭幾個皇子差了一些,被立為太子的可能性不大,但看聖上現在疼愛他,以後封王,給個虛職也是必然的。
他們稀罕,董玉婷卻覺得遠離他纔好,那樣的心計,少接觸為妙。董玉婷畢竟年長,坐在這裡,她們稍顯拘束,李念瑤和柳婉清兩個人還好,但李念薇,不和她說話,她就絕不開口。董玉婷坐了一會兒,又去看了李博睿,看著他寫了兩幅大字,便離開了。
不知道是不是她的祈願被老天聽到了,最近並不太平。李淩川如同消失了一般,每天忙的看不到他的身影。不過董玉婷也有很多事要忙,初春,田莊裡要播種,府中要製作新衣,花房要整理院子還有過完年,下人還未完全收心,鬨出許多吵架爭執的事來。
董玉婷一手搭在方桌上,手裡拿著簿本,上麵記著過年期間的花銷,逢年過節,花銷便是往日的幾倍,庫房的銀子流水似的往外送。若光憑李淩川的俸祿養活這一大家,那是完全不夠的,所以李家老宅每年都會送銀子過來。李老太爺的大哥在丹州做生意,資助弟弟進京趕考,隨後到了李淩川這一代,這種關係仍然延續了下去。
商依官勢,官借商財,互助互利,李家的官越做越大,老家的生意也越做越大,送來的銀子,一年比一年多。
秋荷和春月一左一右,一個給她添茶,一個給她捶背。董玉婷放下簿本,一下子看了許久,眼睛都痠疼了,春月安靜了一會兒,這會忍不住了,說道:“算算日子,老宅送來的銀子也該到了,都快要換上春衣了,不會路上出了什麼事吧?”
秋荷瞪她一眼,“彆瞎說。”
春月委屈巴巴,“我沒瞎說,最近可不太平,老爺忙不說,有好多百姓,見到官兵出城,上次這樣,還是城裡米價升高,我覺得是一定又出了什麼事。”
秋荷道:“老爺忙不是應該的嗎,這才過完了年,有好多事要處理,你看夫人這幾天也是忙的焦頭爛額,京城裡有官兵,那不是應該的,沒有才奇怪。”秋荷三言兩語把春月的話給解釋了。
董玉婷闔著眼睛聽她們倆對話,各說各有理,不覺笑了起來,“你們去問問老爺不就知道了。”
春月和秋荷登時就閉上嘴,饒是穩重如秋荷,也怕見到李淩川。這時,夏晴走進屋內,說是田霖過來。李淩川的小廝,她接觸的也並不是很多,想必是李淩川的命令。董玉婷讓他進來,田霖行了禮,頭低垂著說:“夫人,老爺馬上要去邊州,讓您幫他收拾行李。”
這話一出,幾人皆是一愣。邊州和蕪州一樣,都是遠離京城的邊界地區,且邊州還要更遠一些,怎麼要去那兒了?董玉婷目光閃動,便問了出來,田霖頭低低的,“小的也不知道。”
董玉婷心裡疑惑,但還是先讓田霖離去,然後去給李淩川收拾行李去。
有秋荷等人幫忙,董玉婷做的事情也不是很多,在一旁過目即可,雖說即將入春,但秋荷還是添了幾件厚衣裳,聽說邊州那地常年寒冷,不知道要待多久,秋荷把厚衣服疊成一摞,放到箱籠下方,再把幾件常用的放在上頭,路上天氣會越來越熱,等到了邊州,再把箱籠下麵的厚衣服拿出來。
董玉婷又讓冬枝去車馬司,給李淩川備上一輛馬車,去庫房拿了銀子讓他路上花,再讓春月去將這件事告訴老太太去,順便打聽一下什麼情況。不過這事顯然是個突發事件,老太太也不知曉原因,不過好在沒過多久,李淩川就回來了。
進來的匆匆忙忙,田霖提上行李就要走的意思,董玉婷跟上他匆忙的腳步,“怎麼回事?怎麼突然要去邊州?”
李淩川邊走邊說,聲音倒是不喘,不過神情上有點憂慮,“邊州城牆坍塌,韃靼藉此機會闖入邊州,聖上派我和陳將軍等人前往邊州,一則擊退韃靼,二則重修城牆。”
“城牆怎麼會坍塌?這才剛入春,怎麼就敢開戰?”知道李淩川著急,董玉婷也飛快的一並問道,這是她短時間內能想起的所有問題了。
李淩川道:“這事我也不清楚,但我猜估計是年久失修,重雪,雪融多方麵的原因。根據探子的稟報,去年冬天新可汗整合了邊疆部族,這次邊州城牆坍塌,對於新可汗來說是一個立威的機會。”說完,到了大門口,李淩川沒上車馬司備的馬車,坐上了宮裡來的馬車離開。
想了想,董玉婷去蘭竹院把這件事告訴老太太去。正巧曾惠妍也在,老太太聽完心事重重,曾惠妍則說道:“要是打仗,那大選是不是就要推遲了?”
董玉婷一時間沒想到這茬,但也覺得有幾分道理,總不能外麵打著仗,裡麵卻還在選妃。聖上這麼在乎麵子的人,想必做不出來這種事。她一喜,說不定李念瑤這事就這麼算了。
眾人還沒消化完這件事,老宅的人來了,進來就是跪到地上,哭喊道:“老太太,老祖宗要不行了。”李家的老祖宗,也是一個傳奇人物,倒不是她是有多厲害,而是活的夠久。這個歲數離世,已經超越很多人了,老太太常年住在京城,和老祖宗的接觸不多,但礙於孝道,心裡也是一顫,蹙眉問道:“怎麼回事?去年送過來的信上還說老太太身體健朗,怎麼”
仆婦道:“老祖宗年前摔了一跤”
老太太擰起眉頭,厲聲說:“你們怎麼看顧老祖宗的!”老祖宗那個年紀,摔一跤,就是要半條老命。
仆婦道:“老太爺已經發賣了看顧老祖宗的下人。”
老太太聽完也並沒有消多少氣,一連兩個重大的訊息,驚得人口舌麻木,說不出話來,按理,李淩川該回去看看的,可他才被聖上派去了邊州,幾乎是前後腳的功夫,不過若是他知道了,也不能違抗皇命。董玉婷擔憂的想,才過完年,就發生這麼不好的事,這一整年不會流年不利吧?要不要找個寺廟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