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從不死亞人開始 第五十四章 錘鍊心境,三屍現(求追讀)
-
靈官殿內,香雲繚繞,神像威嚴。
各派掌門、長老分列而坐,氣息或沉凝如嶽,或淩厲如劍,或縹緲如雲。
雖功法路數各異,卻同屬道門一脈,此刻齊聚於此,目光皆聚焦於主位之上的茅山掌教靜一真人。
靜一真人環視全場,無需寒暄,直接切入主題:
“諸位道友,光陰緊迫,貧道便不再贅言虛禮。
前些時日,我茅山耗費積累,開啟華陽洞天,幸得祖師垂青。
有一弟子入內,蒙賜真傳,將完整版的道教八大神咒,帶回了人間!”
話音未落,已並指如劍,淩空一點。
嗡——!
虛空之中,道韻流轉,八卷非帛非紙、非金非玉,通體流淌著溫潤古樸光華的卷軸憑空顯現,靜靜懸浮。
它們出現的刹那,一股難以言喻的玄妙場域便自然而然地擴散開來,籠罩整個大殿。
在這股場域之中,所有人心神為之一清,往日修行中積攢的些許煩躁、滯澀彷彿被無形之手撫平,靈台前所未有的清明澄澈。
道韻自顯,做不得假!
無需任何驗證,在場皆是修行有成之輩,都已感知到這八道卷軸所承載的,正是失傳已久的完整八大神咒傳承。
那股直指大道本源、調和性命的氣息,絕非殘篇所能擁有。
靜一真人聲音沉凝,繼續說道:
“如今神州板蕩,倭寇肆虐,異人界亦損失慘重。
值此存亡之際,我茅山不敢藏私,願將此八大神咒,與諸位道友共享。
諸位可上前,以神念感知,拓印傳承!”
儘管早有心理準備,但當靜一真人親口說出,並展現出傳承卷軸時,殿內依舊響起了一片壓抑的吸氣聲。
共享八大神咒,可不是誰都有這麼大氣魄的。
短暫的寂靜之後,武當派現任掌門,那位身形不算高大,卻氣息圓融如混元,眼神溫潤睿智的周蒙真人率先起身。
對著靜一真人及諸位茅山長老拱手一禮,聲音平和:
“道友高義,周蒙感佩,八大神咒乃道門瑰寶,武當豈能空手來取?”
說著,便從懷中鄭重取出一本以某種異獸皮革為封、邊緣已然磨損的古舊書冊。
書冊出現的瞬間,一股中正平和,卻又蘊含變化的道韻隱隱散發開來。
“此乃我武當開派祖師,三豐真人親筆手稿,《太極勁》真解!”周蒙真人朗聲道。
“三豐祖師手稿?!”
“竟是那位疑似飛昇的祖師親筆?!”
殿內頓時響起一陣低沉的驚呼,就連幾位一直閉目養神的紅袍長老也驟然睜開了眼睛,目光灼灼地看向那本看似樸拙的書冊。
張三豐,那是數百年來道門公認最接近,甚至極可能已經成功飛昇的傳奇人物。
其親筆所書的手稿,其價值根本無法用尋常之物衡量。
其中蘊含的不僅僅是一門功法,更可能是一位飛昇者對大道的理解與感悟。
周蒙真人此舉,無疑表明瞭武當派最大的誠意。
有了武當派珠玉在前,其餘各派也再無遲疑,紛紛表態。
全真派掌教王全林真人起身,袖袍一拂,兩枚散發著淡淡雷紋與丹香的玉簡懸浮而起:
“此乃我全真鎮教之法——《雷炁內丹法》與《丹鼎雷火印》精要,願與諸位道友共參玄機!”
龍虎山天師張靜清神色肅穆,手中托起一道不斷有細微電光跳躍的紫色符籙虛影:
“天師府,《五雷正法》核心傳承在此,引煌煌天威,鎮世間妖邪!”
皂閣山靈寶派掌門,那位麵容古樸的老道,取出了一卷星光點點彷彿內蘊銀河的圖卷,以及一方氣息純淨溫和的玉簡:
“貧道帶來我靈寶派立教根本——《飛仙度人經法》與《淨明秘法》。
此內外雙典,非為交換,亦是為滌盪妖氛、濟度蒼生,儘我閣皂山一份心力!”
《飛仙度人經法》,《淨明秘法》!
聽到這兩個名字,殿內又是一陣倒吸涼氣之聲。
這兩部法典,在靈寶派內的地位,絲毫不遜於八大神咒之於整個道門。
《飛仙度人經法》堪稱靈寶萬法之源,而《淨明秘法》專司救度解厄,皆是底蘊無窮的秘傳。
靈寶派掌門竟將此二法拿出共享,其氣魄與決心,令人震撼。
緊接著,樓觀道、神霄派、淨明道等門派掌門也紛紛起身,拿出了各自壓箱底的傳承。
或是上古導引術,或是秘傳符籙總綱,或是鎮派陣法精要……
一時間,整個靈官殿內道韻紛呈,華光隱現,彷彿彙聚了玄門數千年的精華傳承。
跟在左若童身後的兩位三一門長老,看著這一門門隻存在於傳說、或是各派絕不外傳的鎮派法門接連現世。
麵色已然有些恍惚,呼吸都不由自主地急促起來。
先前對各派底蘊的震驚,此刻已被這浩瀚如煙的傳承海洋所淹冇。
再回想自家三一門,似乎除了門主左若童驚才絕豔外,能拿得出手的傳承,似乎也隻有那門至今無人修至圓滿的《逆生三重》了。
而且此法放在眼前這眾多源遠流長、體係完備的古老傳承中,確實顯得有些太單薄了。
待到諸派皆已表態,最後所有人的目光,不約而同地落在了那位一身素白,氣質清冷出塵的左若童身上。
左若童緩緩起身,麵對眾多玄門耆宿的目光,神色平靜,並無絲毫侷促。
取出一卷看似普通的白色絹帛,聲音清越:
“三一門,左若童。此為我門《逆生三重》修行法門,以及曆代門主,包括貧道自身修行此法的些許心得與見解。”
話語簡潔,並無過多渲染。
不過大盈仙人左若童的修行心得,其價值在場無人敢小覷。
尤其是將《逆生三重》推至當前這個境界,他的經驗,對於任何修行者而言都是無價之寶。
此法或許不及其他傳承曆史悠久,但有了左若童的註解,其分量已然足夠。
“善!”
“左門主有心了!”
諸位掌門紛紛頷首致意。
至此,交換傳承的序幕正式拉開。
接下來的兩日,靈官殿大門緊閉,金色結界籠罩。
殿內,各派掌門、長老皆屏息凝神,以神念小心翼翼地對那些承載著秘法的卷軸玉簡,書冊進行感知理解與拓印。
每一個字元,每一道運炁路線,都需反覆確認,不容有絲毫差錯。
若非在場皆是修為高深、早已辟穀或能以內息調和的得道真修,這般耗費心神的過程早已令人難以支撐。
…………
而與此同時,後山乾元觀那間僻靜的淨室內,羅林的修行,也到了一個新的關口。
依舊盤膝而坐,周身炁息圓融流轉,與天地交感。
八大神咒的根基已然初步打下,黃天大道的講經之聲依舊在靈台迴響。
但就在這心神沉靜至極致,彷彿要與道合真的刹那,一種前所未有的感知突兀地降臨。
那不是外界的景象,而是源於自身生命本源最深處的景象。
在內視之中,於那杳杳冥冥、不可言說的靈性層麵,看到了三道模糊扭曲,卻又帶著無比真實惡意的影子。
三屍!
上屍:其形朦朧,色偏青黑,盤踞於識海泥丸宮深處,散發令人愚癡昏沉、目暗神衰之意。
名為彭踞(或稱青姑),專伐人上分靈智。
中屍:其影躁動,色顯灰白,蟄伏於中丹田黃庭之內,引動無窮煩惱妄想,令人少氣多忘,易生惡念。
名為彭躓(或稱白姑),專伐人五臟氣機。
下屍:其狀貪婪,色帶汙赤,纏繞於下丹田氣海及雙足,催發對飲食、男女、財貨等一切**的執著。
名為彭蹻(或稱血姑),專伐人下元根本與壽命。
此乃修行路上第一重真正的大關——三屍神顯化。
人體所有惡欲、惰性、執著、煩惱的根源具象。
能清晰地感知到自身三屍的存在,意味著修行者已然觸及摸到了道的門檻。
見三屍,也就是意味著見真我,至於將三屍斬卻,那就不是他現在能夠做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