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莊子公開課 > 第三章 隨風逍遙,快樂人生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莊子公開課 第三章 隨風逍遙,快樂人生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隨風逍遙,快樂人生

逍遙,不是讓你四處亂撞,無事可做,而是讓你的心處於一種自由快樂的狀態,忘掉那些所謂的世俗的煩惱,樹立生活的信心,做一個隨風逍遙的快樂人。

心性曠達,不被世俗左右

【原文】棄世則無累,無累則正平。(《莊子·達生》)

【大意】捨棄了世俗就冇有拖累,冇有拖累就會心正氣平。

莊子告訴我們,如果摒棄了世俗之氣,人就不會感到苦累,從而心性平和。

現實中有不少莊子式的人物,他們樂觀、豁達、心地坦然。他們蔑視權貴、淡泊名利,不被世俗所左右,善於享受真正的生活,善於發掘蘊藏在生活中的無窮快樂。他們之所以總是充滿著幸福和快樂,也許正是由於他們總是忙於從事各種最快樂的工作——他們那富有的心靈總是充滿著創造的活力。

同樣,如果我們對工作、對事業高度熱愛,就不僅能喜愛自己有興趣的事,而且能喜愛自己不得不做的事,等於一輩子都生活在幸福的天堂中。一家報紙曾舉辦一次有獎征答,題目是:“在這個世界上誰最快樂?”獲獎的答案是:正從事著自己喜愛的工作的人,是最快樂的。求樂與事業非但不矛盾,而且是和諧統一的。對工作有樂趣,可以得到快樂,事業成功了,可以得到更大的快樂。正如埃及著名作家艾尼斯·達杜拉所說:“事業成功本身,便是一種最大的快樂,最大的幸福,最大的力量。”因此,我們追求事業成功,就是追求最大的快樂。

很久以前,為了開辟新的街道,倫敦拆除了許多陳舊的樓房。然而新路卻久久冇能開工,舊樓房的廢墟晾在那裡,任憑日曬雨淋。有一天,一群自然科學家來到這裡,他們發現,在這一片多年未見天日的舊地基上,這些日子裡因為接觸了春天的陽光雨露,竟長出了一片野花野草。

奇怪的是,其中有一些花草卻是在英國從來冇有見過的,它們通常隻生長在地中海沿岸國家。這些被拆除的樓房,大多都是在古羅馬人沿著泰晤士河進攻英國的時候建造的。

這些草的種子多半就是那個時候被帶到了這裡,它們被壓在沉重的石頭磚瓦之下,一年又一年,幾乎已經完全喪失了生存的機會。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一旦它們見到陽光,就立刻恢複了勃勃生機,綻開了一朵朵美麗的鮮花。

其實,人的生命也是如此。一個人,不管他經受了多少打擊,也不管他經曆了多少苦難,一旦愛的陽光照耀在了他身上,他便能治癒創傷,便能獲得希望,便能萌生出新的生機,哪怕是在荒涼惡劣的環境裡,也依然能夠放射出自己的光和熱。

荷馬、賀拉斯、維吉爾、莫雷拉、莎士比亞、塞萬提斯等都是樂觀豁達的人,在他們的偉大創造活動中洋溢著一種健康、寧靜的快樂。像這樣心底快樂、本性寬厚的人還有路德、莫爾、培根、萊昂納多·德·文西、拉法葉和米歇爾·安吉羅等。這些名人之所以總是充滿著幸福和快樂,不僅是由於他們總是忙於從事各種最快樂的工作,還有他們那種不被世俗所拖累的心態,因此他們那富有的心靈總是充滿著創造的活力。

彌爾頓一生曆儘無數的艱難困苦,但他始終樂觀、爽朗。他的眼睛意外地瞎了,他的朋友背棄了他,他連遭凶險,“前途一片黑暗,令人毛骨悚然的危險聲音在前麵吼叫”,但彌爾頓一點也冇有失去希望和信心,而是“振作起來,勇往直前”。

如果你的心情豁達、樂觀,不讓世俗所累,你就能夠看到生活中光明的一麵,即使在漆黑的夜晚,也知道星星仍在閃爍。一個心境健康的人,就會思想高潔,行為正派,就能自覺而堅決地摒棄肮臟的想法,不與邪惡者為伍。一個人既可能堅持錯誤、執迷不悟,也可能相反,這都取決於自己。這個世界是大家共同創造的,因此,它屬於我們每個人,而真正擁有這個世界的人,是那些熱愛生活、擁有快樂的人。所以,隻有那些捨棄世俗的人才真正懂得快樂。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