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莊子公開課 > 生活在快樂之中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莊子公開課 生活在快樂之中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生活在快樂之中

【原文】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莊子·逍遙遊》)

【大意】我們(蟬和斑鳩)什麼時候願意飛就一下飛起來,碰到榆樹、檀樹就停落在上邊,有時力氣不夠,飛不到,落在地上就是了。

莊子認為人的生活是否快樂,完全取決於個人對人、事、物的看法。蟬和斑鳩對大鵬的高飛不以為然,他們在自己的世界裡尋找著快樂。

生活中如果我們想的都是快樂的,我們就能快樂;如果我們想的都是悲觀的,我們就會悲傷;如果我們想到一些可怕的情況,我們就會非常害怕;如果我們想到的是不好的念頭,恐怕就不會安心;如果我們想的隻有失敗,我們就會失敗;如果我們沉浸在自憐裡,旁人也都會可憐我們。但這並不是要我們對於所有的困難都用盲目的樂天態度去看待。

我們仍然要以正確的態度來看待生活。換句話說,我們必須關切自我的問題,但不是憂慮。關切和憂慮之間的區彆就像當我們要通過交通擁擠的道路時,就會很注意自己正在做的這件事——可是並不會憂慮。關心的意思就是要瞭解問題在哪裡,然後很鎮定地采取多種步驟加以解決。

美國著名導演羅維爾·湯馬斯,在結尾這樣寫道:政治上的勝利、收入的增加、病體的康複,或是久彆好友的歸來,或其他純粹外在的事物,既能提高你的興致,又讓你覺得你眼前的日子是多麼美好。千萬不要去相信它,事情絕不會是這樣的。除了你自己以外,冇有彆的人能帶給你平靜。

如果你被各種煩惱困擾到精神緊張不堪時,你可以創造自己的意誌力,改變你的心境。這可能會多花一點力量,可是做法卻非常簡單。

實用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經發表這樣的理論:“行動似乎是隨著感覺而來,可是實際上,行動和感覺是同時發生的。如果我們使我們意誌力控製下的行動規律化,也能夠間接地使不在意誌力控製下的感覺規律化。”這段話的意思是:我們不能單憑下定決心就能改變我們的情感,可是我們可以變化我們的動作,而當我們變化動作的時候,就自然而然地改變了我們的感覺。

同時他說:“如果你感到不快樂,那麼唯一能找到快樂的方法就是振奮精神,使行動和言辭好像已經感覺到快樂的樣子。”

這種辦法是不是有用呢?在你不快樂時,不妨試一試:使你的臉上流露出很開心的笑臉來,挺起胸膛,好好地深吸一口氣,然後哼唱一首歌。你會很快地發現威廉·詹姆斯所說的是什麼意思了——也就是說,當你的行為能夠顯出你快樂的時候,你就不可能再憂慮和頹喪下去了。

生活中的開心、快樂是自己創造出來的,就如莊子所說,鵬的快樂在於棄風九萬裡獨自的翱翔,蟬和斑鳩的快樂在於能隨起隨落自由自在,你的快樂找到了嗎?它就在你的生活之中等待你的挖掘。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