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莊子公開課 > 不要因旁人的話迷失自己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莊子公開課 不要因旁人的話迷失自己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不要因旁人的話迷失自己

【原文】世俗之所謂然而然之,所謂善而善之,則不謂之道諛之人也。(《莊子·天地》)

【大意】世俗上所認為是的就認為是,所認為好的就認為好,卻不稱他們為諂諛的人。

莊子認為無論世人對你的所作所為是何等的評價,那隻是世俗人的想法,他們善於給人歸類,不一定正確。每個人都應有自己的想法,彆人認為不正確、不可能的未必是真理,隻有堅持自己的想法,才能活出一個真正的自我,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劍橋郡的世界,因為那時幾乎冇有專為打擊樂而譜寫的樂譜。

至今,她作為獨奏家已經有十幾年的時間了,因為她很早就下定了決心,不會僅僅由於醫生診斷她完全變聾而放棄追求,因為醫生的診斷並不意味著她的熱情和信心不會有結果。她用自己不懈追求的信念向世人展現了一個奇蹟!

羅斯福總統的夫人曾向她的姨媽請教對彆人不公正的批評有什麼秘訣。她姨媽說:“不要管彆人怎麼說,隻要你自己心裡知道你是對的就行了。”避免所有批評的唯一方法就是隻管做你心裡認為對的事——因為你反正是會受到批評的。

自己認準的事情就無須理會彆人的議論,堅信自己可以做到,努力前進就行了。

“不要被他人的論斷束縛了自己前進的步伐。追隨你的熱情,追隨你的心靈,它們將帶你到你想要去的地方。”

有一個名叫奧齊的中年人,對世界各種重大問題都有自己的獨特看法,如人工流產、計劃生育、中東戰爭、水門事件、美國政治等。每當自己的觀點受到嘲諷時,他便感到十分沮喪。為了使自己的每句話和每個行動都能為每個人所讚同,他花費了不少心思。他向彆人談起他同嶽父的一次談話。當時,他表示堅決讚成無痛致死法,而當他察覺嶽父不滿地皺起眉頭時,便幾乎本能地立即修正了自己的觀點:“我剛纔是說,一個神誌清醒的人如果要求結束其生命,那麼倒可以采取這種做法。”奧齊在注意到嶽父表示同意時,才稍稍鬆了一口氣。

他在社會交往中,用改變自己的立場來博得他人的歡心,不能堅持自己的看法,人雲亦雲,又怎能開心。

有這樣一個笑話:領導讓他的秘書看一篇報告寫得如何。秘書看過後來彙報,說:“我認為寫得還不錯。”領導搖了搖頭。秘書趕快說:“不過,也有一些問題。”領導又搖搖頭。秘書說:“問題也不算大。”領導又搖搖頭。秘書說:“問題主要是寫得不太好,表述不清楚。”領導又搖搖頭。秘書說:“這些問題改改就會更好了。”領導還是搖頭。秘書說:“我建議打回這個報告。”這時領導說了句:“這新襯衣的領子真不舒服。”

以得到彆人的讚許為需要,就很難做到實事求是。如果你感到非要受到誇獎不行,並常常做出這種表示,那就冇人會與你坦誠相見。同樣,你不能明確地闡述自己在生活中的思想與感覺,你會為迎合他人的觀點與喜好而放棄你的自我價值。

生活中隻要你做事,就會有不同意見,有批評。這是現實,是你為“生活”付出的代價,是一種完全無法避免的現象。所以,找到自己想做的事,並堅定不移地走下去,不為彆人的意見所左右,這就是成功人士的不二法門。

生活中的甜言蜜語很多,中傷惡語也不少,學會保護自己,不要讓自己迷失在他人的話語中,時刻保持頭腦清醒,自在而活。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