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莊子公開課 > 做人要做自己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莊子公開課 做人要做自己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做人要做自己

【原文】且夫待鉤繩規矩而正者,是削其性者也。(《莊子·駢拇》)

【大意】用曲尺、墨線、圓規、角尺來校正事物形態的,是損傷事物本性的行為。

莊子認為做人應該做自己,不要被所謂的墨線、圓規、角尺束縛住自己的手腳。自己應有自己的發展空間,善於發現自己的好,才能活得有價值。

《莊子》裡有一個“不必羨慕他人”的故事:

獨腳獸夔羨慕那多腳的蚿,蚿羨慕那無腳的蛇。蛇羨慕風,風羨慕眼睛,眼睛羨慕那心靈。

夔對蚿說:“我用一隻腳跳著行走,冇有誰比我更簡便的了,你用一萬隻腳行走,到底是怎樣的走法呢?”

蚿回答說:“我啟動自然本能而行走,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能夠這樣。”

蚿對蛇說:“我用很多腳行走,還不如你冇有腳走得快,為什麼呢?”

蛇說:“我依靠天生的機能而動作,哪裡用得著腳呢!”

蛇又對風說:“我用背椎和腰肋行走,你呼呼地從北海颳起來,又呼呼吹入南海,好像冇有形跡,為什麼呢?”

風說:“我能折斷大樹,吹飛大屋,在細小方麵不求勝利,而求得更大的勝利。獲得大的勝利,隻有聖人才能夠做到。”

夔羨慕蚿,蚿又羨慕蛇,蛇又羨慕風,風羨慕眼睛,眼睛羨慕心靈。它們彼此互相羨慕,卻不知自身是最好的。何必與他人相比,讓他人抹去屬於自己的光環,不如給自己一個空間,讓自己活得輕鬆快樂。

有一個人,她的手上有一隻玉環,她的朋友每次看到她,都對她手上那隻玉環的晶瑩剔透發出許多稱讚,並對它仔細端詳把玩,又往往是接上一句大驚小怪:“怎麼?鑲一節k金,難道有瑕疵?”然後就可看到一副透著無限悵然的惋惜麵孔。逢此鏡頭,這個人總會不厭其煩、千篇一律地解釋:“不小心碰裂了,為了補拙,唯有包金一條路,土則土矣,但總勝過折斷啊!”

這個人在十多年前,與它初次相遇時,曾被那翠綠光澤所吸引,愛不釋手,好不容易纔痛下決心,把它帶回家當紀念品,從此長繫於手,視為珍物。自從有了它之後,她每天行走動作都格外仔細小心,唯恐一不小心留下任何傷痕。而這份美麗無瑕的完美,曾經令人豔羨、誇讚,也成了她一個美麗的負擔。雖然如此這般小心翼翼地嗬護它,珍愛它,但在一次美國之行最後一頓晚餐之際,這個人卻因倦乏之極,一個大意撞上樂園的門柱,隻聽“鏗”的一聲,玉鐲斷裂,留下了不可彌補的印記。

幾年來,她已習慣了那樣的稱讚、好奇與疑問,並且漸漸瞭然世間一切種種完美的不可強求。

我有一個朋友。她從小就是模範生,從來就是拿之際,她已不勝負荷,承受不住的自我期許而病倒了,一場憂鬱症,讓她住進了醫院。她自己一路行來總是這樣追求完美,最後竟找不到自己,丟失了快樂。

人生一世,活著是為了什麼?不是為了彆人的稱譽,也不是為了效仿他人,而是活出自己,亮出屬於自己的本色。你擁有獨一無二的個性,才成就你獨特的事業,活出屬於自己的快樂。

正如莊子所言,用太多的標準來衡量自己,實際上是對自己的一種抹殺。標準太多則束縛越多,人容易失去本性的自我。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