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公開課 聰明人做聰明事
-
聰明人做聰明事
【原文】若能入遊其樊,而無感其名,入則鳴,不入則止。無門無毒,一宅而寓於不得已,則幾矣。(《莊子·人間世》)
【大意】如果能夠進入到追名逐利的環境中遨遊而不為名利地位所動,君主能采納你的意見就說,不能采納你的意見就不說。不去尋找仕途的門徑,也不向世人提示索求的目標,心思凝聚全無雜念,把自己寄托於無奈何的境界,那麼差不多合於“心齋”的要求了。
事情很多,看你怎麼去做,怎麼去處理,聰明人懂得“入則鳴,不入則止”。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使越來越多的人成為職場中人,隨之而來的是越來越多的職場問題。作為一名為生存、為事業而努力的職場中人,不可能“入則將相,出則隱逸”,你應學會遊刃於職場而有餘。
如果你遇到“暴脾氣”的上司並被無端指責,你可與上司進行一次真誠而深入的溝通,讓上司瞭解你的工作態度,同時你也要瞭解上司的具體要求,以便在今後的工作中減少這種衝突。如果你的上司並不是有意指責你,相信通過你的努力會與上司達成諒解。當然,也有些上司會故意為難,這就更需要溝通了。
有的上級不願意用表揚激勵下屬,而是好挑剔、指責。這樣的人有兩種:一種是水平較高,認為你把一切都做得很好,乾得漂亮是應該的,做得不好便是無能。因為他總是用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要求水平能力不同的下屬,所以總是不滿意;再一種就是嫉妒心較強者,從不承認彆人的優點,冇有尊重他人勞動成果的習慣,更不懂表揚的藝術。不會設身處地考慮下屬的難處,也不肯親自去實踐,隻是坐在上麵發議論,以為不挑出毛病,就不足以顯示自己的水平高,不足以證明自己的價值。
有的上級在讓下屬做事時,加上一句“彆搞砸了呀”“不要再出什麼閃失了”等,以為用這樣的話便可提醒下屬加倍注意。然而事實卻相反,一些下屬聽了這種話會想:“既然這麼懷疑我,你自己去做好了,乾嗎要我乾呢?”有的上級因不信任下屬,而邀請其他部門的人來做本該由下屬做的事,這更令下屬感到尷尬,甚至憤怒。如果你的上級也有這些“症”狀,下麵幾種方式或許對你有所幫助。
(1)瞭解你的上司與你自己。首先瞭解你的上司是何種類型的領導,然後看看你自己,是不是你上司滿意的那種員工。如果不是,有冇有改進的必要。迅速摸清上級的工作思路,按上級的要求開展工作,以免費力不討好,走彎路、白辛苦。
(2)如果你是部門主管人員,你的工作方式與上司保持協調一致是十分重要的。
(3)麵對上司對你發脾氣,如果這個脾氣發得對,你就必須承認錯誤並且做出承諾如何去改正或提高,而不是對錯誤進行辯護。如果他的脾氣發得不當,你可以給他指出並且向他把事情解釋清楚,而且,你還可以為他提供一些解決問題的建議。
(4)明確上司的工作要求。這包括上司對你的工作目標、工作方式的要求。在這一方麵,部門主管應儘力達到上司的要求,如果達不到,應及早向上司反映。
減少與上司的衝突,還必須注意不要將情緒帶到工作中去,這時即使你受到了極大的委屈,也不能把這些情緒帶到工作中來,很多人會以為自己是對的,等著上司給自己一個“說法”,於是,正常的工作也中斷了。由於很多工作是靠著眾人之間一起協作才能完成的,你一旦停頓,就會影響了工作的進度,拖了彆人的後腿,使其他同事對你產生不滿,更高一層的上司也會對你形成壞印象,而上司更有理由說你是如何如何不對了。這時,我們必須告誡自己,克服自己的情緒化,無論是哪種情況都不要影響自己手頭應做的工作。而有些人以不做工作來脅迫上司,這是極不理智的行為,隻會使自己今後的處境更為不妙。
與上司產生不愉快時,難免會產生些情緒,需要向人傾訴,如果失誤在於上司,同事對此都不好表態,他們也不願意介入你與上司的爭執,又怎能安慰你呢?假如是你自己造成的,他們也不忍再說你的不是,往你的傷口上撒鹽。
更有甚者可能把你對他的訴說,經過添枝加葉後告到上司那兒,加深你與上司的裂痕。
所以,當你“得罪”了上司後,不要急於向人傾訴,不要指望得到人們的理解,最好的辦法是自己清醒地理清問題的癥結,找出合適的解決方式,使自己與上司的關係重新有一良好的基礎。
利用一些輕鬆的場合表示對他的尊重。如果你與上司有衝突,不可用敵對或是藐視的眼光看待對方,否則隻會使自己今後的處境更加尷尬。或者不妨在一些輕鬆的場合,比如會餐、聯誼活動等機會時,向上司問個好、敬杯酒,這些做起來很自然得體,既冇有拍馬討好之嫌,又能表示你對他的尊重,上司自會記在心裡,排除或是淡化對你的敵意。
找個合適機會溝通。當你控製住了自己的情緒後,下一步就是要消除你與上司的隔閡,因為你還要與上司相處,受其領導,如果相互之間心存敵意,總會給你的工作以致你今後的發展帶來負麵的影響,所以最好自己主動地伸出“橄欖枝”。如果是你錯了,你就要有認錯的勇氣,找出造成自己與上司衝突的癥結,向上司作解釋,表明自己在以後的工作中會以此為鑒,並希望繼續得到上司的關心。
假若是上司的原因,可以找個適當的時間和場合,在較為寬鬆的時候,以婉轉的方式,把自己的想法與他溝通一下,這樣有益於恢複你與上司之間的良好關係。
隻要你是上班族中的一員,就會處於人際職場裡,難免有時會“得罪”上司,這可能是你自己造成的,也可能是對方引起的,但不管誰是誰非,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都不是件好事,隻要你還冇想調離或辭職,就不可陷入僵局,否則在這樣的環境裡工作你不僅不愉快,而且還可能會影響你的前程。所以不可一時衝動,而要理智地處理,為自己留有迴旋的餘地,做一個職場聰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