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莊子公開課 > 堅強的毅力助你走向成功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莊子公開課 堅強的毅力助你走向成功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堅強的毅力助你走向成功

【原文】聖道運而無所積,故海內服。(《莊子·天道》)

【大意】聖道的運行是連續不斷的,所以四海之內人人服從。

莊子認為一個人的思想修養要想影響他人必須不間斷才能實現,那麼人生也是如此,需要不間斷的努力。成功者往往在堅強的毅力下產生,在不懼挫折中成長。

毅力是一種心理狀態,所以毅力是可以使其發展的,成功缺少不了毅力,所以毅力在成功的道路上很重要。

毅力有八個重要的因素:

(1)目的之明確性。

首先要明白自己是在尋求著什麼?這是發展毅力的最重要階段,有了強烈而堅固的動機,才能渡過許許多多的難關。

(2)要有**。

追求同樣的**越強,則體會毅力、發揮毅力,較為容易。

(3)依賴自己。

如果你有把握能夠徹底執行你的長期發財計劃,那麼你就可以全靠你的毅力,照計劃去順利進行的。

有了這個把握和行動,一切穩定之後,你就可以再想一些花樣,來增加你的收入,如此這般的為錢而加倍工作和奔走,則其收入自然倍增,當然這也要以不影響身體健康為先決條件。

(4)計劃的可行性。

如果你的計劃,是組織化的,那麼即使在計劃上有了缺點,或者有些非現實的東西,對於培養毅力還是有很大的幫助。

毅力是一種持久力,要有健壯的身體,譬如健走比賽,在同樣條件下,身體健壯的人一定占很大的便宜,這是童叟皆知的。

(5)正確的知識。

如果你的計劃健全,並以充分的經驗和正確的觀察為基礎,則一定能夠充分鼓起自己的毅力。

假如你不學習正確的知識,而以自己以前錯誤的習慣來行動,那麼你隻能破壞自己的毅力罷了。

(6)尋求合作。

對人容易產生同情心,而站在彆人的立場,替彆人著想,並予協助,也是培養毅力的重要因素。

不過同情彆人,並不是漫無限製的,這裡隻是說容易同情彆人,肯合群、合作的性格,也是一種對培養毅力的有利因素而已。所以不是見人就同情的,因為很多人是戴著假麵具的,你誠實對待他,他不一定還你以誠意,而竟還你以欺騙。

(7)集中注意力。

為了完成明確目的之計劃,養成一種集中自己思路的習慣性,也會逐漸養成超人的毅力。

(8)使毅力成為一種習慣。

毅力可說是習慣直接的後果。如果集中精神每天去從事同一個目的,同一個性質、內容的工作式計劃,成為其人生的一部分,那麼自然就會養成根深蒂固的習慣,任何恐怖的敵人,也能以反覆的有勇氣的行為,來對付敵人,在戰爭中,看過勇敢、積極的行動者的人,一定會十分瞭解勇氣是多麼重要,而培養勇敢行為之習慣更為重要。

運用你的毅力:

現在最重要的是,看看你自己在培養超人毅力上,缺少了哪些性質及性格上的其他條件。

你必須拿出勇氣來,好好檢討你自己,如果你對自己做如上的詳細分析,就能夠更加瞭解你自己,或許會有重要的新發現的。

如果你想成功,就必須徹底克服以下弱點:

(1)不知道自己所需要的是什麼,而且不能作明確的定義。

(2)不管有冇有原因,不可以猶豫不決。

(3)對於學習專門知識,根本冇有興趣。

(4)對於一個問題,不認真去做,即使發生了許多的問題,都優柔寡斷直往後拖延,並且有很多理由,很多藉口,認為自己是不得已的,實際也就是對自己敷衍。

(5)不但消極地拖延,該做的事不做,同時也不擬定一個足可解決問題的計劃。

(6)自我滿足。

(7)不管對任何事,往往不與敵人鬥爭反抗而有立即妥協的不關心,不積極的態度。

(8)把自己的過錯推到彆人身上,責怪彆人,到了事態嚴重的地步,纔不得不承認自己的錯誤。

(9)由於**較弱,所以懶惰到連好的機會都不去爭取和把握。

(10)往往隻失敗一次,索性就放棄了這個計劃。

(11)因無組織化的計劃,所以根本不知道自己該去走哪一條路,再走哪一條路。

(12)創造發明和機會,已經來到了麵前,卻視而不見,不想去捉取、掌握。

(13)冇有現實的計劃,經常在做白日夢。

(14)冇有設法發財的習慣,而隻有隨時容易向貧窮妥協的壞習慣,認為富者自富,貧者自貧,一切任其發展,冇有大誌。

(15)想一擲千金,想抄近路,又不想付出代價,而隻想弄到大錢,因此賭性強,每天晚上都坐在賭桌上。

(16)似乎冇有什麼主見,對彆人在想什麼、做什麼,太過關心,而唯恐自己負責任,卻冇有能力自己想出計劃來實行。

可以說,人生的過程,是個不斷認識自己的過程,是個不斷挖掘自己的過程。如果人的潛能是一口深不見底的井,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井台上打水,那麼就看自己如何認識自己、如何對待自己。如果,你認為自己這口井裡的水很多,拚命地勤奮地打,一桶一桶的,不管風吹雨打,隻要不停頓,始終能打出水,你都無法估計你的這口“井”究竟蘊藏著多大的容量。當然,重要的是勤奮。而這樣堅韌持久的動力,一定是來自內心的,一定是由壓力轉化的。所以,在經受了壓力並體驗了由壓力變動力再由動力產生成果的這樣一個完整的過程,你對失敗挫折打擊已不那麼驚慌,也不那麼沮喪,並學會很自然地要求自己咬咬牙,再乾一次,再來一遍,隻要有“再一次”“再一遍”的不屈不撓的毅力,隻要不猶豫地把手裡的桶繼續放入自己的井裡,這樣,任何失敗挫折打擊不僅不能壓垮人,反而會使人更加飽滿並擁有更多的生命之水,有生命力的“水”是柔韌的斬不斷的源源不絕的。

一個有價值的生命,一定是竭儘全力地使用自己;一個有意義的人生,一定是充分地體現出自己。所以,不讓自己患得患失,認準了一條道,踏踏實實地走,一步一個腳印。不期望走得很快,更不幻想一步登天,隻是不讓自己止步,慢慢地走不停地走,不一定迅速,可總在進步,並漸漸地靠近目標。按照這樣的宗旨,你就會平穩地不息地走過一條不平坦的路。再回頭一看,你會感到驚喜,感到安慰,因為走出了一個出乎意料的自己,這時你就會明白,人是可以創造意外、創造奇蹟的,因為,人是一口深不可測的井,隻要儘力挖掘,你擁有的水會是一條滔滔的大河。

當心底有一條大河源源地流淌著,會有一種透徹的坦然使人進入自由的境界,會更有信心向自己這口井的深處開掘,也許,還會流淌出大江大海。

人生是漫長的,社會是遼闊的。因此,難免遭遇挫折,難免陷於悲觀。

跌過一次而毫無領悟,那麼跌倒再多次亦是如此。人之可貴,在於跌倒一次就能有所領悟。

與其憂慮失敗,毋寧恐懼自己不夠認真。倘若有認真的態度,即使失敗了也必然有所領悟。

即使跌倒了,也不要白白地爬起來,為人必須養成這種態度。

黃先生的事蹟就生動地體現了這一精神。

如果他走在街上,冇有任何人會注意他,他長得太平常了。可他那粗糙得像銼刀般的雙手,卻創造出一件件舉世無雙的微型樂器。

1990年初,在北京舉辦的《中國首屆工藝美術作品及名藝人佳品展》上,一把完全依照意大利古典製琴大師斯特拉裡瓦裡名琴樣式,以225∶1的比例製作的長僅39厘米的微型小提琴,打破了1988年版的《吉尼斯世界之最大全》的762厘米的紀錄。評委會的專家們,連連稱讚:國寶!國寶!其實,黃先生的最新紀錄是198厘米,儘管1990年版的《吉尼斯世界之最大全》將這項紀錄推進到238厘米,但它與我們的這位微琴製作師還相差04厘米。這件以800∶1的比例精心製作的微型高級嵌線小提琴完全模擬,用色木做側板、背板、琴頭,用鬆木做麵板,用烏木做指板,麵板薄不足20絲。琴身斑紋清晰,玲瓏剔透。用隻有火柴棒四分之一粗細的琴弓,可以在那四根琴絃上拉出標準音階,悅耳而動聽。

這位才34歲的劇場經理,為了他的藝術世界,走過了一段漫長的道路。他出身貧寒,父母並冇有給他先天的藝術細胞。還在念小學時,一次他琴興大發,竟將家中一把好端端的竹椅鋸掉,用鐵皮代替蛇皮,製成了一把土二胡,說來也奇,竟然也能吱吱啞啞地拉出聲調來。中學畢業後,他有倖進入江蘇省歌舞團,當了兩年小提琴手。在此期間,他得以熟悉中西樂器的構造、效能,為他日後的微琴製作,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他真正下“海”,是1974年的事。那年有一位藍眼睛高鼻子的法國人帶來了他的樂器,在上海博物館舉辦展覽。黃先生從這個展覽受到了啟示,他冇有條件製作那些真傢夥,但他決心將微縮技術引入這個藝術領域。從此,他的陋室裡多了一張狹長的工作台,台上放著自製的車床、鑽床、台鉗以及鋸子、刀斧、砂皮、銼刀、膠水、油漆。彆人享受青春旋律的歡樂,而他像一個苦行僧,熬過一個個黎明……正像他自己所敘述的那樣:“愛好是一種自找苦吃。我從小喜歡擺弄中西樂器,雙手弄得像銼刀那樣粗糙,長年累月,不知劃破多少次,疼痛幾多回,但若遇苦卻步,則就一事無成;隻有奮不顧身,知難而上,纔能有所作為。”

這位毅力超人的年輕人,就是這樣從苦海中闖過來了,如今他的那雙銼刀般的雙手,奇蹟般地製作出200多把按百分之一比例縮製的中西微型樂器,其中民族樂器50多種,西洋樂器20多種,它們有二胡、月琴、三絃、揚琴、古琴、古箏、琵琶、阮、築、瑟、箜篌、蒙古的馬頭琴、新疆的冬不拉、西藏的艾捷克,西洋樂器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豎琴、鋼琴等,猶如一座燦爛的樂器大觀園。他的作品參加了《中國首屆民間工藝作品及名藝人作品展》《蘇州藝術節》《南通國際藝術節》《新加坡中國周》等中外展覽。上海交響樂團東渡日本時,黃先生製作的一套微型西洋樂器被選中,作為禮品,饋贈給日本友人,引起轟動。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