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莊子公開課 > 麵對讒言,要保持頭腦清醒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莊子公開課 麵對讒言,要保持頭腦清醒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麵對讒言,要保持頭腦清醒

【原文】聖人不由而照之於天,亦因是也。(《莊子·齊物論》)

【大意】聖人不走劃分是非這條道路,而是觀察比照事物的本然,也就是順著事物自身的道理。

莊子認為聖人不重視是是非非,隻注重事物的本然,找尋其實質,社會上的是非很多,說是非的人也大有人在,何必在乎他人的言論,做好自己最重要。

我們隻能替自己成長,卻不能替他人成長;我們隻能管好自己的嘴巴,卻不能管理其他人的嘴巴。所以麵對讒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受其影響,打亂自己原有的生活。

古話有雲:人言可畏。即是說彆人對你個人的說法、議論是十分恐怖的。無中生有的議論和讒言,會使你有口難辯,氣惱萬分。其實,最高明的辦法就是坦然處之,默然以對,不將不迎,順其自然。

有一隻烏龜,住在小小的池塘裡。有一天,一群大雁排列成行地從長空飛逝而過。烏龜看到大雁翱翔於天際,心中羨慕極了,心想:如果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像大雁一樣飛翔於天空,那該有多好啊!

春去冬來,冬逝春至,烏龜在池子之中,年年延頸翹望大雁乘著春風,飛向溫暖的南方。歲月年複一年地飄逝,烏龜心中那股逍遙遊的慾念愈來愈強烈,有一年終於機會來了。有一隻大雁,正低飛飛過池子的上空,烏龜伸長脖子,著急地大聲嚷叫:

“雁大哥!請留步。雁大哥!我有個心願,懇求你無論如何要成就我。我希望能夠和你一樣,也能在空中飛翔,享受那遨遊翰宇的快樂!”

大雁聽了烏龜幾近荒謬的請求,連忙搖頭道:

“萬萬使不得!你冇有翅膀怎麼飛得起來呢?縱然飛起來了,萬一摔了下去,是會粉身碎骨的。請你快快打消這個不理智的念頭吧!”

“縱然會因此喪生失命,我也要飛行一次,求求你成全我吧!”烏龜苦苦地請求。

大雁拗不過烏龜的哀求,隻好無奈地答應道:

“好吧!我就答應你這一次。你用嘴巴咬住我的腳。為了安全起見,飛行期間,無論發生什麼狀況,你都不能把嘴巴張開,否則從高空中摔跌下來,必然會失卻生命。”

大雁果然帶著烏龜,飛行於空中。烏龜多年來的夢想終於成真,興奮地俯視著腳下的山河天地,山丘、村落、森林、河川……迅速地向後逝去,原來展翅高飛的情境是如此的美妙呀!烏龜正沉醉在風馳電掣的快感之中,忽然聽到下麵一陣喧嘩聲,原來是一群在河床邊玩沙的孩童,譏嘲侮蔑的字語聲聲傳入烏龜的耳朵:

“哈哈!哈哈!大家快來看喲!一隻笨烏龜被大雁抓走了,大家看它那笨頭笨腦的樣子,真是可笑極了!”

氣急敗壞的烏龜,忘記了大雁的叮嚀忠告,要破口大罵孩童的不明就裡,但是烏龜才一張口,生氣的字眼還來不及吐出,它已像斷線的風箏,咻的一聲,從高高的空中,重重地摔了下來,跌得滿地的碎片。

英國偉大的戲劇家莎士比亞說:

“不要為了敵人而過度燃燒心中之火。不要燒焦自己的身體。”

而大哲學家康德也說:“生氣是拿彆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這些智者的話不就是上麵這則故事的最準確的註解嗎?

在實際生活中,你一定也遇到過有理說不清的人。不論你怎麼跟他解釋,他還是聽不懂,末了還比你更大聲。

“止辯莫若無辯。”是此時最好的對策。彆人怎麼說,你就是沉默,說到累了,他們自然也不說了,你也就清靜了。

是非不分到處亂說的人,根本是冇有道德和不懂尊重他人的人,他們的好奇心放在說人長短上,說人是非者便是是非人,對於這種“是非人”怎麼辦呢?

“是非天天有,不聽自然無。”一位大智者如是說。

當事情已經黑白不分時,就沉默吧!辯解隻會是越描越黑,更增加人家“黑白講”的作料而已,已經渾濁的水,何必再費力去攪呢?越攪隻是越渾而已,越是費勁就越是難以澄清。

曾經有人說一位男子和某位女子從交過甚,可實際上根本就是冇有的事,卻被人越說越難聽,女孩子是經不起這些是非風波的,名節很重要,難免會受到影響,而那些講是說非的人卻不這樣想。

正如一位名人所說:“如果證明我是對的,那麼人家怎麼說我就無關緊要;如果證明我是錯的,那麼即使花十倍的力氣來說我是對的,也冇有什麼用。”

如果你曾注意過彆人的批評是多麼的隨意,你便不會太在意。說過的話,他人早忘了,最在意的隻有自己,所以何必強加煩惱在自己身上,你就把它當作是一個過客,不是樂得輕鬆嗎?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