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公開課 把嘲笑當作對生命的洗禮
-
把嘲笑當作對生命的洗禮
【原文】吾所謂聰者,非謂其聞彼也,自聞而已矣。(《莊子·駢拇》)
【大意】我所認為的聰敏,並非說可以聽到彆人什麼,而是在於內省自己罷了。
莊子認為一個人真正的聰敏,不是在意彆人所說,而是聽到所說檢查自己是否有過錯,對於彆人不好的語言我們在聽的同時,也要考慮自身是否存在這樣的問題。
受到了嘲笑,不要窘態畢露,無地自容,正因為嘲笑中往往存有真實的成分,事實越真確,刺激越厲害,如果立馬反戈,則會顯得你狹隘。不妨把它當作是對生命的洗禮。
美國伊利諾伊州的康農,初任眾議院的議員,在他當眾講演時,言辭犀利的新澤西代表斐普士說:
“這位從伊利諾伊來的先生,口袋裡恐怕還裝著雀麥呢?”
他的意思是諷刺康農還未脫掉農村氣息,而全會場的人聽見了,都鬨堂大笑起來,這該是多麼受窘,多麼難堪的事。
康農雖說貌相粗獷,心地卻很澄明,他坦然承認斐普士先生所說的,雖說是嘲弄,但也是事實,便從容不迫地答道:
“我不僅口袋中有雀麥,而且頭髮裡還藏著草籽,我是西部人,難免有些鄉村氣,可是我們的雀麥和草籽,卻能長出最好的苗來。”
康農因為這雖似自貶身份的反駁,而名聞全國,大家反而恭敬地稱呼他“伊利諾伊最好的草籽議員。”
康農知道:對付嘲笑這一類事,不能躲閃,也不能害怕,你愈躲閃、愈害怕,它便愈攻擊你,使你日夜不寧,你若迎頭痛擊,反而能為你所克服,而無所施其技。
一個人受了嘲笑,不要怕窘態畢露,要像康農一樣,承認事實,而這些無關大體的小弱點,正表白了你自己誠恪忠實的性格。自己的缺點,本是想努力改進的事,哪裡怕人家道破呢?自然安詳無事了。
頭腦清晰的人,絕不以完人自居,他自知有許多缺點須待改進,而彆人的批評,正可把這些不自知的缺點揭露出來。我們的臉皮,也不可太薄,一受批評,言中你的缺點,便神經過敏,而不能強自鎮定,這是缺點;但如果臉皮太厚,漠然無動於衷,而不接受彆人的批評,改進自己的缺點,這也是不對的。
不要將批評自己的視為仇敵;不要把阿諛自己的視為好友。心性懦弱的人,會被嘲笑的力量壓彎了原來挺拔的脊梁;而心性剛強的人,則會把彆人的嘲笑視作一種完善自我的力量。
有一個人在大學時的校園文友聯誼會上見到信恒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難道眼前的這個人就是信恒嗎?隻見一身很不合適的深藍色運動服如袈裟般搭在他骨瘦如柴的軀體上,一副高度近視鏡架在那道稍顯高聳的鼻梁上。走路的時候必須側身,而且兩隻手像是胳臂脫臼了似的無精打采地垂在雙肩下。即便走路的時候,全身也始終在不停地顫抖。說話對他來說算是一件十分辛苦的工作,三句兩句倒應付得了,到二十幾分鐘,便開始上氣不接下氣,再往後就是滿頭滿臉的汗珠。他是一個有著二十幾年病史的小兒麻痹症患者,而有誰會想到就是這個人,憑藉自己的堅強毅力考上了大學,並在文學這塊園地培育出了自己鮮碩的花果。
以前總是在報紙雜誌或小說當中研讀這些身殘誌堅者的人生經曆,從冇有這種麵對麵地交流過,當這個人真正地直麵於這些人的人生時,那種強烈的震撼使他的心久久難以平靜下來。當他們之間漸漸地熟識起來後,有一次這個人忍不住問他:“你這樣折騰自己,不累嗎?”
“當然累,可我還要活著啊!”
活著?是啊,不僅是吃、穿、喝,還有精神、思想!
“你的直接動力是什麼?”
“是生命,是理想,也是尊嚴!”
“尊嚴?”
“是的,一個殘疾者的尊嚴!一個不被人嘲笑的殘疾者的尊嚴!”
“你怎麼看待那些異樣的眼神和極具殺傷力的嘲笑?”
“這個我經曆得太多了!但我總是把它們當作是一種完善自我的動力,所以接受這些東西越多,我的動力就越足!”
原來如此!“你是怎樣對待彆人潑給你的嘲笑之水呢?”“當作對生命的洗禮嘍!”也許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持有的人生態度!不論你的身體健康與否,至少精神應該這樣健康。擁有好的心態,快樂隨身攜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