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追憶那些年的絕代芳華 > 女扮男裝看戲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追憶那些年的絕代芳華 女扮男裝看戲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女扮男裝看戲

庚子事變後,被趕出皇宮的慈禧見識到了洋人的厲害,她再次任命李鴻章為外交大使,全權負責跟西方列強談判。李鴻章為了減少國家的損失,也不得不強打起精神來跟洋人斡旋。談判的結果就是簽訂了《辛醜條約》,賠款白銀45億兩以及一大堆不平等的附加條件。這份條約的賠款數額如此巨大,使得當時的中國雪上加霜,本就飽受剝削和壓迫的勞動人民身上的擔子更加沉重了。但是,慈禧為了繼續她的統治,毫不在意什麼喪權辱國,反而對列強感激不已,感謝他們允許她回宮繼續執政。為此,她還大言不慚地說要“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在西方各國列強的駐華公使及其夫人們麵前,慈禧數次“哽咽抽泣”,表示自己的懺悔。

1903年春天,北京的局勢漸漸平穩下來,王廷鈞進京複職,秋瑾跟著丈夫再次來京。

《辛醜條約》給中國帶來了沉重的災難,尤其是所簽訂的45億兩钜額賠款,以關稅、常關稅和鹽稅做抵押,分39年還清,本利一共高達98億兩。而清政府每年的稅收僅夠償還舊債,為了籌措賠款,清政府就攤派各省,從而加大田賦、丁漕、糧捐、契稅、當稅、鹽斤加價、關稅、厘金、統稅等各種苛捐雜稅的征收額度,用儘各種辦法盤剝底層勞動人民。這一下直接把中國社會逼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也讓人們徹底看清了清政府的賣國本質。於是,無數仁人誌士奮不顧身,登高而呼,紛紛起來宣揚反清思想,主張排滿,用革命手段將清政府趕下台。其中鄒容的《革命軍》、章炳麟的《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和陳天華的《警世鐘》《猛回頭》等宣傳冊子,在北京城廣為流傳。人們受到革命思想的鼓動,一時間反清情緒高漲。

在這種大形勢下,每個人都免不了受到影響,隻不過有的人受到的影響多,有的人少,而有的人主動去接受這種影響,有的人被動影響。秋瑾自回到北京之後,就主動地接受新思想,她大量閱讀各種出版物,並與一些新女**往。經過學習和交流,再結合自己這幾年的親身經曆和所見所聞,秋瑾的思想發生了質的飛躍。她意識到男女之間必須平等,男尊女卑是落後的封建思想,女人也可以到社會上乾一番事業,但前提是要有人身自由,要能獨立。而要想衝破這些束縛,就必須跟那些“三從四德”之類的條條框框做鬥爭,要革命,決不能妥協!

想通這些事情以後,開始跟丈夫王廷鈞發生衝突。每當秋瑾向丈夫透露自己的革命理想時,就會遭到王廷鈞的嗬斥:這是男人們的事情,你休要亂想!

秋瑾勸王廷鈞好好讀書,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要為國家前途命運著想。

但王廷鈞不屑地說,朝廷隻會割地賠款,眼裡哪有我們這些匹夫。朝廷都不努力,我們費個什麼勁兒?

還有一次,兩人談到譚嗣同。秋瑾極力讚揚譚嗣同捨生取義,視死如歸,是中華兒女的楷模,是一位偉大的維新誌士。但王廷鈞卻認為譚嗣同就是一個亂黨分子、士林敗類。

王廷鈞思想十分守舊,滿腦子都是男尊女卑夫為妻綱的傳統思想。他整天在外麵花天酒地,跟一眾官僚應酬,甚至夜不歸宿,卻不許秋瑾出大門一步。1903年的中秋節,王廷鈞讓秋瑾準備一桌菜肴晚上招待客人,可是到了晚上,王廷鈞卻被人拉走喝酒去了。中秋圓月夜,隻留下秋瑾一人孤身看月,空對著一桌子飯菜。想到兩人間的分歧,看著自己忙活一下午的工夫白白浪費,秋瑾怒不可遏,終於爆發了。她毅然換上一身男裝,帶著一個仆人去戲園子裡看戲。這在當時是不可思議的事。因為舊社會的女性不能出去拋頭露麵,更何況秋瑾還是京官的夫人。

等看完戲回家的時候,已是午夜時分,正好王廷鈞也喝酒歸來,醉醺醺的。當他得知秋瑾居然去看戲,當時就怒不可遏,動手打了秋瑾。秋瑾有武藝在身,若是認真起來,王廷鈞根本不是對手。但念在昔日恩情和兒女的情分上,就忍住了。隨後,她收拾行李,住進了一家客棧。

秋瑾離家出走之後,王廷鈞焦躁不安。首先,作為京官,冇有管好自己的妻子,導致自己的妻子離家出走,不是什麼光彩事;其次是一雙兒女整天纏著他要母親,讓他不得安生。礙於麵子,他就請人找來秋瑾的好友、同是新女性的吳芝瑛前去勸解,又派家裡的仆婦去客棧請求秋瑾回家。念在一雙兒女的份上,秋瑾最後還是回了家,但是在內心裡卻決定跟丈夫徹底決裂。家這個牢籠也很難再困住她,她不再遵守丈夫的規定,多次外出,有時還會借住在吳芝瑛的家裡,一住就是好幾天。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