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追憶那些年的絕代芳華 > 冇有愛情也可以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追憶那些年的絕代芳華 冇有愛情也可以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冇有愛情也可以

呂碧城性格勇敢、直率,不僅是個風華絕代的大美人,還是女學運動的倡導者,才貌雙全。在那個年代,智慧與容貌並存的大才女,最不乏的就是異性的追求。

呂碧城生下來就是一副美人胚子,長大後,更多了一份綽約多姿,多了一份知性美。在她成功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後,她開始勇敢做自己,她美麗大方,渾身上下充斥著知識女性的魅力;她個性時尚,尤其喜歡把自己打扮得華麗新潮,這些種種使得呂碧城在當時的社會成為一類稀有女性。

這樣的呂碧城成為了名流階層青年才俊爭相追求的對象,其中有文人界的著名詩人樊增祥和易實甫,也有名人階層袁世凱的兒子袁克文和李鴻章的侄子李經羲等等。

其中對呂碧城影響最大的當屬英斂之,初到天津時,呂碧城身無分文也冇有可以投奔的親友,是英斂之收留她,並給她提供了《大公報》的平台,正是因為這個平台,呂碧城的才華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實現,她如願成為一名女編輯,如願過上了獨立自主的生活,這一切都是英斂之給她提供的機會賺得的。

在呂碧城宣揚女權思想高漲的時候,她萌生了辦女學的念頭,可是她隻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姑娘,無權無勢又冇有錢,頂多有點小名氣,可是名聲又不能成為辦學校的敲門磚。在呂碧城焦頭爛額,不知所以的時候,又是英斂之出馬幫她。

帶她結識名流人士,為她在《大公報》上宣揚鼓吹,是英斂之一點一點為呂碧城打通了通向天津文化圈、名流圈和教育界的路。人生得一知己不過如此,更何況這個知己還是英斂之,他是《大公報》的創始人,是相貌堂堂的實業出版家,也是呂碧城走向人生製高點的幕後推手。

英斂之與夫人的感情一向甚好,可不知什麼時候,他竟然對小自己二十幾歲的呂碧城產生了不一樣的感覺,他在日記中寫道“怨艾顛倒,心猿意馬”,他有才情、有事業,是個事業家庭雙豐收的成功人士,卻愛上了一個一無所有的小姑娘,連他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但是他冇辦法控製在心中已然紮根的情愫。

他為呂碧城做了很多事情,為她打名氣、拉人脈、找資源,這樣的情景發生在她身上就像現在的電視劇情一樣夢幻。

英斂之在他的日記中寫下一首詩:

稽首慈雲,洗心法水,乞發慈悲一聲。秋水伊人,春風香草,悱惻風情慣寫,但無限悃款意,總托詩篇瀉。

莫娛作浪蝶狂蜂相遊冶,歎千載一時,人乎天也,曠世秀群,姿期有德,傳聞名下,羅袂琅琅剩愁懷,清淚盈把空一般。

這首詩寫得就是呂碧城,可見英斂之的確被呂碧城所傾倒,但是他心裡清楚他是一個有家室的人,他不能毀了自己更不能毀了呂碧城,終究理智大於感情,隻好聊借日記詩詞來表達內心的情感。

這個時候最敏感的當屬英斂之的妻子了,英斂之在日記中寫下“內人連日作字、觀書,頗欲發奮力學”“內人猶未眠,因種種感情,頗悲痛,慰之良久始好”的內容。

看來英斂之的夫人已經察覺出異樣了,以為是丈夫嫌棄她冇有呂碧城的文才學識高,所以開始發奮學習,因為這件事還生出許多煩惱,甚至和英斂之生出了嫌隙,她大概後悔當初收留呂碧城的舉動,或許呂碧城在她眼中已然是一個忘恩負義的女子了,本來她是十分欣賞喜歡呂碧城的,就把她當小妹妹一樣看待,現在再看來,橫豎都不順眼,漸漸地也不再那麼親近了。

外界也開始有關於英斂之和呂碧城的流言蜚語,英斂之愛慕是真,可是呂碧城究竟是怎樣的態度呢?

事實上,他們之間隻有英斂之的一廂情願,英斂之愛慕她,因為她漂亮、知性、身上有著許多吸引人的魅力存在。可是在呂碧城眼中,英斂之就像是個恩師,是個幫助她、扶持她的人,她是個新時代的女性,思想裡灌輸的是新時期的觀念,她不會愛上一個有家室的男人,更何況英斂之的夫人還有恩於她。

或者換一種說法,呂碧城是冇有看上英斂之,雖然他是個風度翩翩的成功人士,但是呂碧城骨子裡是個清高孤傲的姑娘,她需要的不是這樣的丈夫。

她曾經和自己的閨蜜談過自己的感情,她說:“我生平可稱心的男人實在不多。梁啟超早有家室,汪精衛太年輕;汪榮寶人不錯,也已結婚;張謇曾給我介紹過褚宗元,但年屆不惑,鬚眉皆白,也太不般配。我的目的,不在錢多少和門第如何,而在於文學上的地位,因此難得合適的伴侶。”

呂碧城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她不會和那些追求她的男人在不清不楚的感情上週旋,保持著自身的一份清高。

即使大家都知道她是個清高的姑娘,但追求仰慕的人還是接連不斷,畢竟呂碧城這樣才貌雙全的女子很稀有,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如此搶手的盛況,絕不是大家的一時興起。呂碧城確實是個大美人,蘇雪林曾讚歎她為“美豔有如仙子”,能被一個女人讚歎為仙子,可見是真美人。從現在流傳下來她的照片可以看出,她喜歡穿歐式的衣裙,胸繡孔雀翎、頭戴翠羽,婀娜多姿,容貌動人,難怪有人會寫下這樣的詩句來讚美她:“天然眉目含英氣,到處湖山養性靈”和“冰雪聰明芙蓉色”等。

呂碧城自己是個十分拎得清的人,她有才華,寫了很多詩詞,她從小就寫得一手好詩詞,竟還被讚為可以和才女李清照相媲美,從小就被人誇讚著長大,這樣的孩子心氣高,她不願意委屈自己。

她說自己:“難得相當伴侶!東不成,西不合,有失機緣。幸而手邊略有積蓄,不愁衣食,隻有以文學自娛耳!”她不願意將就,冇有合適的結婚對象,她寧可獨身一人終身不嫁。

有人認為她終身不嫁和小時候被退婚的經曆有關,那個時候留下的心理陰影,讓她產生了對男人的不信任感,她相信自己想要的生活隻有自己能給,在她的思想裡對婚姻產生了不可遏製的失望。所以她在得知袁世凱稱帝的野心後,憤然辭職到上海去做生意,那幾年她憑藉自己的商業頭腦,跟外商合作掙了不少錢,有了錢,她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奢華,有喜歡的衣服都會毫不猶豫的入手,換言之,她完全有能力給自己想要的生活。

事業、才華、容貌、財富,她通通都擁有了,當時的時代女性結婚很大程度上的原因是要找一個依靠,一個願意養她們一輩子的人,但是呂碧城不需要,她自己可以做到,再加上身邊的單身男人她實在冇有一個能看上的,看上的卻已經有了家室。

正如她自己說的,東不成,西不就,她漸漸成為了民國時期的黃金剩女。在她看來,剩女不剩女無所謂,愛情不是生活的全部,如果冇有遇到,冇有愛情也可以。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