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追憶那些年的絕代名士 > 梁啟超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追憶那些年的絕代名士 梁啟超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梁啟超

一語縱橫亙九州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敗於日本,被迫於1895年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訊息傳到北京,18省一千二百多名在京應試的舉人群情激憤,聯名上書光緒帝,反對簽訂《馬關條約》,提出“拒和、遷都、練兵、變法”四項主張。

這便是“公車上書”事件。

上書雖然被清政府拒絕,但它猶如沉悶天空中的一聲驚雷,震醒了冬眠許久的大地。蠢動了一個冬天的資產階級維新變法思潮有如雨後春筍般竄出,一夜之間發展成為愛國救亡的政治活動。

他們以“變法圖強”為號召,不斷髮行報紙,宣傳維新思想,終於得到光緒帝的認可和啟用,合力進行了一場驚世駭俗的戊戌變法(百日維新)。

但是,由於遭到以慈禧太後為首的守舊派的強烈抵製,這一場驚世駭俗的改革最終變成了一場可歌可泣的悲劇,從中湧現出一個個“仰之彌高”的偉大人物。

他雖不似“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戊戌六君子般悲情,卻也有“獻身甘作萬矢的,著論求為百世師”的以不死殉道精神。

以死殉道,總歸是一了百了的安寧;而以不死殉道,卻是跋山涉水的苦行。

不過他到底做到了。

啟蒙思想家、政治活動家、資產階級宣傳家、教育家、文學家、學術大師、“中國近代百科全書式的天才學人”——我常想,這得是多麼有力的脊梁,才承受得住這麼多的頭銜?

他就是梁啟超。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