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那些年的絕代名士 何必認識下蛋的雞
-
何必認識下蛋的雞
對錢鐘書而言,“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楊絳評價錢鐘書,也說他是“嗜書如命”。錢鐘書曾對楊絳說:“隻要有書可讀,彆無營求。”
錢鐘書一生淡泊,似乎隻想做一個純粹的讀書人,在純淨的書香世界,鑄造屬於自己的圍城;沉醉在自己的圍城中,樂此不疲地構建自己的精神樂園。
他浸身於書海,以畢生之所學,寫出了宏大精深的古籍考證與評論著作《管錐編》——一部被稱作“完美主義的學術經典”,所引中外著作上萬種、作家四千餘人,堪稱20世紀中國學術的巔峰之作。
錢鐘書一生淡泊名利,在《魔鬼夜訪錢鐘書先生》一文中,他寫道:“人怕出名啊!出了名後,你就無秘密可言。什麼私事都給采訪們去傳說,通訊員等去發表。這麼一來,把你的自傳或懺悔錄裡的資料硬奪去了。將來我若作自述,非另外捏造點新奇事實不可。”
對於名利,世人趨之若鶩,而錢鐘書,則唯恐避之不及。錢鐘書獲得了很高的學術聲譽,但終其一生,卻從未接受過任何榮譽。他不愛拋頭露麵,也不接受記者采訪。
1990年,《圍城》拍成電視劇播出後,錢鐘書的名氣一下子如日中天。渴望拜訪他的人絡繹不絕,有名流、有媒體、有商界、有大眾、有外國友人……而他卻始終閉門謝客。對此,錢鐘書自己解釋道:“如果你吃了個雞蛋,覺得不錯,何必要認識那下蛋的母雞呢?”
1991年,18家省級電視台聯合拍攝《中國當代名人錄》,錢鐘書被列入,拒絕出席國宴……如此“拒絕”,這份風骨,正是顯示了一個知識分子的文化操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