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那些年的絕代名士 必須得麵對
-
必須得麵對
1994年7月,錢鐘書病重住院。
1996年冬,女兒錢瑗被確診為脊椎癌晚期。得知這個訊息,恍如晴天霹靂!但是,楊絳隻敢偷偷抹眼淚,在病重的丈夫麵前,強忍住悲痛,強顏歡笑,關於女兒的病情隻字不提。
1997年3月4日,錢瑗在安睡中去世。
楊絳悲痛之餘,麵對的最大難題就是怎麼對錢鐘書說出這個殘忍的事實。
她千思萬慮、反覆琢磨,最後終於決定對丈夫說出實話。在至愛麵前,關於至愛的事實,坦誠或者是一個善意的謊言,這都隻能是愛的表現。
她雙手牢牢攥著錢鐘書的手,終於能在丈夫麵前放聲痛哭,嗚嚥著說出了一直積壓在心底的實話,她不敢看丈夫的表情,隻把臉埋在自己的和丈夫的手裡。忽然,她感到丈夫的手越來越發燙,連忙抬頭,丈夫的臉色暗淡得可怕。她慌忙叫來了醫生……
本已病重的錢鐘書,經此打擊,病情急劇惡化,接下來的日子挨一日是一日。
1998年12月19日,88歲的錢鐘書徹底放棄了。瞑目之前,錢鐘書的眼神中仍帶著對妻子的萬般歉疚。望著未合好眼皮、體溫尚存的丈夫,楊絳忍住悲痛伏下身,安定地在他耳邊輕輕說:“你放心,有我呐。”
“一個尋尋覓覓的萬裡長夢,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鐘書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我壓根不能逃,得留在人世打掃現場,儘我應儘的責任。”接連喪失女兒和丈夫、接連遭受無儘打擊的楊絳,麵對悲痛,隻得承受;承受之後,還得忘卻——因為她還有重要的事要做。直到幾年之後,人世“打掃”乾淨後,她才安心了:“做完他們的事情,心裡才踏實,剩下我自己的事,已經不要緊了,即使此時走了,也可放心了!”
錢鐘書去世之前,曾留下遺言:“遺體隻要兩三個親友送送,不舉行任何儀式,懇辭花籃、花圈,不留骨灰。”
但是,悄然逝世的錢鐘書還是震動了世界,時任法國總統希拉剋發來唁電:“我向這位偉人鞠躬致意,他將以他的自由創作、審慎思想和全球意識,銘記在文化曆史中,併成為未來世代的靈感源泉。”
餘英時評價錢鐘書:“他是中國古典文化在20世紀最高的結晶之一,他的逝世象征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和20世紀同時終結。”
錢鐘書的一生是孤獨的,他才高八鬥,同輩之間罕見匹者;清高孤傲,狷介難與俗世同流,所以“時人或譽而從之,或敬而遠之,或妒而疏之,或忌而謗之”。即使有譽從的人,卻也缺乏與之對話的才能。幸有楊絳,既是紅顏,又是知音,使其一生狷介孤高也不覺得孤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