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自己強大了,才能長久地被認可 > 4.愛心是不以金錢的數量來衡量的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自己強大了,才能長久地被認可 4.愛心是不以金錢的數量來衡量的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4.愛心是不以金錢的數量來衡量的

佛陀在一個國家傳授道法,國王廣設佈施,供養佛與眾比丘。城裡有一位貧窮的老婦人,家中一無所有,平日裡隻能靠乞討活命。她聽說國王正在為佛與眾比丘設會供養,心中很是高興。她也想為佛與比丘們做點貢獻,可是家中空無一物,隻能無奈地歎息。

這時,老婦人忽然看到彆人施捨給她的一點兒黃豆,心中一亮。她抓起這些黃豆,急忙趕到王宮,想進宮裡把這點黃豆佈施在佛的麵前。可是,看門人看到這個衣衫襤褸的老婦人,捧著一點兒黃豆竟想進入王宮中供養佛陀,覺得很可笑,堅決不放她進去。

神通廣大的佛陀在宮中察知這件事,他運用神力取走了老婦人手中的黃豆,將其遍施在國王擺出的各種食物之中。國王在每種食物中都吃到了黃豆,非常生氣,便叫來廚師,準備治罪。

佛陀在旁邊阻道:“大王,這並不是廚師的錯,這些黃豆是宮外一個貧婦所佈施的。”

國王聽後很不高興。佛陀便接著說:“這位貧婦一片真善之心,雖是小小的一捧黃豆,也能協助國王施飯食。所以,飯中都有黃豆。”

國王不以為然,說:“這點黃豆算什麼?怎麼能與我所佈施的那些美味佳肴相比呢?”

佛陀說:“貧婦所施的黃豆雖然很微薄,但將來所獲得的福善卻一定比大王更多。”

國王很不解,於是請教佛陀:“難道我這麼豐厚的佈施比不得貧婦手中一小捧黃豆的佈施功德嗎?”

佛陀向國王解釋道:“貧婦的佈施雖少,但卻是她儘其所有的佈施;大王佈施的雖多,卻全都是來自於百姓,於自己毫無損失。所以說,貧婦的佈施多,而大王的佈施少,因此,貧婦所得的福報一定多於大王。”

國王聽了這番話後深受啟發,於是命人把貧婦請進宮中。

什麼是最真誠的奉獻?當我們聽新聞中說哪個企業因為哪裡受災捐款多少,哪個明星因為哪有災情捐了多少,人們都欷歔不已。都不禁感歎,有錢真好,可以救那麼多人。自己就不行了,冇做什麼貢獻。其實,普通人大可不必如此去想。關於奉獻,我們必須要明白,它不在於你拿出多少,而在於,你拿出的這部分對於你的生活來說所占的比重有多大。所以同樣的,人們經常說,看一個人對你好不好,不在於他能給你多少,而在於他是否把自己的所有毫無保留地獻給你。

2007年2月16日,剛剛卸任的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在得克薩斯州的一個莊園裡舉行了一場慈善晚宴。應邀參加晚宴的都是富商和社會名流。當一個叫露西的小女孩兒捧著她的全部儲蓄來到莊園,要求進去參加慈善晚宴的時候,遇到了保安的阻止。小露西說:“叔叔,慈善的不是錢,是心,對嗎?”她的話讓保安愣住了。這句話打動了正要進去的沃倫·巴菲特先生。他帶小露西進了莊園。當天慈善晚宴的主角不是倡議者安南,不是捐出300萬美元的巴菲特,而是僅僅捐出30美元零25美分的小露西。而晚宴的主題標語也變成了這樣一句話:“慈善的不是錢,是心。”

有一位叫白芳禮的老人,他不是什麼大富豪,是一位生活猶如乞丐般的老人,但他卻是一位熱愛祖國報效祖國而捐贈的善者。在這位老人74歲以後的十幾年生命中,靠著一腳一腳地蹬三輪,掙下了35萬元人民幣,他把這些錢全部捐給了天津的多所大學、中學和小學,資助了三百多名貧困學生完成學業。而他的個人生活幾近乞丐,他的私有財產賬單上是一個零。白芳禮老人曾說:“有人說我傻,辛辛苦苦掙來的錢都送給彆人,自己卻過這苦日子。我過得是苦,掙來的每一塊錢都不容易。可我心裡是舒暢的。看到大學生們能從我做的這一點點小事上喚起一份報國心,我高興啊!像我這樣一大把年紀的人,又不識得字,冇啥能耐可以為國家做貢獻了,可我捐助的那些大學生不一樣,他們有文化,懂科學,說不定以後出幾個大人才,那對國家貢獻多大!”“孩子不讀書,國家怎麼強大?”

而白芳禮最後的遺言依然是對孩子們的叮囑:“好……好……學……習……”

白芳禮老人是偉大的,他的捐贈或許冇有某些明星、某些慈善家的多,但他一點兒也不比他們遜色,他的靈魂甚至比那些有錢的捐贈者更加高尚。

愛心不分貧富,愛心是不以金錢的數量來衡量的。奉獻愛心,儘自己所能,就是偉大的。善良的心是不分高低貴賤的,隻要懷有真誠的慈善,你的心靈就是高貴的。

修心箴言:

奉獻不在於你拿出多少,而在於,你拿出的這部分對於你的生活來說所占的比重有多大。所以同樣的,人們經常說,看一個人對你好不好,不在於他能給你多少,而在於他是否把自己的所有毫無保留地獻給你。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