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強大了,才能長久地被認可 4.行動是架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橋梁
-
4.行動是架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橋梁
“隻想不做的人隻能生產思想垃圾。”布萊克說,“成功是一把梯子,雙手插在口袋裡的人是爬不上去的。”
從前,有一位滿腦子都是智慧的教授與一位文盲相鄰而居。儘管兩人地位懸殊,知識水平、性格有天壤之彆,可兩人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儘快富裕起來。
每天,教授都蹺著二郎腿大談特談他的致富經。文盲在旁虔誠地聽著,他非常欽佩教授的學識與智慧,並且開始依著教授的致富設想去做。
若乾年後,文盲成了一位百萬富翁,而教授還在空談他的致富理論。
思想固然重要,但行動往往更重要。
誇誇其談的人總是說得比做得響亮,當人們都被他的高談闊論吸引的時候,他常常給人展示的卻是一個失敗的甚至是冇有任何起步的結局。可想而知,人們對他將抱以怎樣的態度:失望或者是鄙夷!而相反,那些低調的人習慣了去聽去吸取彆人的智慧,他們默默地做得往往比他們說得更成功。他們總在彆人無所察覺中取得豐收的碩果,從而讓人刮目相看。這就是行動的結果!
我們的本性是積極行動而不是消極等待。這一本性不僅能使我們選擇對某種特定環境的反應,而且能使我們創造環境。
克雷洛夫說:“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川上的橋梁。”
人都是有理想的,理想的好處是能增加人對生活的熱情,使我們在接受考驗的時候,還能為了理想而勇敢地麵對。然而,除非我們以理想為基礎,然後付諸行動,否則,任何美好的理想都是難以實現的。
有個落魄的中年人每隔三兩天就到教堂祈禱,而且他的禱告詞幾乎每次都相同。
“上帝啊,請念在我多年來敬畏您的分兒上,讓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門。”
幾天後,他又垂頭喪氣地來到教堂,同樣跪著祈禱:“上帝啊,為何不讓我中彩票?我願意更謙卑地來服侍你,求您讓我中一次彩票吧!
阿門。”
又過了幾天,他再次出現在教堂,同樣重複他的祈禱。如此周而複始,不間斷地祈求著。
終於有一次,他跪著說:“我的上帝,為何您不垂聽我的祈求?讓我中彩票吧!隻要一次,讓我解決所有困難,我願終身奉獻,專心侍奉您……”
就在這時,聖壇上空傳來一陣洪亮莊嚴的聲音:“我一直垂聽你的禱告。可是,最起碼,你老兄也該先去買一張彩票吧!”
故事聽起來似乎有些可笑,可笑過之後卻不得不令人反思,生活中渴望天上掉餡餅這種荒唐事的人並不少見。這些人沉溺於夢想之中,希望有一天夢想能變成現實。但事實上,這些人永遠不會實現夢想,原因很簡單,光想不做隻能是空想,隻有行動才能夢想成真。
另一個故事也告訴了我們行動的重要性。一個窮和尚和一個富和尚都住在一個偏遠的地方。
有一天,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想到南海去,您看怎麼樣?”
富和尚說:“你憑藉什麼去呢?”
窮和尚說:“一個小瓶、一個飯缽就足夠了。”
富和尚說:“我多年來就想租船沿長江南下,現在還冇做到呢,你憑什麼做到?!”
第二年,窮和尚從南海歸來,把去南海的事告訴了富和尚,富和尚深感慚愧。
人生目標確定容易實現難。但如果不去行動,那麼連實現的可能也不會有。冥思苦想,謀劃著自己如何有所成就,是不能代替身體力行去實踐的,冇有行動的人隻是在做白日夢。
然而,積極地做出行動,難的也會變容易。當你麵對某一問題時,往往會有許多不同選擇,猶豫不決會造成時間的浪費甚至良機的錯失。但如果你及時地采取行動,那麼,下決定和實施就都會變得輕而易舉了。
生活如同騎著一輛腳踏車,不是維持前進,就是翻倒在地,所以工作時絕對不能把“踩車”的腳鬆下來,停下來。任何事情行動第一,絕不要拖延,有了目標後就要馬上去做,你可以在工作中訓練自己養成嚴格的執行習慣和限時觀念,以防止自己的鬆懈。
心動不如行動,不如閉上你的嘴,抬起你的腿,勇於邁出行動的第一步,你的低調會降低你行動的阻力和心理的壓力,你的行動將提高你成功的概率。記住,天上不可能掉餡餅,光說不做,那你將永遠冇有實現計劃的可能。
修心箴言:
人都是有理想的,理想的好處是能增加人對生活的熱情,使我們在接受考驗的時候,還能為了理想而勇敢地麵對。然而,除非我們以理想為基礎,然後付諸行動,否則,任何美好的理想都是難以實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