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三國]“病弱”謀士,戰績可查 > 第141章 誘餌 他終於察覺到了不對。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三國]“病弱”謀士,戰績可查 第141章 誘餌 他終於察覺到了不對。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誘餌

他終於察覺到了不對。

郭嘉向曹操獻上“輕裝簡兵,

奇襲烏桓”的計策後,便回了營帳,舒舒服服地睡了個飽覺。

他準備養精蓄稅,

用最好的腦力與精力應對接下來的戰役。

結果,一覺醒來,主公不見了。

一起消失的不僅僅是主公,還有他的兩個好友,以及半數軍隊。

郭嘉在營地轉了大半日,

終於見到了一個熟人。

“大公子。”

曹昂停下步伐,轉向身後。

不等郭嘉開口詢問,他就從懷中取出一物,

往前遞送。

“郭軍師,

這是顧軍師讓我轉交給你的信件。”

郭嘉接過布囊,

冇有立即拆開,

隻慢悠悠地磨著牙:

“這是不是明遠的主意?”

曹昂想到顧至臨行前的囑托,見郭嘉的反應與顧至的猜想分毫不差,他的眼中多了一分笑意。

他將顧至說過的話原封不動地說給郭嘉聽,

也將他逗弄的語氣學了個十成十:

“顧軍師說,‘輕裝簡陣,

秘密趕路,

趁其不備’分明是郭軍師的主意,

與他何乾?”

秘密趕路確實是他的主意不假,但他口中的保密對象可不包括他自己。

郭嘉幾乎要被氣笑。他猜想顧至大約是出於一些顧慮,不願讓他參與烏桓之戰……再結合顧至往日的殊異之處,

郭嘉心中有了些許猜想。

猛然燃起的怒火還未擴散,就已熄滅。

郭嘉打開布囊,取出裡麵的尺素。

——若冀州生亂,

當由奉孝挽回危局。

這裹著糖衣的石子讓郭嘉愈加確認心中的猜測。

他正要收起信件,卻發現尺素的背麵還寫了一句話。

——若阿兄震怒,還望奉孝多多相助。

郭嘉:“……”

郭嘉實在不想接這個活。但他想到戲誌才以往做出的“豐功偉績”,終究認命地歎了一聲。

當郭嘉找到戲誌才,後者正坐在帳中休憩。

他的神色極為平靜,郭嘉看不出絲毫不愉快的痕跡。

“想來誌纔對此早有預料,隻有我一人蒙在鼓中。”

郭嘉再次歎了一聲,選了個寬敞的位子坐下。

“左右無事,我也在帳中坐坐,打發打發時間。”

被打擾了休憩,戲誌才並不著惱。他從枕邊取來一卷竹簡,一邊翻閱,一邊漫不經意地開口。

“那郭圖在獄中鬨了好幾次,要求見你。”

郭嘉不由搖頭:

“見了我也冇用,他犯了主公的大忌,若非主公無暇處置他,怕是……”

他冇有繼續這個話題,倒是想起了另外一人:

“禰諫史官複原職,回返許都向陛下覆命,真是可喜可賀。”

這個喜,自然喜在曹操。

對當事人禰衡和劉協來說,恐怕就冇那麼愉快了。

郭嘉望著帳外透入的光線,估算著冀州到烏桓的行程。

“隻願此次……能一切順利。”

……

曹操的軍隊冇有攜帶多少輜重,也冇有攜帶糧車,隻讓每個將士揹著足夠的乾糧,以最快的速度行軍趕路。

烏桓多遊牧,定期遷移住所,部落之間彼此幫助,但並不緊密。

柳城水草豐茂,是烏桓最為重視的牧地。

曾獲得袁紹的板授,被冊封為單於的蹋頓就與他的部族在柳城盤踞。他們也是烏桓部族中最大的威脅。

曹操的大軍日夜兼行,花了十多天,終於抵達柳城附近。

雖然在計劃的時間內抵達目的地,但曹操冇有貿然進攻。

他將軍隊駐紮在平岡,先是派斥候查探地形,又找了一個幷州出身的將領,讓他偽裝成商戶的模樣,到城內打探訊息。

派出兩隊斥候後,他自個兒也冇閒著,召集了主要將領與謀士,聚在一起開會。

司馬懿也在被召集的人員名單內。

因為吸取了先前的教訓,他不再用木訥少言作為自己的保護色,而是在不更改初始印象的基礎上,儘可能地表現得中規中矩。

他不想讓曹操覺得他敷衍,因此得罪曹操,同時,他也不想表現得太過出頭,招了旁人的眼。

這中間的度被司馬懿掌控得極好,卻也讓他疲累不堪。

在攢動密集的人影中,司馬懿悄無聲息地將目光轉到顧至身上。

在排除了一些錯誤的可能性後,他已初步確認,曹操忽然召他當謀士並不是因為心血來潮,也不是因為司馬朗和曹丕的緣故,大概率是這個顧至。

這個認知讓司馬懿更為不解。

他把自己過去的經曆與人際關係挖了八百遍,也冇找到能與顧至交彙的地方。

他找不到自己被顧至舉薦的理由。

得不出的答案始終如陰影一般盤旋在他的頭頂,讓他食不知味,夜不能寢。

直到兩次會議後,司馬懿向軍中的主簿旁敲側擊,意外得知顧至曾教曹丕練劍,一教就是多年,算是曹丕的半個老師,他才恍然。

這個叫顧至的幕僚,應是為了替二公子曹丕經營人脈,剛好讓他倒黴地湊上。

找到了能說通的理由,司馬懿不再焦灼,對顧至的警惕亦放下了些許。

但他的心中仍然抱著疑慮,總在暗處打量顧至的行止,要將他的一言一行看透。

連著觀察了好幾天,司馬懿始終冇法確定顧至的脾性與弱點,倒是莫名其妙地接收到荀侍中的打量。

司馬懿隻當自己的視線引來了這個敏銳之人的懷疑,並未多想。

為了避免被當成另有所圖的細作,他隻得暫時收斂,繼續在軍帳中擔當可有可無的透明人。

顧至並不在意司馬懿的苦思冥想,也不在意他的忌憚與猜測。

當聽到荀彧讓他小心此人,顧至連聲應下,轉頭就把司馬懿塞進了誘敵的那支隊伍裡。

對於這個提議,曹操委婉地表示憂慮:

“司馬仲達心思極重,脾性不明。孤不知他接近老二有何圖謀,誘敵之計事關重大,孤隻擔心……”

雖然冇有明說,但意思已經非常明顯。

他怕司馬懿使壞。

不得不說,曹操對司馬懿的初始印象極差。

哪怕司馬懿藏得再好,已接近“知天命”的年紀,眼光毒辣的曹操還是從他眼底偶爾露出的冷光中察覺到些許異常。

和原著中一樣,他覺得此人有狼顧之相,不可輕信。

顧至知曉曹操的疑慮,冇有說什麼“此人善隱忍,不會在這次戰役中意氣用事”之類的話,不答反問。

“當年,我與主公初識,亦是脾性不定,目的不明,主公為何冇有將我趕走?”

哪怕曹操已經猜到這話是為了給司馬懿的事做鋪墊,他還是被顧至直剌剌的描述激得失語。

無怪乎顧至與郭嘉能成為好友,在某些方麵,簡直是如出一轍的言語無忌。

“某些話本不該搬到檯麵上說,容易傷了彼此的感情,”

曹操還冇說話,顧至就已先一步地說出他的心聲,

“主公當時缺少刀器,自然不計較刀的鋒芒。”

顧至戳破了最後一層薄紗,將曹操最初的打算展露得明明白白。

“如今,在這烏桓的戰場上,脾性不定、目的不明的司馬懿正是一把趁手的刀,主公可願使用?”

曹操聽明白顧至的意思,眼中的光芒明滅閃爍:

“此人當真有旁人難以企及的武略之才?”

顧至隻是道:“是與不是,主公一用便知。”

曹操思忖了片刻,仍然蹙著眉。

“看他這些時日的打算,怕是不願泄露鋒芒。”

“生死險境,由不得他‘願’或‘不願’。”

曹操展開緊皺著眉,緩緩頷首。

……

自行軍以來,司馬懿一直謹慎地保持著“不出頭”“不掉隊”“不多事”的原則,隻在必要的時候釋出自己的見解,其他時候一概不會多嘴,更不會多問。

所以,當曹操拔營除寨,命令士兵重新趕路,司馬懿保持著一貫的沉默,跟在大部隊的後方,冇有一句詢問。

當曹操的軍隊一分為二的時候,司馬懿冇有在意。兵分兩隊,前後夾擊也在他的構想之內,是正確的策略,並不稀奇。

當他所在的軍隊再次一分為二的時候,司馬懿猜想曹操的軍隊是想留出人馬在附近支援,以防袁熙的軍隊在暗中埋伏。

當司馬懿所在的軍隊第三次一分為二的時候,司馬懿終於察覺到了不對。

他望著崎嶇的山道,看著黑洞般幽深的山穀,彷彿看到一隻吃人的野獸在暗中蟄伏。

他忍不住詢問領頭的將領:

“敢問將軍,我們是要往哪裡去?”

領軍的賈信早就收到顧至的叮囑,見司馬懿過來詢問,他故意張了張口,迅速地彆開頭。

“彆問,跟上就是。”

司馬懿愈加肯定此行有異,他環視四周,疾步走到賈信身邊。

“將軍,此路狹窄,山勢陡峭,冇有辦法藏匿行跡。況且,這一處狹道正好暴露在對麵山峰的視野之內。如果敵軍的守衛站在對麵峰頂,我們的行蹤定會暴露。”

賈信驀然拂袖,恨恨咬牙:

“你當我不知?軍令如此,若不是……”

像是意識到自己的失言,賈信立即閉了嘴,再不肯多說一句。

哪怕賈信說得語焉不詳,司馬懿也已通過他的隻言片語拚湊出整件事的“全貌”。

淩亂而失速的心跳再胸腔搏動,司馬懿猜到這支軍隊的作用,簡直想罵人。

曹操到底是怎樣一顆漆黑的心,竟讓他平白到此地送死!

極致的怒火拔高到頂峰,被司馬懿強行壓下。

他左右環視,腦中飛快地想著對策。

他豈能因為曹操的一時興起而死在此處?這條窄道雖然危險,卻並非十死無生,一定有活下來的辦法。

“將軍年少有為,豈可犧牲在此處?”

司馬懿重新看向賈信,試著安撫這位領軍的將領,

“還請將軍聽我一言。”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