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三國]“病弱”謀士,戰績可查 > 第85章 勝敗之論 壞心情不會消失,但可以轉移…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三國]“病弱”謀士,戰績可查 第85章 勝敗之論 壞心情不會消失,但可以轉移…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勝敗之論

壞心情不會消失,但可以轉移……

曹操與袁紹一樣,

對袁術的“好運”感到匪夷所思。

袁術此人素無遠略,猜忌心甚強,短視又衝動。這種人在群雄割據的局勢中往往是第一個出局的。

可某些時候,

老天爺特彆喜歡追著餵飯吃。

袁術兒戲一般,先後拿下南陽、九江等富庶之地,靠著所謂的“俠氣”,吸引了一幫武藝高強的門客,連猛虎般的孫堅也俯首依附,

為他所用。

大約是因為從未受過挫折,袁術不僅做出“原地稱帝”這一失智的行為,還要為了所謂的“龍脈之地”拋棄盟友,

做出趁火打劫的事。

陷在自己思緒中的曹操並非發現,

他身旁的郭嘉正對著下方的荀攸擠眉弄眼,

荀攸則低著頭,

唇角細微地翕動,像是在念著什麼。

幾乎在郭嘉臉上看出朵花的程昱,見郭嘉一直瞅著荀攸不放,

不由也將目光落在前方那道瘦削挺拔的身影上。

猶豫了片刻,程昱悄悄地、一寸一寸地往前挪。在荀攸身後不到半尺的方位,

他聽到荀攸低如蚊蚋的自語。

“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寧,

神得一以靈[1]……”

程昱停頓了半晌,無聲抽了口涼氣。

這好端端的,荀攸背《道德經》做什麼?

曹魏謀士之中,

除了他和毛玠,還有正常人嗎?

震撼不已的程昱並未發現,因為他個頭太大,

停留太久,曹操已經注意到這個角落的異狀。

“仲德,你有席位不坐,為何要蹲在公達身後……莫非身子不適?”

此話一出,幾道目光同時落在程昱的身上,彷彿他纔是行事異常的那一個。

程昱口中發苦,卻是維持著敦厚之態,在荀攸身後捉起一條半寸長的小蟲:

“我瞧見一條爬蟲要攀上荀軍師的衣袍,特來製止。”

荀攸已猜到前因,卻冇有多說什麼,隻平靜地道了一聲謝。

處理完小蟲子的程昱坦坦蕩蕩地回到自己的位置,眼觀鼻、鼻觀心,不再關注旁人。

不久前,他還提醒毛玠,莫要摻合這幾人的事。冇想到,才幾天的功夫,他竟自個兒踩了坑,管起了這幾人的閒事。

程昱深刻自省,定下決心——以後,就算郭嘉剃光了眉毛在他麵前跳舞,他也絕不會多看一眼。

曹操點完程昱,環顧一圈,將目光落在顧至身上。

他有些意外地發現,今天的顧至甚是反常,不僅冇有在議事的時候睡著,眼中還聚著一層隱隱綽綽的亮光。

素來躲懶的顧郎難得這麼積極,曹操必不能拂了他的意。

曹操極其和藹地問:“我方纔說的這些,顧郎有什麼想法?”

正通過掌心觸感閱讀“小紙條”,卻冷不丁地被點名,顧至神色微頓,心情從雲端跌落穀底。

當掌心溫熱的觸感遲疑退卻,悄悄地挪走,他的心情變得愈發糟糕。

“先不論袁術征伐徐州一事是否為真,張濟、張繡在與陳留郡的對抗中,已然占據了先機。”

開局一盆冷水,澆得曹操透心涼。

“顧郎此話何解?”

因為莫名的惱怒,顧至不像往常那樣收斂,語氣間多了幾分鋒芒:

“敢問陳留郡與張濟、張繡的對戰中,孰勝孰負?”

曹操想著彆駕彙報的軍情,避重就輕地道:“棗敬先兩次擊退張濟,可謂小勝。”

若是小勝,為什麼彙報的人剛走,曹操就把他們所有人都召集過來?

顧至心中通透如鏡。他本就占著一部分“先知”的便利,此刻,根據結果倒推過程,顧至已然將陳留郡的情況排摸得七七八八。

“不論勝負,隻論得失——究竟是哪一方獲了利,又是哪一方受了損?”

曹操不聲不吭。

片刻後,他長歎了一聲,拾起案邊的書卷:“雖是小勝,卻讓張濟、張繡悄悄割了幾座麥田,損失了兩個鄉的收成。”

兩個鄉的收成,算不上傷筋動骨,但也絕對不少了。

“張濟、張繡進攻陳留郡,本就是為了抄掠糧草。”顧至冇有說多餘的話,隻是直截了當地點出張濟大軍侵擾陳留的目的,

“如今,主公可還認為——陳留郡在對抗張濟叔侄的局麵中乃是小勝?”

張濟、張繡這套聲東擊西玩得賊六,誰都不知道,他們最初的目的就是冇來得及收穫冬小麥的那幾座鄉田。

鄉在城牆之外。除了豪族的莊園與棗祗設下的屯田試驗地,其他麥田四通八達,由尋常農戶耕種。這些麥田平時冇有士兵把守,隻在收成那幾日,由幾個農夫輪流看著,避免1流匪作亂。

任是種田的農戶做好了準備,也決計想不到,竟會有幾萬人的大軍從天而降,蝗蟲般地湧入,趁著夜色殺死了看守者,連夜割走了他們的麥。

聽完顧至的話,曹操沉默許久,無奈頷首:“實乃小敗。”

表麵上,陳留郡的軍隊在正麵對抗中獲得了勝利,把張濟的士兵打得落花流水。可實際上,就如顧至所說,若是隻論得失,他們失敗了,而且虧大發了。

“自那以後,陳留郡各城派遣軍隊,幫著鄉民割麥。至少短時間內……不會再出現類似的事。”

曹操如此說著,卻連他自己都覺得這段話儘顯蒼白。

張濟、張繡的目的已經達到,緩解了豫州無糧危機。就算短時間內不能再重複同樣的計策,他們也還是勝了。

這麼一想,原本隻是因為陳留失糧而略有些不快的曹操,心情指數直線掉落,幾乎要掉到負值。

見曹操因為權衡得失,心情變得極差,顧至的心情終於好轉。

壞心情不會消失,但可以轉移。

見顧至三言兩語就把曹操說得上火,竟然還句句在理,讓人挑不出錯,郭嘉但笑不語,在心中給主公點了一根蠟。

曹操絲毫冇發現顧至在公報私仇,隻以為他在儘職儘責地為自己分析得失。

哪怕心情極糟,因為顧至難得冇有躲懶,曹操心中甚是欣慰。

“這次吃下的虧,孤定要加倍討回。”曹操虛空放了句狠話,試圖趁熱打鐵,讓顧至多說一些見解,

“顧郎明若觀火,想來定有征討張濟的計策了?”

先前還對答如流的顧至,一聽到曹操要向他問計,當即撂挑子不乾:

“在下才疏學淺,未有奇策。我見郭軍師笑靨如花,想來定有精妙之計了?”

郭嘉滿臉的笑容就這麼卡在脖子之上,眼睛之下的位置,比雕塑還凝實。

笑容雖然卡住,可眼睛還會說話。郭嘉瘋狂地朝顧至傳遞眼色,彷彿在狂發彈幕。

——顧郎,我可冇惹你,你為何要拖我下水。

顧至回以冷酷的凝視。

——慢些說,仔細燙口。

郭嘉收不到顧至的腦電波,但他大概能猜到顧至拖他下水的原因。

這幾天,每當顧至與荀彧結隊出現,他都會發出一聲清晰的嘲笑。即使不帶惡意,冇有說任何多餘的話,次數一多……也還是會讓當事人羞惱不已。

郭嘉短暫反省了一瞬,就知錯不改地將這件事拋到腦後。

他決定,下次見到顧至與荀彧黏膩,他一定會笑得更大聲。

曹操覷著郭嘉怪異的神色,一瞬間,關於年輕人中風的擔憂再次浮上心頭。

不等他喊來醫工,郭嘉臉上僵硬變形的弧度已恢複正常。

他粲然一笑:“張濟奪糧一事,背後應有高人指點。”

棗祗雖然處著厭煩,看著不靠譜,但他粗中有細,並非愚鈍之人。

能成為豫州小有名氣的豪士,棗祗所靠的並非家世,而是出眾的個人能力。

儘管不知道雙方交手的細節,但,能把棗祗這樣的人耍得團團轉,對麵至少有一個,或是數個工於心計、絲毫不亞於他們幾個的謀士。

聽著郭嘉的猜測,顧至在心中暗道:當然有高人指點,如果蝴蝶的翅膀冇有亂煽,命運的齒輪還在轉動,此刻在張濟、張繡帳下就業的,應該就是毒士賈詡。

作為一個同樣在後世廣為人知、以自保之術出名的曹魏謀士,賈詡最初並非跟隨曹操,而是先後在董卓、李傕郭汜、張繡勢力間打轉。

他一手招來司徒王允的滅亡,將小皇帝重新推入火坑,間接害死曹操的長子曹昂與侄子曹安民,最後在曹魏受封高位,活到壽終正寢,成了程昱以外,少有的,得以善終的曹魏謀士。

一想到原著的結局與史書中的記載高度一致,他身邊的熟人或病故,或因為各種爭鬥而斃命,顧至心中便煩亂不已,恨不得當場將曹操套一頓麻袋。

正在他心煩意悶的時候,垂在一側的手掌再次傳來溫熱的觸感。

這一次,那隻溫暖的手並未在他掌心描畫文字,而是平和有力地握住他的手,傳遞著寬慰。

炙熱的溫度將他從紛亂傷神的思緒中拖出,顧至垂著手,冰冷的指尖一顫,遲疑地,一點一點地回握住那道溫暖。

上首,郭嘉仍在分析兩軍利弊、構想奇策。他不經意地側頭,再次看見兩片交疊的廣袖。

“……”

郭嘉深吸了一口氣,並未停頓,繼續侃侃而談,內心卻在嘀咕。

底下兩人又開始當眾抵掌,真是不顧他人死活。

荀彧並不知郭嘉心中的唸叨,也不知顧至心緒不佳的源頭。他時刻記著戲誌才當日說過的話,隻是遵從本心地,想要給予寬慰。

側方,已經背完一遍《道德經》的荀攸,不經意地側頭,再次看到斜後方令人難以直視的景象。

荀攸沉默地將頭轉回,想到顧至曾經掏給他看的尺素,全部出自小叔父之手的殷殷叮囑。他閉了閉眼,開始背誦《逍遙遊》。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