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皇帝聊天群 第126章
【今日話題:明成祖朱棣。】
【相關皇帝加入群聊:朱高熾、朱瞻基。】
“凡四方萬國之人,
罪無大小悉已赦宥,若兀良哈官民敬順天道,許令改過自新,
仍前朝貢,聽往來生理。”
朱高熾告訴身邊的大臣,如果不寬恕周邊國家的罪行,這些國家的人沒有容身之地,將來就會成為邊患。
所以他決定派遣使者向多次襲邊的兀良哈送達敕書,允許他們改過自新,前來朝貢。
與朝臣商議定下對兀良哈的敕諭時,朱高熾忽聞天有異象,連忙在左右的攙扶下走出宮殿。
見到天幕之上,
赫然有著“明成祖朱棣”一詞。
………
吳氏誕下皇子,
取名為朱祁鈺,
不久後,朱瞻基封吳氏為賢妃。
去年皇長子朱祁鎮出生,朱瞻基喜出望外並大赦天下。
今年二月,他就將長子立為皇太子,
並在三月初一改立太子生母貴妃孫氏為皇後。
“陛下!天有異象!”
朱瞻基不喜異象之說,
但見太監誠惶誠恐之態,
還是移步走出賢妃的宮殿。
竟是這般天象?!
多次陪同太宗皇帝征討蒙古的朱瞻基迅速冷靜下來,並很快就看到次子朱祁鈺之名。
心中大震之時,朱瞻基迅速檢視聲譽榜,在徽欽二宗附近找到了長子朱祁鎮的名字。
朱瞻基:“……”
【聊天群發言許可權已發放。】
秦念已經做好了今天大規模答疑的準備。
明朝的很多爭議都在朱元璋的話題說完了,這就導致朱棣話題能聊的爭議不多。
她看了眼群成員,
發現朱允炆還在嘉賓組。
也對,
朱棣的話題,
朱允炆當然算是相關皇帝。
【朱元璋:明成……祖?】
朱元璋看向太子,神色莫名。
朱棣冷汗瞬間就冒出來了!
他不知道這個“成祖”是自己的過錯,還是後世子孫擅作主張,以至於無法作出辯解。
在太子朱棣隻能期望未來的自己給出合適的解答時,卻見某個看熱鬨不嫌事大的秦皇已經先一步拱火。
【秦念:很奇怪嗎?朱棣的皇位是他憑本事搶來的,又不是你給的,稱祖怎麼了?】
【朱元璋:……】
皇帝朱棣此刻也是冷汗直冒。
之所以沒有第一時間作答,就是因為他正在質問太子朱高熾,怎麼能給他起這種廟號!
他分明應是太宗!
太子朱高熾也早就是滿頭大汗。
他也不知道父皇的廟號怎麼會是“祖”?
【朱棣:朕絕無此意!朱高熾,你怎麼給朕定的廟號?!】
問太子朱高熾無果,朱棣立即質問皇帝朱高熾。
【朱高熾:父皇,兒臣定的廟號是“太宗”,並非“成祖”!】
三個時期的朱棣同時鬆了口氣。
雖然不知道天幕是怎麼回事,既然朱高熾確定廟號是“太宗”,問題就不在他身上。
難道是天幕出錯?
………
朱高熾此時還不明白天幕是怎麼回事。
但多年太子生涯,讓他在皇祖父和父皇的先後發聲後迅速作出正確的回答。
【朱瞻基:父皇為皇祖父所定的廟號確為“太宗”,不知天幕為何書為“成祖”?】
朱瞻基第一時間懷疑的是天幕本身。
如此詭譎之物,其目的若是蠱惑百姓,則必生大亂。
【秦念:還能是因為什麼——當然是你的不肖子孫給朱棣改了廟號。】
“是朱祁鎮所為?”
天幕顯示違反規則二,朱瞻基這個反問未能現於上方,僅出現在下方的小方框之中。
朱瞻基令人急詔重臣入宮,同時他也命錦衣衛即刻前去護衛太子及二皇子。
【朱棣:不肖子孫為何要改朕的廟號?!】
【秦念:因為他不肖。】
【朱棣:……】
好有道理,以至於朱棣甚至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不肖子孫,即不像祖宗、父輩的子孫,亦指違背先輩遺誌的子孫。
【秦念:某個明帝無後,由堂弟繼位。堂弟為了將親爹放進太廟,就先給你改成了成祖,再把皇後塞進太廟給自己占位置,提前把某個倒黴蛋給扔出了太廟,以確保他親爹不會被挪出去。】
無後的明帝是明武宗朱厚照,年號為正德。
他的堂弟是明世宗朱厚熜,年號為嘉靖。
秦念認為嘉靖改朱棣的太宗為成祖應該有兩個原因:
一是朱棣作為藩王即位,被奉為成祖之後,嘉靖就可以說自己是效仿成祖,直接以小宗代替大宗,而不是入繼大宗,這樣嘉靖就可以名正言順地祭祀親爹。
二是降低讓皇後占位置的難度。比起把朱棣祧出太廟,將朱高熾祧出去的難度可低太多了。
《明實錄》記載:“朕孝烈皇後淑德懿行,久正中宮,比緣內難,捄朕於危,厥功大焉……惟是太廟九室皆滿,正義即當奉仁宗祧。蓋後位即朕之位序也,今且藏主於皇妣之側。”
所謂的“捄朕於危”,指的是嘉靖差點被宮女勒死,是方皇後救了他。
【朱高熾:……】
看到這六個點,朱高熾猜到自己就是那個被扔出太廟的“倒黴蛋”。
不肖子孫竟能不肖到這般地步?!
既然是自己被祧出太廟,那麼根據字輩往下數,加上是兄弟即位,這個不肖子孫——
朱厚照?
還是朱厚熜?
【秦念:由於“成祖”的緣故,朱八八,後世有些人認為你朝也屬於二世亡國,燕王朱棣篡位後的明朝應該叫做燕明。】
【朱元璋:……】
朱元璋現在覺得手癢。
若不是十日前的天幕讓他性情平和許多,現在他就該好好教訓老四。
好一個燕、明!
至於為什麼平和——
一是祖訓治國的失敗讓朱元璋得以深刻反省。
二是十日時間,前兩百萬額度的國債就已被豪富買空,還有更多權貴豪富請求購買國債,已無需擔憂錢荒。
三是翻閱了太多的請罪上書,被氣得已經沒脾氣。
僅京官的巨額贓款就足以讓今年的明軍滿餉,而地方官員的請罪上書還在紛至遝來,主動交代的贓款與日俱增。
朱元璋都不知道大明原來這麼“富裕”。
四是每當想起秦念所說的“天下得國之正者莫過於朱明”與“再造華夏之功”,心中升騰的暴虐就會莫名得以平息。
這第四點,朱元璋也想不明白為什麼。
【朱棣:胡言亂語!朕是太宗,不是成祖!朕不認!!!】
朱棣都快被不肖子孫給氣瘋了!
他辛辛苦苦改史,兢兢業業北伐,都是為了自證正統。
結果廟號被改成了“成祖”。
這簡直就是在昭告天下:
他、朱棣,就是篡位登基,就是得位不正!
這究竟是哪個蠢貨所為!
朱厚照還是朱厚熜?
還被視作燕……
朱棣絕對不認這種國號!
………
此時朱瞻基同樣鎖定更改皇祖父廟號的皇帝是厚字輩。
因為滿足“兄終弟及”的字輩唯有祁、厚、由。
挪其生父入太廟後,讓皇後“占位置”之時需要將父皇祧出太廟的字輩就隻有厚字輩。
但如此一來,朱祁鎮、朱祁鈺二人當有一人未在太廟。
他的兩個兒子不是兄終弟及。
再看朱祁鎮那位列徽欽二宗附近的聲譽榜排名,朱瞻基立即出言詢問緣由。
這“秦念”必是後世皇帝,當知內情。
但朱瞻基的問詢為天幕所阻,違反規則二:不得提及與話題無關的曆史事件。
【秦念:你不認沒用,廟號這種東西隻能是後人給,你又不能自己定。】
【朱棣:……】
朱棣盯了天幕好一會兒,絕望地發現“今日話題”之後依舊標注“明成祖朱棣”。
並沒有依據他的否認更改為明太宗。
………
李世民暗自慶幸。
還好後世唐皇沒有出現這等不肖子孫。
自己的廟號是太宗,沒人會認為大唐一世而亡。
倘若他也被改了廟號,大唐豈不是變成……
李世民連忙止住這個想法。
【朱棣:朕是否應當更易太子?】
被改廟號一事已經讓朱棣暴怒,再看聲譽榜下方的朱姓皇帝們,他的臉色就更加難看。
相比漢唐,大明往後的皇帝聲譽排名總體低得多。
更有朱祁鎮這種聲譽榜排名極低的皇帝!
朱棣本就有易儲之心,隻是朝臣大多反對,又有朱瞻基這個好聖孫在,他才沒有改立儲君。
可如今看來——
朱瞻基的確是好聖孫,但聲譽排名並沒有高到非立不可的地步。
此刻人在樂安就藩的朱高煦喜出望外!
他隻盼秦念讚同父皇之言,立即改立他為太子!
而太子朱高熾臉色蒼白,不敢發一言。
他清楚有著與徽欽二宗並論的後代意味著什麼,天幕初現時,父皇就因此對瞻基不悅。
如今秦念更是透露有不肖子孫為私利將父皇的廟號改為“成祖”。
【秦念:朱高煦朱高燧並沒有展現出治政的能力。至於朱瞻基,或許有劉詢的能力,卻沒有劉詢的魄力。在類似的過錯上,朱瞻基也比劉詢嚴重得多。】
秦念現在沒有定論誰更適合當太子,目的是引出朱瞻基的繼承人問題。
甲方的規則限製並不嚴格,隻要不點名道姓,就不會被視作違規。
事實上朱高熾可能不是完美的太子,卻絕對優於朱高煦朱高燧這兩個弟弟。
朱高煦在靖難之役中多次助朱棣轉敗為勝,因此被朱棣視為類己。
但朱高煦本性暴虐,完全不適合當皇帝。
朱高燧也想奪嫡,但對於朱高熾的威脅遠不及朱高煦。
根據“高燧大懼,不能言”“高燧大懼,乃請還常山中護衛及群牧所、儀衛司官校”這種記載,朱高燧顯然也不如朱高熾。
………
劉詢沒有為秦唸的“誇讚”而喜。
正相反,他更關注“類似的過錯”。
由於此前群裡在說“不肖子孫”,劉詢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繼承人問題。
劉詢再度看向位於聲譽榜下遊的“劉奭“。
兩個月前許平君誕下次子,劉詢已與皇後商議過儲君之事。
如今長子次子皆幼,劉詢還未冊立太子,可待二子稍長之後再作決定。
………
被秦念略過的皇帝朱高熾嘴唇蠕動,卻是不敢出言詢問。
他害怕出言之後,會得到他還不如兩個弟弟的答案。
【朱瞻基:……】
朱瞻基非常清楚,秦念口中的“類似的過錯”,應是指他選錯了太子。
與宋時徽欽二宗排名相仿的長子,究竟是做了什麼才會落得如此聲譽?
此外,“沒有漢宣帝的魄力”,又是指的什麼?
【朱元璋:朱棣若是選錯繼承人,後果會是什麼?】
朱元璋這句話問的其實是朱祁鎮這個聲譽值奇低的皇帝。
祁字輩,朱瞻基之後。
秦念顯然是意指朱瞻基選錯了繼承人。
曆經六次天幕,朱元璋已經學會如何規避限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