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皇帝聊天群 第129章
範廣與多行不法且部下多貪縱的石亨不合,
石亨就彈劾範廣,致使範廣被撤銷職務,隻領毅勇一營。
這時罷免範廣的皇帝是朱祁鈺,
所以秦念說他沒魄力。
朱祁鈺若是有心集權,年輕的範廣顯然更值得重用,可他偏偏相信早就被朱祁鎮重用的石亨。
之後朱祁鈺重病,石亨幫朱祁鎮複辟,誣陷範廣與於謙一起謀立藩王,範廣因此被處以極刑。
石亨其實能力不錯,也是北京保衛戰的功臣,但他幫朱祁鎮複辟後越發囂張跋扈,因謀叛罪被朱祁鎮下獄,
病死獄中。
而最令秦念不齒的,
是朱祁鎮居然將範廣的妻子兒女送給降虜。
“以廣居上蓋章。所以實際上掌權的是那個陪伴幼帝的太監——這就是明堡宗寵信宦官的原因。】
秦念沒有將矛頭指向朱祁鎮的母親孫太後。
《明史》中“陰取宮人子為己子,即英宗也”,像極了將過錯歸咎妖妃的儒家敘事。
《明實錄》對孫太後的記載與《明史》截然不同,描述的孫後與胡後情同姐妹,比如“上即大位,切胡氏為皇後,孫氏為貴妃。胡氏之疾,貴妃視之尤厚,故胡氏之退讓,孫後之不居,皆其誠心雲”。
兩本史書秦念都不敢儘信。
但就算是孫太後爭寵導致胡皇後被廢,那也是朱瞻基對胡皇後無情。
要求妃嬪必須賢良淑德不得爭寵,這不符合人性。
孫太後助朱祁鎮複辟,下達顛倒黑白汙衊朱祁鈺的詔書,這屬於皇位之爭。
土木堡之變,文武百官上奏“聖駕北狩,皇太子幼衝,國勢危殆,人心洶湧。古雲:國有長君,社稷之福,請定大計,以奠宗社”。
孫太後再怎麼不情願,也得批示“卿等奏國家大計,合允所請。其命郕王即皇帝位,禮部具儀,擇日以聞。”
明朝之前的後宮乾政,能夠直接乾涉軍政大事、決定人事任免,算得上“臨朝稱製”,才需要負全責。
而明朝的太皇太後和太後隻有給決策背書的權力,也就是隻能點頭搖頭,不能自己決定政務,她們不需要為明朝的興衰負主要責任。
朱元璋將朱祁鎮廢為庶人,朱瞻基時期的孫氏就算不被廢後,成為太後的她也沒有將朱祁鎮錄入玉牒的權力。
不過秦念還是會透露朱祁鎮的生母是誰,以防誤傷朱祁鈺之母。
【朱元璋:是朕的疏忽。】
明堡宗……
朱元璋知道“堡”必然不是正常的廟號。
必然是和“宋驢宗”一般有其出處。
至於實際掌權的是太監,朱元璋也沒想到禁止後宮乾政會帶來這種後果。
………
皇帝朱高熾震驚。
皇祖父是這麼虛心聽教的人?
【秦念:翰林院的儒臣不會教明堡宗真正的帝王之術,隻會騙皇帝以德治國。宦官隻需要把文臣武將坑騙皇帝的手段告訴幼帝,就能讓明堡宗隻相信他。這時候唯一能教導皇帝“宦官同樣不能儘信”的人是太後,但這個永城主簿之女不懂政務,她教不了。】
永城主簿之女——
皇太孫朱瞻基的妃嬪孫氏臉色蒼白。
這朱祁鎮竟是她的子嗣?
【朱元璋:朕已廢除祖訓治國,後世當因時而異。】
朱元璋隻能如此回答。
他已經知道各種製度都會有缺漏。
十日前秦念就讓他知道祖訓治國的後果。
這十日間數千份請罪上書,更是將各種五花八門鑽政策缺漏的方式攤開在他麵前。
現在看來,這朱祁鎮視戰場為兒戲最終被異族所俘,就是為宦官所欺。
朱祁鎮的愚昧,或因其母不能教子;而其母不能教子,恰是因自己要求後宮不得乾政。
這就是封堵太後禍國的途徑,卻留下宦官乾政的更大隱患。
比起與皇帝無瓜葛的宦官,朱元璋知道還不如讓太後乾政,至少她是皇帝之母,必然會顧慮其子。
倘若朱瞻基死後,有呂後這樣的人掌權,又怎會讓不通軍事的皇帝帶著半個朝堂禦駕親征?
正如英布謀反時,病中的漢高祖“欲使太子將往擊之”,是呂後“為上泣涕而言”,漢高祖因此自己去征討英布。
【朱棣:可有延壽之法?】
朱棣再怎麼責罵朱瞻基,在看到皇孫早逝時,還是第一時間詢問朱瞻基是因何而逝。
但多次詢問都為天幕所阻。
也是過於情急,朱棣一直沒能規避規則。
直到父皇與秦念談完後宮乾政一事,朱棣才將問題道出。
【秦念:皇帝早死的原因,一般就那麼幾個,但你朝皇帝早死的原因還挺多。】
【朱棣:還請秦皇明言!】
皇帝朱瞻基愣住。
他知道皇祖父問“延壽之法”是替自己所問。
【秦念:你朝的史書經曆多次刪改,充斥著各種偽史與邏輯不通之處,朕也不知道這些明帝的真正死因,隻能把今人的推測都說一遍。】
【朱棣:……請秦皇直言。】
看到“多次刪改”,朱棣不由得心虛。
但“你朝皇帝早死的原因還挺多”,實則是指本朝的皇帝有多人早死。
朱棣必須追問緣由。
………
秦皇?
新入群的朱高熾和朱瞻基都注意到這個極為特殊的稱呼。
但兩人都將疑問按捺住。
秦念將要談及明帝的生死,此時不該貿然詢問不相乾之事。
【秦念:猜測一,重金屬中毒。對於古代宮殿來說,主要存在鉛、汞等汙染,比如鉛在地基、彩繪中運用很廣。新建及補漆的宮殿至少得通風半年再住,過早住進去容易引發自身短壽、子嗣不豐、子嗣短壽等問題。】
這個猜測完全是為朱瞻基量身定做,至於目的,當然是讓皇帝們重視醫學院。
朱瞻基的長女順德公主生於永樂十八年,壽二十四歲;次女永清公主生年不詳,比長姐提前十年早逝;三女常德公主生於永樂二十二年,壽四十七歲。
長子朱祁鎮生於宣德二年,死於三十八歲;次子朱祁鈺生於宣德三年,死於三十歲。
永樂十八年十二月皇太孫宮修成,朱瞻基第二年正月就搬進去住,這就可以解釋順德公主和永清公主的早逝。
常德公主是在朱瞻基搬進皇太孫宮三年後纔出生,十七歲就出嫁離開皇宮,於是壽數最長,但也隻有四十七歲。
永樂十九年四月紫禁城前三殿被焚毀,朱瞻基即位後才搬進宮。一直到他死,紫禁城內都在搞裝修。
後宮距離裝修工地有較遠的距離,所以朱祁鎮朱祁鈺都沒有早夭。
但還是會受到影響,所以兩人都沒活過四十歲。
而朱瞻基本人死於三十七歲。
………
曆朝曆代喜歡新建宮殿的皇帝都額上冒冷汗。
紛紛思索自己是否踏入“未通風半年”的新建或補漆後的宮殿。
更有謹慎者,已然決定新建宮殿至少得通風一年、不、兩年後再踏足!
【朱瞻基:……】
朱瞻基清楚自己就是子嗣不豐,二十九歲纔有長子朱祁鎮的出生。
他就是在皇太子宮修成後不久就入住,沒有等到“通風半年”。
原來這纔是自己子嗣不豐的原因!
正是因為極為重視得來不易的儲君,朱瞻基才會無過而廢胡皇後,改立孫貴妃為皇後。
結果朱祁鎮竟是個徹頭徹尾的昏君。
【朱棣:此毒可有解法?】
【秦念:重金屬中毒,在朕這個時期也無解。】
朱瞻基欲哭無淚。
他沒想到自己竟是已經得了絕症,命不久矣。
【朱棣:竟是朕的過錯……】
朱棣深感茫然。
他早就設想過秦念會以各種角度批駁他的治政,朱棣也做好了早認錯早改過的打算。
但他唯獨沒想到第一個問題居然在於遷都之後,讓皇太孫住進沒有“通風半年”的宮殿,致使朱瞻基早逝。
【秦念:朕興建醫學院也沒多久,你朝加快醫學發展的進度,說不定有救。】
秦念再次為醫學院代言。
其實哪怕是到現代,輕度重金屬中毒可以乾預,重度重金屬中毒帶來的損傷大多不可逆,更彆說古代。
但總得給個希望。
從中醫角度看,說不定老祖宗還真能想出以毒攻毒的辦法。
【朱棣:朕必將全力支援醫學院的興建!】
【朱瞻基:何謂醫學院?】
絕處得見生機,朱瞻基當然得追問活命之法。
【秦念:話題結束後,天幕會呈現過去的話題,到時候你就會知道。其實明帝的早逝的原因有很多,把其他因素解決了,說不定也能長壽。】
【朱瞻基:請秦皇詳敘!】
朱瞻基此刻甚至得慶幸“明帝的早逝的原因有很多”。
如此一來,即便重金屬中毒無解,但其他問題得以解決,自己或許也不至於早逝!
想到自己現在還算康健,並不像身患絕症之人。
是了,他雖然子嗣不豐,但也沒有絕嗣。
必是還有其他原因,才致使自己早逝!
【秦念:說到醫學院,那就不得不提第二個猜測:明朝皇帝的普遍早逝,跟太醫世襲製度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