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天幕]皇帝聊天群 > 第150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天幕]皇帝聊天群 第150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秦念:說回土地兼並帶來的一係列問題:首先是地主隱匿土地與人口,
致使國家收取的賦稅減少,從而不得不提高賦稅,使得更多農民破產淪為佃戶或流民,
自此形成隱戶更多賦稅更高的惡性迴圈,這一點之前說過就不多說了。】

劉莊劉炟知道,秦念這段話是對不知前事的他們所言。

【秦念:其次就是權貴豪富掌控了足夠的土地之後,就必然削弱中央集權,甚至對抗中央——劉炟,建武十五年劉秀推行度田令,清查各州郡的土地與人口時,發生了什麼?】

劉秀看向上半句的“對抗中央”。

兩年後他推行度田令,地方權貴豪富就試圖對抗中央?

至於秦念詢問劉炟,
讓劉秀不由得想起第一個話題時,
總被秦念詢問的昭帝。

劉炟的聲譽排名不及昭帝,
大約就是過於善待儒家官吏,使得土地兼並問題惡化。

秦念願意教他,這是好事。

【劉炟:……次年,河南尹張伋及諸郡守十餘人,
坐度田不實,
皆下獄死。】

劉炟的遲疑,
是想起剛才秦念說他善待官吏會致使百姓受苦。

之前他不明白。

然而隻是這一個問題,劉炟就已驚出冷汗。

………

劉秀冷眼看著天幕。

河南尹,如今還是河南郡。

都城洛陽在此,定是他在未來三年內將河南郡守更名為河南尹。

張伋是劉秀信任的重臣,才能擔任如此要職。

結果度田令下,
張伋卻與權貴豪富勾結欺君?

【秦念:然後呢?】

秦念看出劉炟的答話很討巧,
這就是《後漢書》的原文。

《後漢書》成書於南北朝時期。

但範曄編纂史書時,
必然會參考東漢的史書,這段話有可能是東漢時期史官記載的原文。

劉炟用這段話進行回複,倒也說得過去。

【劉炟:郡國大姓及兵長、群盜處處並起,攻劫在所,害殺長吏。郡縣追討,到則解散,去複屯結。】

郡國世家及豪強私兵與群盜勾結到處攻打劫掠,殺害當地官吏。

郡縣追討時,官兵一到盜賊就解散,官兵一走盜賊就聚集。

劉秀猜得出這些“盜賊”為何清楚官兵的動向——必有地方官匪勾結之故。

原來這就是秦念所說的“對抗中央”。

【秦念:情況最嚴重的是青、徐、幽、冀四州,為什麼?】

【劉炟:……這些地方土地兼並最為嚴重。】

劉炟本想說“世家豪強勢力最為集中”。

但這麼說有把所有世家豪強都視作叛賊之意。

猶豫間,他還是改成了秦念之前提過的土地兼並。

【秦念:如果你現在派使者清查地方隱匿了多少土地與戶口,你覺得世家豪強出身的儒家官員是會配合你,還是以“與民爭利”的藉口阻止你,甚至是重演劉秀時期的群盜並起?】

【劉炟:……】

劉炟如遭雷擊。

“與民爭利”正是儒臣阻止他施行官鹽鐵、均輸平準的理由!

這一刻他終於明白善待儒家官吏並不是對百姓的仁德。

而對於秦念之問,劉炟心中已有了答案:

儒臣不會配合他,若他強行清查,則必然引發“群盜並起”。

【秦念:你善待那些為權貴豪富牟利、治國上卻一個比一個無能的儒臣,是你在犯蠢嗎?】

【劉炟:……朕錯了。】

劉炟慚愧。

他性格就是有些許仁懦。

但他的優點是知錯就改,且不會盲從他人。

秦念幾句話就揭露他的過錯,劉炟沒有為自己作任何爭辯。

【秦念:認錯態度這麼好,朕倒是不好罵你了。】

秦念知道曆史上的劉炟就是這麼聽勸。

建初元年,劉炟派酒泉太守段彭討擊車師,大破車師後接回戊己校尉耿恭,第二年又罷伊吾的屯田,等同於放棄西域。

班超撤至於闐時,上書要留屯西域,劉炟同意了。

之後班超想要平定西域,劉炟多次接受班超的求援,派兵支援他。

李邑謊稱“西域之功不可成”,誣陷班超在外享樂時,劉炟也明辨忠奸,將李邑交給班超處置。

班超維持著東漢對西域的影響力,為漢和帝劉肇時期再次打通西域奠定基礎。

【劉炟:……】

這話劉炟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但他知道秦念口中的“無能儒家官吏”所指是誰。

此前劉炟在朱暉的勸阻下停止均輸平準與鹽鐵官營,然而一段時間過去,朱暉等人卻始終給不出解決財政不足的辦法。

劉炟因此決定施行此策,朱暉卻說他這麼做就不是明主。

他發怒斥責朱暉等人,這些人卻不認錯,反倒自行下獄,意指他是無道之君。

此前劉炟也擔憂重啟這些政策,會如武帝時期那般致使百姓窮怨。

但現在劉炟明白了:

錯不在他,朱暉等人反對此政,純粹是因為他們全是世家豪強出身!

既然這些人自行下獄,劉炟決定不會下詔讓他們出來。

就算他們老死在獄中,天下人也知道錯不在君王,而是他們“為權貴豪富牟利、於治國無能”。

若他們又自行出獄,想必也沒有臉麵再留在朝中。

【秦念:麵對群盜四起的局麵,劉秀是怎麼處置?】

【劉莊:阿父派使者前往各郡國,允許群盜相互揭發,五人共斬一人,可免罪;不追究拖延、迴避、放縱盜賊的官吏,隻看討賊的成效;也不追究有盜賊卻不收捕、畏懼棄城的州牧、郡守、縣令等官員,隻追究隱匿不報者。】

劉秀臉色更加難看。

他知道這是分而治之,代價就是他必須放過大部分“群盜”,以及不追究所有與“群盜”勾結的地方官吏。

如此一來,恐怕也難以處置發起動亂的世家。

【秦念:成效呢?】

【劉莊:官府競相追捕,盜賊解散;阿父將賊首遷徙他郡,賦田受稟,使安生業。此後牛馬放牧,邑門不閉。】

劉秀歎了口氣。

果然,沒有處置“郡國大姓”。

【秦念:也就是達成階段性的抑製豪強,實際上是被迫妥協,隻處置賊首,不追究從犯。】

關於漢光武帝度田是否功成,一直是眾說紛紜。

從成果來看,隻有一句“牛馬放牧,邑門不閉”,也就是治安環境好轉。

沒說度田結果究竟如何。

“賊首遷徙他郡”,秦念覺得這些群盜的賊首應該是各地世家豢養的私兵,也算是階段性抑製豪強。

史書記載“秋冬歲儘,各計縣戶口墾田,錢穀入出,盜賊多少,上其集簿”,說明度田成為東漢常製。

這次度田也讓漢明帝劉莊攢夠對匈奴轉守為攻的資本,得以收複西域。

但隻遷賊首,換言之就是漢光武帝隻是對作亂的世家略作削弱,但沒有動搖世家的根基。

當世家豪強與當地官僚集團形成利益共同體,度田令就再度成為一紙空文。

此時卻不再有第二個漢光武帝連殺十幾個郡守來遏製豪強。

【劉莊:……】

劉莊欲言又止。

他想要為阿父辯解,但他知道這次度田實質上是妥協。

即便那是不得不妥協。

——助阿父中興漢室的“雲台二十八將”絕大多數出身地方大族。

【劉秀:有何後患?】

劉秀本以為這句問話會被天幕所阻,卻現於天幕。

如此看來,天幕刻意開放“王莽”這一曆史話題,也意味著規則限製的進一步放開。

【秦念:世家在你朝得以空前壯大,不僅葬送東漢,也為後世帶來數百年戰亂,更引發漢唐之間的第一次異族大規模屠殺漢人——世家這一階級也在這次屠殺中遭受重創,自作自受走向衰落。】

東漢各大世家麵露驚恐。

遭受重創,走向衰落?

【劉莊:異族屠殺漢人?!】

劉莊瞬間暴怒!

世家安敢致使漢民陷入如此境地?

沒有看到之前的話題,在劉莊眼中,“漢人”就是大漢的子民。

這讓他如何不怒?

若是後患嚴重至此,哪怕不得不暫緩收複西域,他也必須先處理世家!

【劉徹:劉秀,你為什麼要妥協?】

劉徹很是不解。

此前李世民話題時就有所謂的“五姓七望”,李治一句話就可以勒令兩朝的世家自縛入京。

怎麼劉秀作為開國皇帝,度田時世家作亂,他卻向這些世家妥協?

所謂的世家,在劉徹看來比宗室好對付多了。

宗室還得以推恩令進行逐步削弱,所謂的世家——

劉徹想讓他們守陵,就得全族離鄉守陵。

倘若有忤逆之輩,族誅便是。

【劉秀:……】

劉秀一時間不知該如何作答。

他總不能說現在的世家早就不是武帝時期那般。

自元帝廢除徙陵製度,當地豪富兼並土地、蓄養私兵,早就從單純的豪富轉變為豪強。

更何況他是在豪強的支援下得以中興漢室。

劉秀若在沒有天幕的情況下清洗世家,必使社稷動蕩。

【秦念:當然是因為你那廢除徙陵製度的蠢貨後代啊,徙陵製度廢除之後,世家就可以在當地紮根壯大。】

【秦念:於是圈並大量土地、蓄養私兵、興建塢堡營壁,這儼然就是無數的割據勢力。劉秀能夠複國,都是靠賣身、咳,聯姻獲取世家豪強的支援。】

【劉秀:???】

劉秀額角青筋直跳。

他靠聯姻獲取支援的物件,就隻有北地郭氏!

劉秀出撫河北後,是征召信都郡周邊四千人攻打各處,又有劉植、耿純等人率宗族子弟據其縣邑歸附於他,至此他獲得數萬人追隨。

此後北擊中山、拔盧奴,向周邊各郡縣法檄文共擊邯鄲王郎。

真定王劉揚帶著十餘萬人歸附王郎,於是劉秀派劉植說降劉揚,迎娶劉揚之甥郭聖通,與真定王、郭氏聯姻。

之後劉秀與銅馬、尤來等農民軍作戰,迫降數十萬人。

他早就無需再以聯姻的方式說降他人,多是以武力征伐取勝。

結果從秦念嘴裡說出來,怎麼就像是他通過聯姻得天下?

尤其那句“賣身”……實在、實在是胡鬨!

偏偏秦念自行糾正,劉秀都不能否定這“賣身”之說!

不管他如何作答,他的名聲都會因此受損。

【劉莊:……阿父隻與郭氏聯姻,並非以聯姻複國。】

劉莊的怒意都被卡住了。

麵對秦唸的公然造謠,劉莊必須為阿父辯解。

但不知道為什麼,這話說出來總覺得哪裡不對。

那句“賣身”更是……

這秦念,可惡!

【秦念:反正你東漢的皇帝要是處理不了這些世家,就說明漢光武帝就是靠賣身、咳,聯姻獲得帝位。】

【劉秀:……】

秦念果然不是口誤,她就是故意的!

可劉秀卻不能出言駁斥她。

他看得出秦唸的目的就是要迫使他處理世家。

其實早在看到世家造成的後果時,劉秀就已決定不會將如此大患留給後人。

世家存續時間越長,後世漢帝就越難處置。

這天幕規則實在無用,秦念隻是加一句前提,就能避開規則三來造謠!

劉秀知道秦念不是第一次用這種方式避開規則,當初她能說出張良名不副實,就是在利用這一規則缺漏。

【劉莊:……】

【劉炟:……】

劉莊劉炟都看出了秦唸的險惡用心。

但看出來沒有用。

這是陽謀。

【劉邦:劉莊劉炟,待此前的話題現於天幕,你們就知道該如何處置世家。】

劉邦不覺得劉秀被秦念戲謔為“賣身”有何不可。

待《告天下百姓書》現世,就是劉莊劉炟處置世家的最好時機。

就算多了些私兵塢堡,隻要他們無法煽動流民,這些世家也掀不起風浪。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