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天幕]皇帝聊天群 > 第165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天幕]皇帝聊天群 第165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嬴政:……除秦念所言不赦之罪外,
皆赦。】

看著民心再升數十名,嬴政卻並不高興。

因為換言之,就是因小罪淪為刑徒者極多,
多到能顯著影響他的民心排名。

【秦念:遭受連坐的刑徒也可赦免。】

秦念沒有要求各朝廢除連坐之法。

因為在基層治理能力不足、治安不好的古代,連坐製度就是成本最低的管理方案。

且各朝的連坐並不是所有罪行都連坐,一般是關係著謀反、治安、邪教、逃稅等特定事項。

如果能夠嚴格按律法執行,以古代的治安環境,可以說利遠大於弊。

而且各朝隻要發展經濟,就一定會放寬百姓流動,連坐製度應該會緩慢消弭。

【嬴政:可。】

無數刑徒喜極而泣。

他們知道以大秦官吏的效率,自己很快就能得到赦免。

“此番大赦,會赦免多少刑徒?”

李斯對大秦刑律最為瞭解,
很快估算出答案:

“應有七十萬左右。”

嬴政:“……”

犯小罪和被連坐的刑徒竟有如此之多?

【秦念:至於贅婿、商人、後父、閭左等無罪之人,
以及被放免的奴隸,
應該允許立戶,不再論貴賤。但犯法的官吏就應該被優先征發、戍邊。】

【嬴政:……可。】

看著秦念對犯法官吏的厭棄,嬴政彷彿透過天幕看到小輩的任性。

七科謫的總人數也就幾十萬人,本是優先征發、戍邊、服庶人役。

如今兵役製度將改、庶人役已除,
隻剩下征發一事……

嬴政已決定讓蒙恬為主將領十萬精兵、章邯為裨將領剩下的三十萬刑徒北拒匈奴,
順路攻取朝鮮。

依秦念之策,
捕匈奴朝鮮之異族入秦為奴,以替換本族奴隸。

至於百越……

若是軍功爵製不改,嬴政會儘快南征百越,如今倒是不急於一時。

嬴政正思索何時取百越之地,卻見天幕又現秦念之言。

【秦念:最後一個大興土木是長城——曆朝曆代都在指責祖龍修長城為暴政,
但許多朝代也在修長城。】

【嬴政:……】

嬴政還沒有修長城。

在得知有辦法徹底滅胡之後,
嬴政也不打算再修長城。

而是決定修築可以不斷向前推進的“堡壘線”。

十三年後的匈奴將要建國,
嬴政不會坐視其壯大。

【朱元璋:朕觀史書,應是秦修長城時征用過多人口,工期太短,致使死者眾多,故而被視為暴政。】

朱元璋也是修長城的皇帝之一,他隻得出言為自己辯解。

他修山海關時量民力而行。

此言也是為了提醒始皇帝,即便要修長城,也不應操之過急。

【秦念:秦長城雖並非新修萬裡,而是將戰國時秦、趙、燕三國的舊長城連線、加固並擴充套件,但修築這萬裡長城確實導致死傷者眾多。】

【嬴政:朕不會再修長城,而意在北擴。】

長城不修了?

秦唸的第一反應,是祖龍劇本被她帶偏了。

不修長城,怎麼抵禦匈奴?

但定睛一看:“意在北擴”。

這應是祖龍受到堡壘線的啟發,決定徹底解決北方遊牧民族的隱患,而不是以長城作為防線。

想到漢初時匈奴的張狂,再想到元朝也沒修過長城,再考慮到宋朝不僅沒長城,燕雲十六州甚至成了遼國的防線——

彼時的長城不是非修不可。

【秦念:祖龍壯哉!】

【嬴政:……】

【秦念:繼續說修長城的後續——當後世發現長城為華夏抵禦北虜數千年,將長城視為華夏的精神圖騰時,即便腳下是明朝修築的長城,人們也隻會視長城為祖龍的功績。】

【朱元璋:???】

【朱棣:何意?既是明長城,怎會皆頌始皇帝?】

朱棣坐不住了。

他也修過長城!

後人視長城為精神圖騰時,怎能忽視大明的貢獻?

【劉徹:後世複秦,自是讚頌秦始皇。】

劉徹很是不滿。

長城憑什麼算是“精神圖騰”。

去病都封狼居胥了!

大漢既然成就漢族之名,為何精神圖騰卻是用於防守的長城?

豈有攻不如守的道理?

【秦念:這與複秦毫無關聯,事實上後世百姓清楚那是明長城。但提起長城,所有人隻會想到“秦始皇修長城”。】

【劉徹:……】

劉徹知道秦念既然如此篤定。

那麼長城被視作始皇帝的功績,應是在她複秦之前就已經傳聞天下。

【秦念:其實這得感謝唐朝的文人,將春秋時期哭倒齊國都城牆的杞梁妻,嫁接為哭倒秦朝修的長城。“孟薑女哭長城”的民間故事流傳有多廣,長城與祖龍繫結得就有多深。】

【李世民:朕未聽說此言……既然是民間故事,官府也不好管製。】

【秦念:你管不了也不必管,朕隻是單純想要嘲笑朱八八和朱棣。】

【朱元璋:……】

【朱棣:……】

父子二人還真就聽過《孟薑女哭長城》的故事。

也知道這個故事流傳得有多廣!

想到後人因此忽視明修長城之功,反倒將此精神圖騰儘皆歸功於始皇帝,兩人皆無言以對。

【秦念:祖龍,你原本會在兩年後派屠睢領五十萬軍南征百越。但此次出征麵臨著山嶺眾多糧道受阻、越人分散難以強攻、炎熱多雨腫疫流行等原因,此戰未能取勝。】

祖龍說要北擴,秦念就順勢提及南征百越。

雖然兩線作戰不合適,但百越之地自古以來都是華夏的疆域,不能不取。

【嬴政:當如何取之?】

酈食其已自請入百越之地。

百越地廣,嬴政派去的使者也不止酈食其一支使團。

說是使團,卻並非出使某個勢力,而是皆可便宜行事。

故而嬴政不能將此事道於天幕,以防百越之人得知後加強防備。

【秦念:這次應提前命監禦史祿修建連線湘江與灕江的靈渠,通漕船後再行南征之事。原本曆史上,也是靈渠鑿成後才迅速統一嶺南。南征軍可提前一年到嶺北戍守,以適應當地水土氣候,並提前準備所需的藥材。】

【嬴政:可。】

【秦念:彭越是否入秦?】

【嬴政:是。】

彭越現在身處軍中,分在王賁麾下。

劉邦話題時,他就被後世秦皇點明籍貫姓名。

知道此世反秦之事不可行,彭越當然願意入秦。

【秦念:他擅長遊擊戰,可以調去南征軍中曆練。】

【嬴政:可。】

酈食其此時已深入百越,其中艱辛苦楚,難以道儘。

但成果喜人。

他不僅成為許多部落的座上賓,還以各種方式挑起各部落間的爭鬥。

此時種下的矛盾,將在秦軍南征之時得到收獲。

百越之地訊息閉塞,縱有不少逃難而來的六國遺民,也看不到天幕。

酈食其不擔憂天幕之事為百越人所知,但還是極為謹慎,改名換姓後偽裝成看不見天幕、於秦有走私渠道的魏國遺民。

如此一來不僅更容易獲得百越人的信任,還能第一時間知道天幕之說是否傳到此地,可以早做準備。

【朱元璋:徭役之事已畢,還請秦皇言賦稅之事。】

朱元璋等待今日已有多時。

看到兵役製度竟能集秦時軍功爵製與大明軍屯製二者之長,朱元璋也就更為期待秦念如何改革賦稅之製。

通過那些請罪書,朱元璋已經知道自己定下的各種製度可以說漏洞百出。

朱元璋承認自己讀書少,還因未行“考古”之舉,為儒家史書所欺。

不如擇賢者而學之。

【秦念:各朝的稅賦製度都存在一個共性問題,那就是看起來都不高,什麼十五稅一、三十稅一。但雜賦雜稅不斷增加,加上各級官吏的剝削,落在百姓頭上的賦稅隻會一年比一年高。】

秦朝史料不多,從出土的秦簡來看,賦稅已經不算輕。

畢竟秦朝治國的國策就是“疲民”。

這就是事實。

但秦念覺得拿漢朝的三十稅一來指責秦朝就大可不必,漢朝固定的人頭稅影響華夏數千年。

………

劉徹怎麼看都覺得秦念是在內涵大漢,並為秦朝的泰半之賦辯解。

高祖時期減輕田租,什五而稅一;阿父即位後半出田租,改為三十而稅一。

但正如秦念所言,這隻能算是田租輕。

大漢的賦稅,遠不止田租。

【朱元璋:朕觀那數萬封請罪上書,正如秦皇所言,各級官吏的貪汙剝削堪稱觸目驚心。】

如今是洪武年間,大明開國之時!

他這個開國皇帝都還沒有死,對百姓的剝削就已然至此。

此後又當如何?

每每想起,朱元璋都坐立不安。

【秦念:明朝中後期,你製定的徭役賦稅製度基本失效,加上土地兼並的加劇,國家財政極其困難。於是有臣子提出將所有賦稅合並歸於地,計畝征收。同時改力役為雇役,雇人代役。這一改製困難重重,進展緩慢。】

嘉靖九年,桂萼向嘉靖皇帝上書《任民考》,主張編審徭役。

梁材根據桂萼的上書提出革除賦役弊病的方案,傅漢臣將這一方案命名為“一條鞭法”。

當然,以明朝的黨爭烈度,不管改革有沒有益處,反對派一定會反對。

更何況這一改革是當真觸及許多人的切身利益。

【朱元璋:可有功成?】

【秦念:數十年後,一位內閣首輔於黨爭中取勝,並趁著皇帝年幼獨攬大權,於軍政兩方麵進行改革,將稅賦改製推行全國。在他的努力下,明朝得以中興。】

秦念說的內閣首輔是張居正。

萬曆元年張居正上疏實行考成法,整頓吏治。

萬曆六年開始清丈田地,於萬曆九年成功推行一條鞭法。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