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天幕]皇帝聊天群 > 第58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天幕]皇帝聊天群 第58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看到朱姓二人、劉姓八人的民心皆驟升,
李世民知道陵寢從簡便是民心所向。

而隨著他這句話說出來,他與雉奴的民心也驟然上升。

但有一點很奇怪,他發現武曌的民心也再次躍升。

這是怎麼回事?

武曌分明還沒發聲要帝陵從簡。

——這倒是可以理解,
武曌似是並無後人。

先前隻是在秦念說女子為尊時搭了兩句話,武曌的民心也是突然躍升。

不知此人又是如何治國。

………

武曌看著上漲的民心默然片刻。

她現在修的帝陵是李治的乾陵,她早就決定死後與其合葬。

武曌吩咐上官婉兒,即日起乾陵不再添置陪葬之物。

乾陵的主體早已修建完成。

【趙匡胤:我朝帝陵亦皆從簡。】

趙匡胤現在都沒開始修陵寢,本就有薄葬的打算。

………

漢唐宋明皆已發聲,現在壓力給到了祖龍。

秦念等了一會,沒等到祖龍發聲。

這倒不奇怪,彆的朝代還有後世皇帝。

祖龍的後世皇帝,從目前看來,
除了被她罵蠢貨的胡亥,
就隻剩下數千年後複國、不修陵打算蹭墓的她。

秦念被自己的想法逗笑。

【秦念:祖龍?】

【嬴政:……】

【秦念:期待中!】

【嬴政:……】

大秦群臣皆麵容肅穆。

誰也不敢在這個時候露出不合時宜的表情。

李斯更是努力繃著臉。

其實十日前他就已經接到詔令,
縮減帝陵外圍的陪葬坑規模,陵寢內部亦進行調整。

陛下要求在三年內完成陵寢主體的建造。

原因沒有詳說,但李斯看到章邯被派去拜見王翦,就猜到陛下應是想讓章邯在三年後領刑徒北卻匈奴。

【嬴政:驪山陵會從簡。】

早在十日前,
嬴政就已經決定對帝陵略作削減。

但他不想在天幕上承認。

得知帝陵在數千年後隻是“未全塌”後,
他就更不想承認。

但秦念這般糾纏著不放,
嬴政隻能如此道。

【秦念:還差一條祖訓,繼續期待!】

【劉徹:……他需要留祖訓?】

實在看不慣秦唸的不同對待,劉徹忍不住譏諷道。

秦二世而亡,胡亥哪來的帝陵?

【秦念:不會說話就不要說話,這次大秦必不可能隻有二世。】

【劉徹:嗬。】

【嬴政:秦帝陵皆從簡。】

嬴政極為不喜二世之說。

但事實如此。

為了避免這樣的後果,
他早就決定聽取秦念之諫。

“數日前修陵寢就有大變動,
果然是要從簡。”

監工的秦卒走向他處,
刑徒之間就開始竊竊私語。

“難道是要讓章邯領我們這些刑徒作戰?”

“……我隻是輕罪,不想去作戰。”

”回家後還是要服兵役,當刑徒軍有什麼不好?”臉上有刺字的年輕人說道。

“都是當兵,有什麼區彆?”

“刑徒軍的將軍是章邯。”

“那我更不能留在刑徒軍了!他要是降敵怎麼辦?”

“韓信項羽不會再與大秦為敵,章邯還會敗給誰?”

“有道理啊……”

【秦念:朕代秦民謝過陛下!】

【嬴政:……】

嬴政瞥了眼確實躍升,但依舊在群裡皇帝中墊底的民心。

沒看出秦民有多感謝他。

【秦念:對了,諸位皇帝,陵寢裡的陪葬品能少則少,但可以多找點石頭燒錄各種典籍或自身經曆,這些盜墓賊看不上,卻能為自身正名,謹防後世王朝篡改史書。】

【劉徹:都已經薄葬了,你還想盜墓?!】

【秦念:薄葬了考古價值就會降低。但滄海桑田,萬一你的陵寢被水淹了或是被地震震塌了,你總得給保護性挖掘的後人留點東西作酬勞吧?】

【朱元璋:……】

【劉徹:……】

想起朱元璋的陵寢被水淹,劉徹竟是無言以對。

甚至不由得轉變思路:

史書是由史官記載,記了些什麼東西,他也不清楚。

但自己的陵寢要燒錄什麼,劉徹卻可以作決定。

一時間竟是相當心動。

【秦念:甚至各朝百姓,也可以在墓葬中記錄生平或是著作,若是沒條件刻在石壁,也可記載於簡牘紙張,或許也能將自身或他人事跡流傳後世。】

【秦念:正如唐朝有個小孩,他抄寫《論語鄭氏注》時夾雜一首“寫書今日了,先生莫鹹池”的打油詩,就被朕看到了。】

這話似乎涉及到具體史實,秦念專門去問了甲方。

得知隻要不把卜天壽小朋友的名字說出來,就不算違反規則。

………

各朝上至達官顯貴、下至平民百姓,都因秦念之言對墓xue有了新的要求。

竟然能以這種方式留名後世!

【李世民:秦皇為何要勸百姓這般施為?】

李世民知道秦念勸諸帝陵寢從簡是為百姓計,也知刻於石上的文字可助後世不為偽史所擾。

但他不明白秦念為何會在意百姓的生平。

“寫書今日了,先生莫鹹池”這樣的“詩”,為何能為秦皇所見?

【秦念:那當然是防某些史官春秋筆法,也防某些皇帝粉飾太平。】

【李世民:秦皇思慮周全。】

李世民猜測這就是秦念“考古”得來的感悟。

若僅是史官與帝陵記錄曆史,當世就能隱瞞甚至篡改史實。

可倘若有著無數百姓的墓葬記錄作為印證,就難以偽造篡改。

有百姓之墓葬,也能反過來遏製改史之風。

【秦念:劉秀,現在理解為什麼異族男子的子嗣也應視為本族子民了嗎?】

陪葬品的事情說完了,秦念繼續先前的話題。

從奴隸後代說到陪葬品,這話題確實有點太過跳躍。

不過這是聊天群嘛,完全可以理解。

【劉秀:現在是男子為尊。】

劉秀明白秦唸的意思。

上古時期華夏以女子為尊,女子與男子不應被區彆對待,女子誕下的異族子嗣也應視為本族。

但如今是男子為尊。

劉秀還是認為應該遵從父係血統。

【秦念:本族女子的子嗣不能算本族子民的依據何在?】

見劉秀的扮演者鑽死衚衕,秦念就把問題拋回去。

當講道理說不清的時候,去否定對方的理由比說服對方要容易得多。

【劉秀:……】

秦念這麼一問,劉秀發現他竟然真的找不出依據。

非要說依據,他隻能想到周禮的男女有彆。

但上古時期女子為尊,周禮隱史才能佐證的論斷顯然是錯的。

他找不出能夠佐證自己所想的依據。

【朱元璋:那些去和親的公主誕下的胡人也是漢人不成?】

【秦念:假如二鳳把吐蕃吞並,文成公主的子嗣就是漢人。】

【秦念:不承認異族男子的混血子嗣是漢人,那麼管理異族男奴的難度就會直線拔高,你非要這麼做,朕也管不著。】

【朱元璋:……】

【劉秀:朕已知秦皇之意,謝秦皇解惑。】

原來秦念將異族與漢人的子嗣視為本族,其目的是促使異族融入華夏。

劉秀沒有異議了。

那些賣到國內的異族,最大的希冀必然是與漢人生下的子嗣會被視為漢人。

有希冀,才更容易歸順。

群內沒有蠢人,即使有劉盈這樣一時半會想不明白的,也有陳平為他解惑。

………

與此同時,群內除了秦念之外,其餘所有皇帝的民心排名都再度上漲。

這是奴隸的民心。

早在秦念說“限時放歸自由”“立法保障本族奴隸的人身安全”時,各朝各代的奴隸就在焦急等待後世秦皇能夠說服他們的陛下。

如今沒人再反對秦念所言……

這是否意味著陛下將會採納此策?

………

對此不滿的人當然有,而且很多。

尤其是家中有奴隸作為財產的人。

但奴隸的數量,隻會比奴隸主多得多。

奴隸主的憤怒在民心榜上無足輕重。

【李世民:文成公主是誰?】

見異族奴隸的話題告一段落,李世民才提出疑問。

他隱約猜到這是嫁去吐蕃和親的公主,但能被秦念提起的人,李世民覺得有必要詢問一下。

會不會又是一位解憂公主?

【秦念:貞觀十二年,吐蕃攻打鬆州,敗歸後獻財寶金銀,你將宗室女封文成公主嫁去和親。】

【秦念:然而你錯估吐蕃對於大唐的威脅——吐蕃位處高原天然占據對唐的地理優勢。你以為和親能維持和平,實則文成公主帶去的農具和糧種,為吐蕃提供了相對穩定的糧食供應。】

【李世民:……】

隻看秦唸的語氣,李世民就知道這次和親令其極為不滿。

也知道吐蕃必然是後世唐皇麵臨的“外患”之一。

【秦念:漢朝被迫和親時也隻是送財物和公主。】

【劉邦:……】

【劉徹:……】

被迫和親,這四個字著實難聽。

劉徹答應分封女諸侯,已收到十數封有野心的宗室女的上書。

【秦念:二鳳,到底是誰在教你打贏了還和親,和親不僅送公主,還送對方農具糧種?知道資敵坑的是你的親兒子嗎?】

文成公主入藏被視為唐蕃友好的象征。

但秦念對此持保留意見。

鬆讚乾布在文成公主入藏的九年後就死了。

二十年後,吐蕃入侵西域,攻占安西四鎮。

又過八年,吐蕃佔領赤嶺,使得鄯州再無屏障,之後飽受吐蕃侵襲。

這時候文成公主還活著。

兩國交戰,可想而知她的處境會有多艱難。

唐蕃之間的戰爭不是小打小鬨。

單是安西四鎮,吐蕃就與大唐展開長達數十年的拉鋸戰,直到長安二年武皇置北庭都護府,這場拉鋸戰才宣告結束。

秦念不知道有多少唐軍死在這場拉鋸戰中,但必然在十萬以上。

至少十萬唐軍埋骨異鄉。

若唐太宗知道這樣的後患,會在貞觀年間想辦法處理掉吐蕃的威脅嗎?

她不知道,但這是秦唸的意難平。

【李世民:朕雖然還沒有這麼做……但確實是朕所為不妥!】

早在看到“資敵”“坑親兒子”時,李世民就對長大後的雉奴充滿了歉意。

顯然,吐蕃在雉奴繼位後再次襲唐。

看秦唸的語氣,就知道那時的大唐極有可能失利。

………

“必須防範吐蕃!”

武照看出了秦唸的言外之意。

十年前開始,吐蕃就屢屢進犯西域。

四年前吐蕃聯合疏勒、龜茲反叛,攻入安西四鎮,雖然此次叛亂已經鎮壓,但吐蕃襲唐之心不死。

三年前,吐蕃大敗吐穀渾,已佔領青海全境。

武照六年前開始參與國政的決策,深知吐蕃之害。

秦念之言更是讓她明白,吐蕃之害還是被嚴重低估。

“高句麗之戰還未結束,兩線作戰……”李治眉頭緊皺。

他當然也看得出大唐應是失利於吐蕃。

“陛下,應以異族之奴籌集軍餉。”

李治頭又有些疼,武照見狀連忙伸手為其按揉。

“此事就交由皇後處置。”

【李世民:朕應如何處置和親之後的吐蕃?】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