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天幕]皇帝聊天群 > 第57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天幕]皇帝聊天群 第57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在女將軍女諸侯合理存在的時代,
甚至周武王的“亂臣十人”中還包括女臣。

周武王姬發顯然不可能將“牝雞司晨”作為伐紂的誓詞。

秦念合理推斷這是周朝改史導致的自相矛盾。

………

劉徹現在知道秦念為什麼會想出封和親公主為女諸侯的主意了。

竟是商朝就有女諸侯?

【武曌:朕今日方知上古時期竟是女子為尊。】

武曌的民心在這段上古曆史呈現出來時,驟然上升數十位。

天幕初現,即天意認可她是皇帝時,
武曌並不是群內民心上升幅度最大的皇帝。

可見正如秦念所言,百姓根本不在乎皇帝是如何即位。

哪怕她是奪子之位,哪怕她是女子為帝。

而此刻民心的上升……

瞥見上官婉兒及其他女官臉上的震驚與喜悅,武曌有所明悟——

是大周女子的民心。

女子,不是生來就比男子卑賤。

【朱元璋:婦好婦妌不能說明上古時期女子為尊,她們也隻是武丁的臣子!】

見到武曌發言,朱元璋極為不喜。

並找到了反駁秦唸的說辭。

【秦念:證據三,內史郡杜縣、霸城縣附近能考古出五六千年前的墓葬遺址:女子的陪葬品遠比男子豐厚。】

【朱元璋:……】

天幕禁止謊言,其實早在秦念說出上古時期以女子為尊時,
朱元璋就知道他所言非虛。

隻是難以接受。

如今證據如此完善,
他就算再怎麼難以接受也隻能接受。

此刻朱元璋生出一抹疑慮:

秦念為何要將這種事情公諸於眾?

可當這個念頭升起,
朱元璋突然意識倘若隱瞞此事,則恰是春秋筆法中的“隱史”。

【朱棣:陪葬品……?】

【朱棣:考古是考古墓葬?秦念,你朝在乾什麼?】

朱棣發現不對勁。

【朱棣:你之前說通過考古確定唐太宗出身隴西李氏——你盜了唐太宗的昭陵?!】

朱棣本以為這句話說不出來,會被天幕所阻,
卻偏偏說了出來。

後世的盜墓不屬於史實?

還是“盜昭陵”屬於與唐太宗有關的史實?

是了,
此前茂陵被盜一事,
秦念亦說出了被盜的次數,隻是沒有詳說是誰在盜墓。

【李世民:……】

李世民現在還沒開始修建陵寢。

卻已經知道自己的陵寢叫做昭陵,還極有可能被秦念盜墓。

這對嗎?

【劉徹:秦念,朕的陵寢該不會也是為你所盜?】

劉徹狐疑。

他非常懷疑秦唸的德行。

一個能把異族奴隸當商品販賣,還說出如何提升價格的君王,
絕對不是什麼有德之君。

………

秦念原本想說她沒有盜昭陵和茂陵,
考古也不隻是盜墓,
哪怕確實挖墳了,那也隻是在保護性挖掘。

但碼字碼到一半,她就想起群裡全是些現代人。

都心裡門清。

比起解釋什麼叫做保護性挖掘,換個方式或許更具戲劇性,還能讓諸位皇帝在劇本裡修陵從簡。

讓封建帝王放棄修建陵寢顯然不現實。

但從簡應該還行,畢竟史上也確實有帝王為了愛民,修陵從簡。

——比如漢文帝劉恒就明確要求“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不治墳,欲為省,毋煩民”。

——漢文帝的霸陵也確實地表無封土,陪葬品以陶器為主,金銀銅錫製品極少。

【秦念:盜墓多難聽,朕這叫考古,叫保護性挖掘。所以朕勸你們不要厚葬,越是厚葬考古價值越高。】

【劉徹:盜墓就是盜墓!】

【劉徹:你改個名字就不叫盜墓了?若是如此,朕現在就去考古始皇帝陵!】

劉徹是真怒了。

這秦念是有疾嗎?

他居然真去盜曆代皇帝的陵寢?

難道就不怕自己的陵寢日後也不得安寧?

很快劉徹就想起秦念不信天意,大概率也不信鬼神。

他更怒了!

【嬴政:……】

嬴政沒想到他還能受到數千年後秦皇的牽連。

這都什麼事?

【秦念:劉小豬,你的茂陵早就被真正的盜墓賊挖塌了,朕想保護性挖掘都不好挖。】

【劉徹:!!!】

劉徹暴怒!

他的茂陵被挖塌了?

塌了?!

天幕禁止謊言,秦念之言顯然是真的。

秦念盜的是李世民的昭陵,而他的茂陵早就被彆的盜墓賊挖塌了?!

【秦念:劉秀,茂陵遭遇的第一次大規模盜墓,你是知情人吧?】

【劉秀:……】

劉徹再度看向劉秀的排名。

又想起劉秀認可“文臣能篡漢家天下”,不難猜出這次大規模盜墓極有可能發生在此言暗含的“文臣篡漢”。

【劉邦:始皇帝陵可安好?】

劉邦知道秦唸的目的是要勸他們不要厚葬。

故他想知道極儘奢華的始皇帝陵會是什麼結果。

嬴政皺起眉頭,等待秦唸的回答。

【秦念:比茂陵強點,但有限。】

始皇帝陵主體完好無損。

但秦念肯定不能這麼說,她就是要讓各位打工人的劇本裡少搞點勞民傷財的厚葬。

茂陵的塌,最新的高密度電測量法探測的結果,就是有一部分可能被盜墓賊挖塌了。

——不過塌的那部分也不一定是主體。

既然茂陵確實被盜過且主體有可能無損,那麼主體完好、隻是陪葬坑的兵馬俑進博物館的始皇帝陵,當然是比茂陵強點但有限。

她甚至都沒撒謊。

其實確定話題隻有九個之後,秦唸完全不必擔心”謊言“被識彆的問題。

明朝皇帝哪能知道後世的事?

【嬴政:……】

嬴政震驚。

他令人精心設計的防止盜墓的帝陵,居然也被盜塌了?

【劉徹:……】

劉徹的怒氣突然降低了不少。

原來不隻是他的茂陵被盜。

就連始皇帝陵也就強點有限。

【秦念:其實始皇帝陵和茂陵還算好的,好歹不像某朝的帝陵被水淹了,遺體現在還在水裡泡著呢。】

【秦念:朱元璋。】

秦念故意點名朱元璋。

雖然被淹的是明祖陵,是朱元璋祖先的帝陵,現在水也退了。

但她的人設可是兩百多年前啊,那時候水可沒退。

她甚至依舊沒撒謊。

她說的是“某朝”的帝陵,又不是“某位”的帝陵。

明祖陵毫無疑問就是朱元璋一朝的帝陵。

【朱元璋:!!!】

朱元璋隻覺眼前一黑又一黑。

“遺體現在還在水裡泡著”。

【朱棣:秦皇,你可願為前朝修繕帝陵?】

朱元璋這才緩過神來。

老四果然聰慧!

數日前朱棣就已經入京,朱元璋已將他冊立為皇太子。

【秦念:始皇帝陵朕都不修,修你朝的帝陵?彆想太多。】

【嬴政:……?】

【秦念:朕窮得沒錢給自己修建帝陵,錢都得用來加強國防。】

國防,國家防禦。

嬴政想起秦念說過的三境皆敵。

難怪要去“考古”前朝帝陵。

【嬴政:不修帝陵,你將葬於何處?】

【秦念:隨便挖個坑埋了就行,朕不在乎身後事。】

【嬴政:荒唐!】

嬴政眉頭緊皺。

再窮,難道能夠窮到簡陋一些的帝陵都修不起嗎?

此時的墨家弟子卻是望著天幕,心中五味雜陳。

難怪秦念穩居民心榜首——

這是踐行節葬的帝王!

可惜生在遙遠的後世,他們不能前去追隨。

【秦念:那跟您擠擠?給個偏室就行!】

【嬴政:?】

嬴政隻覺額角抽疼。

他這個後人是怎麼回事?

【李世民:竟是如此豁達。】

當秦念“隨便挖個坑埋了就行”這句話出來,群裡多個皇帝的民心排名有所下降。

唯有秦念與李世民的民心未動。

唐朝的皇帝多是死後由繼任者修建帝陵,李世民還沒讓百姓修陵。

可見百姓皆苦於修陵。

秦念為加強國防放棄修陵寢,想到他麵對的三境之敵,李世民不想再追究陵寢被盜一事。

若取出陪葬品有利於華夏,有何不可?

【嬴政:……可。】

秦念正在喝茶,差點被嗆到。

祖龍在說什麼?

她就是擱這胡說八道,高冷的祖龍這麼回答很讓人出戲……

不知道為什麼,好像也不是很出戲。

秦念有點懵。

但既然是好意,那肯定要感謝一下。

【秦念:謝祖龍!】

【劉徹:不是塌了嗎?怎麼葬?】

【秦念:強點,就是沒全塌。】

【劉徹:……】

【嬴政:……】

兩位聲譽榜數一數二的帝王,其帝陵亦是最為豪奢的兩座。

結果茂陵被盜五次,以至於全塌。

始皇帝陵強點有限,僅為“沒全塌”。

後世的皇帝都不由得想到自己的陵寢……

“始皇帝陵和茂陵還算好的”。

所有皇帝都覺得眼前一黑。

【朱元璋:後世既然喜好考古,考古時應能另行安葬遺體?】

朱元璋與太子朱棣商議片刻。

都覺得秦念就是窮瘋了,在借考古之名到處盜墓——難怪知道那麼多真實的史實。

朱元璋隻能允許秦念盜他的帝陵。

陪葬品被取走,也好過遺體泡在水中。

何況秦念盜墓的目的是加強國防以對抗異族。

【秦念:你承諾你朝此後修建帝陵從簡,朕就勉為其難讓人去考古並另行安葬遺體。】

【秦念:被水淹的帝陵可不好挖。】

【朱元璋:……】

“可不好挖”。

這是裝都不裝了?

朱元璋猶豫。

“秦念說‘越是厚葬考古價值越高’,應是在說越是厚葬,他就越有可能去盜墓。”

朱棣實在無法接受父皇的遺體浸於水中。

為了父皇陛下能夠安息,往後的帝陵皆從簡又有什麼不可以?

後世的明帝都是他的子嗣,朱棣覺得自己做得了這個主!

傷治下之民,全秦念盜墓之利,遺體還泡在水中?

朱元璋艱難地作出抉擇。

【朱元璋:我朝帝陵自此從簡,此為祖製。】

【朱棣:謹遵詔令。】

秦念點點頭。

難得出現一條於民有利的大明祖製。

【秦念:朕會儘快安排人去“考古”。】

【朱元璋:……】

看吧,連天幕都看不下去了。

將秦唸的“考古”二字進行重點標注。

可當朱元璋說出這個決定,他就看到自己與朱棣的民心排名上升。

百姓苦修陵久矣。

【劉邦:漢室帝陵,亦即日起從簡。】

劉邦不覺得自己的帝陵能好到哪裡去。

連始皇帝陵和劉徹的帝陵都是這樣的結果,他的帝陵恐怕隻會更糟。

不如就此從簡,於民有利,或能延長國祚。

劉邦對秦念那句“你漢室的國祚纔多久”記憶猶新。

簡化修陵,不代表簡化守陵。

劉邦很清楚,遷徙豪強守陵同樣於民有利,亦於國有利。

【劉秀:唯!】

【劉徹:……諾。】

秦念笑了一聲。

看得出劉徹是不情不願了。

演得可真像啊。

【李世民:我朝帝陵自此皆從簡。】

【李治:遵詔。】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