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綜名著]19世紀財務自由 > 第22章 第 22 章 “瑪麗,記得‘…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綜名著]19世紀財務自由 第22章 第 22 章 “瑪麗,記得‘…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瑪麗,記得‘……

“瑪麗,記得‘多準備一些繡線’,我們要上學了。”直到開學前一天,夏洛特還托仆人轉告瑪麗,普萊斯太太對於兩個女兒和布朗小姐關係密切早已習以為常,在家裡隻剩下五個孩子的情況下,她挺樂意孩子們多出去交些朋友的。

學校一開學,普萊斯太太就感到寂寞了,普萊斯先生隻要出了門,總要到下午才會回來,房子裡隻剩下湯姆、查爾斯和女仆,真叫她有些不習慣。幾個孩子完全沒法體會母親的寂寞,非常愉快地去了學校。

新學期的法語課讓幾個女孩都有些苦惱,缺乏語言環境,即使是過去有些基礎的瑪麗隔了一段時間也快把那些單詞和語法給忘光了。儘管如此,她還是抱著既然花了學費、不學白不學的心態,報名參加了艾博女士的拉丁文課程,蘇珊和夏洛特都表示敬謝不敏,瑪麗隻能靠和約翰的通訊互相鼓勵對方努力學習文法課了。

除此之外,學校裡再沒有讓這姐妹倆感到心煩的事兒了,即使是一如既往喜歡挑釁普萊斯姐妹的伊麗莎白·衛斯理和凱瑟琳·格林都沒法激起她們心裡的波瀾。

“麗茲,你今天又換新帽子了,這是不是就是據說和約翰遜夫人戴的那頂一模一樣的帽子,我媽媽非說我還小,不需要戴這個,沒給我買。”格林小姐在教室裡大聲恭維伊麗莎白·衛斯理,“你媽媽對你可真好。”

“這沒什麼,一頂二十一先令的帽子而已,我用自己零花錢買的。”衛斯理故作平淡地說,但是上揚的嘴角已經出賣了她,“我爸爸給我的零花錢可多了,每個禮拜都買上一頂帽子也綽綽有餘,總不至於像有些寒酸的女孩一樣一年就戴那兩三頂帽子吧。”

夏洛特和蘇珊都低著頭,強忍著自己不要笑出聲來。瑪麗無奈地看著衛斯理和格林,想到在夏洛特的不斷推銷下,伊麗莎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她們的帽子花了不少錢,甚至覺得自己幾乎要同情這個女孩了,她到底用了多少零花錢去買帽子呀!

看到瑪麗的苦笑,伊麗莎白·衛斯理更加得意。於是不知不覺間,她竟成了瑪麗最好的廣告——好多天裡,衛斯理總是戴著不重樣的帽子來上學,神采飛揚地向其他同學炫耀。在她的帶動下,凱瑟琳·格林等人紛紛效仿,間接帶動了帽子的銷量。

尤其夏洛特還在課間假裝不經意地向透露:“我聽說這些帽子都是由一位法國流亡貴族小姐設計的,她身邊有一個來自東方的裁縫……”

這個精心編造的謊言讓這些明明已經賣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帽子再次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麵紗,泰勒大嬸那幾次受到前來購買的太太小姐們的詢問——問她是否帽子都是那位貴族小姐的仆人送到這裡來的。

大概在開學後兩個多禮拜的時候,瑪麗收到了來自曼斯菲爾德莊園的回信,範妮在信中寫道:“親愛的瑪麗,二姨媽和兩位表姐都很喜歡你送的帽子,前不久瑪麗亞在出席一次舞會時戴了其中一頂,獲得了周圍人的一致好評。

大姨媽非說那是因為瑪麗亞本身漂亮的緣故,但是姨父和埃德蒙一致認為你的帽子也給瑪麗亞添了不少光彩,爵士非常感謝你遠在樸茨茅斯還能夠想到姨媽和兩位表姐,特意讓我寄來十個英鎊,說是給你的零花錢。

兩位表姐讓你再幫她們買兩頂帽子,隻要款式夠新穎哪怕再貴一點也沒關係,埃德蒙堅持要先把給錢你,因此隨信一共是十六英鎊,請務必收好……收到後儘快回複,永遠愛你的姐姐範妮。”

瑪麗握緊信紙——做高階定製果然沒錯!伯特倫表姐願意出三英鎊一頂,這比普通帽子的利潤要高出三倍!蘇珊高興地叫起來:“感謝範妮!感謝我們的姨父和表哥表姐!瑪麗,你成功了,我就知道,你會成功的。”

“不,”瑪麗微笑,“是我們三個人成功了。”

收到這封信件後,樸茨茅斯和北安普敦的曼斯菲爾德的聯係變得更加頻繁了,過去範妮一直不好意思頻繁寫信回去,現在則有了不會被諾裡斯姨媽指責的“正當理由”。

伯特倫姐妹甚至開始向她們的朋友推薦起了“居住在樸茨茅斯的海外裁縫”,帽子生意的利潤重新穩定下來。

令兩位伯特倫小姐奇怪的是:雖然她們從不在意遠在樸茨茅斯的表妹們到底過著什麼樣的生活,但是自從不斷收到這些款式新穎的帽子,她們不由地認為普萊斯們或許也見過一些世麵。那為什麼範妮剛來曼斯菲爾德的時候表現得那麼愚蠢呢?隻能是像諾裡斯姨媽說的那樣,表妹們天生資質就不如人,見過的世麵不足於彌補她們資質上的欠缺,就像即使是漂亮帽子也要戴在合適的人頭上才行。

瑪麗並不知道遠在他方的表姐們對自己姐妹的腹誹,即使知道,估計也不以為意。隨著帽子生意的再次紅火,泰勒大嬸隻能時常借著到普萊斯家做衣服的機會和兩位普萊斯小姐交接。

“普萊斯小姐,您看這條縫線夠齊的吧,這是我從我死去的丈夫那裡學來的,來自倫敦薩維爾街的手藝,樸茨茅斯一般的裁縫可沒有這種技術和耐心,所以我製作衣服總是比一般裁縫慢一些。因為這,很多太太寧願到布萊克家做衣服,他的最大優點就是快,活計可不如我。”交接完最近的賬目,泰勒大嬸拿著手上新做的衣服,不由感歎起來。

“剛剛你說了什麼?麻煩再說一遍。”瑪麗覺得有什麼東西近在眼前,她之前卻一直沒有想到。

泰勒大嬸疑惑地看了看瑪麗,重複道:“布萊克的活計可不如我。”

“不是這一句,是前一句。”瑪麗搖搖頭。

“他的最大優點是快!”

沒錯,就是快!瑪麗終於抓住了關鍵點。儘管做了這麼長時間的帽子,但是她和蘇珊一直負責的隻是刺繡和裝飾,普萊斯太太在家除了織毛衣,僅僅是對衣服小修小補,她從來沒有仔細思考過現在所有衣服從頭到尾的每一道工序都是裁縫們純手工完成的。

沒有縫紉機,也沒有標準尺碼,如果她把縫紉機發明出來,通過機器生產衣服,還有哪個裁縫能夠比她更快?像布萊克那樣手藝不夠精湛的裁縫隻會被機器淘汰!

“泰勒大嬸,要是有一種機器,可以縫製衣服……”瑪麗的話還沒說完,就看到泰勒大嬸劇烈地搖晃腦袋:“那怎麼可能,機器又不是人,怎麼能夠縫製衣服呢?如果真有這樣的機器,那我們這些裁縫怎麼辦?您在開玩笑吧,普萊斯小姐。”

“這隻是我腦子裡突然冒出來的一個想法,請不要放在心上。”見泰勒大嬸反應這麼強烈,瑪麗趕緊岔開話題,“衣服就先放在這裡吧,還是老規矩,月底一起結賬。”

泰勒大嬸走了,瑪麗卻立刻上樓畫起了自己記憶中的縫紉機——一輛腳踏式縫紉機,想了想,又加上了手柄。但是她用過的縫紉機可是電動的,現在還處於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電動機的雛形還得等十年後才會由法拉第發明出來,要想投入使用要等更久,她需要製造的不是這個,而是更原始的手動縫紉機。

為了改進自己的發明,瑪麗決定去流動圖書館查詢資料,瞭解目前機器製造的具體水平。大約花了接近兩個月,她才偶然從流動圖書館的一本舊的《機械學報》裡,翻到了關於托馬斯·桑特發明縫紉機的記載。

瑪麗的手指輕輕撫過泛黃的書頁,目光牢牢鎖定那則簡短的記載:“1790年,木匠托馬斯·桑特發明瞭一種手搖式單線鏈式縫紉機,主要用於皮革和帆布縫製……”

她的心跳突然加速,藍綠色的眼眸在昏暗的燭光映照下亮的驚人,這個發現像是黑暗中的一線曙光:原來早在她之前,就已經有人嘗試製造過縫紉機,她完全可以在最原始的機器基礎上進行改進。

瑪麗迫不及待地翻開隨身攜帶的素描紙,羽毛筆在紙上飛快地勾勒起來。結合她之前畫的腳踏式縫紉機結構,和書中描述的桑特縫紉機的原理,一個全新的設計漸漸成形:這是一台精巧的手搖式鎖式線跡縫紉機,金屬機身取代了笨重的木製結構,鎖式線跡取代鏈式線跡讓針腳更加牢固整齊。

“要是能夠把它製造出來將大幅度降低衣物成本,徹底改變服裝行業……”她心裡默唸著,指尖輕輕描摹著圖紙上的機械構造。或許二十一世紀的服裝設計師追求的頂尖工藝是純手工製作,但更具市場前景的永遠隻會是機械化生產。

隨即,一個現實的問題擺在了眼前:這樣複雜的機器,要如何製造出來呢?瑪麗咬著羽毛筆的尾端,陷入沉思。

她不能去找馬克斯韋爾將軍幫忙——一個九歲多的女童設計出如此精密的機械,實在太引人注目了。而且,在這個盧德運動風起雲湧的年代,這樣的發明一定會引起裁縫和縫紉女工的恐慌和抵製。一旦關係切身利益誰都不可能輕言放棄,再出現一場砸爛縫紉機的運動也不稀奇,畢竟這些機器確確實實會“吃人”的呀!

窗外,樸茨茅斯的海風依然在不停地呼嘯著,瑪麗將設計圖小心地藏進了一本《聖經》裡,決定暫時將這個構思深藏心底。

但是,她的腦海中已經開始不停地開始盤算:或許將來可以通過約翰,在倫敦尋找可靠的機械師合作?或者過幾年,等理查德從印度發了財,到時候一起運作這個專案?現在沒必要著急,完美的時機總有一天會到來。

作者有話說:

----------------------

後天晚上9點更新,期待流量玄學起效果。相比五年前,現在收藏漲勢實在太虐了,各位親愛的讀者,麻煩點點收藏哦。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