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1937年的日子 > 第16章 土法興邦:根據地的“工業革命”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1937年的日子 第16章 土法興邦:根據地的“工業革命”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土法興邦:根據地的“工業革命”

一、破廟裡的“經濟賬”

春雨淅淅瀝瀝打在青石鎮祠堂的瓦片上,李明遠對著一張揉皺的紙發愁。紙上是周小滿記的賬:步槍缺子彈300發,炸藥剩12斤,繃帶用沒了,連打鐵的焦炭都隻夠燒三天。

“光靠搶鬼子的不行,”李明遠把賬紙往桌上一拍,濺起的墨點染黑了“缺糧20石”幾個字,“咱得自己造。”

趙鐵山剛從柳樹屯回來,褲腳還沾著泥,聞言直咧嘴:“造?咱連個像樣的鐵匠鋪都沒有,造啥?土炮?那玩意兒炸膛比炸鬼子還勤。”

“土炮也得造,”李明遠從懷裡掏出個鐵皮煙盒,裡麵裝著幾塊黑色的東西,“這是馬老根在黑風口燒的木炭,比城裡買的耐燒;這是河灣村的黏土,能燒磚;還有杏花村的蓖麻,能榨油——有這些,就能辦工廠。”

他在地上畫了三個圈:“程:婦女們紡的線交上來,按斤算工分,工分能換糧食、換布料。

杏花村的張嬸是紡線能手,一天能紡四兩線,攢的工分換了兩丈粗布,給兒子做了件新褂子。她逢人就說:“跟著八路軍,不光能打鬼子,還能掙新衣服穿。”

織布的活兒更累,得腳蹬手扔,一天下來腰痠背痛。周桂蘭讓人把幾台織布機搬到一起,搭了個大草棚,讓婦女們輪流織,還教她們唱紡線歌:“紡呀紡,紡成線,織成布,做軍裝,八路軍穿了打勝仗……”

織出的布是土灰色的,粗糙得磨麵板,但比穿補丁強多了。李明遠第一個穿上土布軍裝,雖然紮得慌,卻挺自豪:“這是咱自己織的,比鬼子的黃呢子褂子金貴。”

為了讓布更耐穿,周桂蘭讓人把蓖麻油塗在布上,曬乾後硬挺挺的,能做雨衣。下雨時,戰士們穿著油布雨衣站崗,再也不用淋成落湯雞。

紡織廠還帶動了種棉花,百姓們把房前屋後的空地都種上棉花,秋天收了棉桃,送到紡織點,能換鹽換糧。李家莊的王老漢種了半畝棉花,換了十斤鹽,笑著說:“以前種棉花是給鬼子繳的,現在是給咱八路軍織軍裝的,心裡踏實。”

到了秋收時,紡織廠已經織出兩百多匹土布,足夠給新參軍的戰士做軍裝。周桂蘭還讓人在布上染顏色——用茜草染成紅的,用紫草染成紫的,雖然掉色,卻比一色的灰布好看多了。

五、製藥坊:草藥裡的“生機”

周桂蘭的製藥坊和識字班在一起,孩子們讀書的聲音和搗藥的“咚咚”聲混在一起,倒也熱哄。藥架上擺著曬乾的蒲公英、金銀花、艾草,都是婦女們上山采的。

“這是止血的,”周桂蘭拿著一把曬乾的茜草,給新招來的姑娘們看,“搗碎了敷在傷口上,比鬼子的紗布管用;這是退燒的,金銀花和薄荷煮水,喝兩頓就好。”

有次趙鐵山的隊伍打伏擊,傷了十幾個戰士,傷口發炎流膿。周桂蘭讓人把艾草燒成灰,和豬油拌在一起,調成藥膏敷上去,居然慢慢消腫了。

“咱這藥膏叫‘消炎膏’,”周桂蘭給藥膏裝瓶時說,“比鬼子的紅藥水強,還不用花錢買。”

她還琢磨著用草藥防疫。夏天蚊子多,容易哄瘟疫,她就讓人把艾草、蒼術曬乾了,在村裡點燃,煙霧能驅蚊子;井裡放上貫眾,能殺菌——整個夏天,根據地沒哄一次瘟疫,連鬼子那邊都聽說“八路有防疫的神藥”。

製藥坊最珍貴的是幾瓶“麻藥”,用曼陀羅花泡的酒。取子彈、縫傷口時,往嘴裡灌一口,人就迷糊了,不那麼疼。有個礦工被槍子打穿了胳膊,周桂蘭給他灌了麻藥,用骨針縫傷口,他居然沒哼一聲。

“這麻藥得省著用,”周桂蘭把藥瓶鎖在櫃子裡,“曼陀羅花不多,不到萬不得已不能用。”

六、經濟活了,底氣足了

土工廠像毛細血管,把根據地的各個村鎮連了起來。鐵廠的鋤頭換棉花,紡織廠的布換草藥,炸藥坊的藥包換糧食——不用花錢,物物交換,卻讓整個根據地活了起來。

百姓們不再愁沒農具種地,戰士們不再愁沒彈藥打仗,連孩子們都有新衣服穿了。有個從縣城逃過來的貨郎,看著根據地的集市感歎:“這裡比城裡還熱哄,鬼子的封鎖線,愣是沒攔住你們過日子。”

李明遠讓人在各村鎮設了“供銷點”,周小滿當總管,用賬本記著誰交了多少棉花,換了多少糧食;誰采了多少草藥,換了多少布。賬本越記越厚,根據地的家底也越來越厚。

這天,軍分割槽的通訊員來視察,看著鐵廠澆出的槍管、紡織廠織出的布,眼睛都直了:“李營長,你們這是搞出‘工業革命’了啊!司令員說,要把你們的法子在全分割槽推廣。”

李明遠笑著遞給他一把土造步槍:“您試試,準頭差點,但能用。等咱的鐵廠再大點,就能造大炮了——到時候,彆說縣城,就是鬼子的據點,咱想端哪個就端哪個。”

通訊員試了試槍,槍聲在山坳裡回蕩。遠處,鐵廠的風箱還在“呼嗒”響,紡織廠的歌聲飄過來,炸藥坊的煙火在山洞頂繚繞——這些土得掉渣的工廠,正在悄悄改變著這片土地的命運。

李明遠知道,打鬼子不光靠槍,靠的是百姓有飯吃、有衣穿,有盼頭。當根據地的爐火越燒越旺,當棉線織成的軍裝穿在越來越多的人身上,當自己造的炸藥能炸碎鬼子的炮樓,勝利就不再是遙遠的事。

雨過天晴,陽光透過雲層照在鐵廠的煙囪上,煙囪裡冒出的青煙在藍天下散開,像一條看不見的線,一頭連著地裡的莊稼,一頭連著戰士們的槍膛——這,纔是根據地最堅實的根基。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