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1937年的日子 > 第18章 烽煙護民生:根據地的戰鬥與堅守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1937年的日子 第18章 烽煙護民生:根據地的戰鬥與堅守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烽煙護民生:根據地的戰鬥與堅守

一、漢奸的眼線與秋收的警報

寒露剛過,根據地的秋陽曬得人暖融融的,打穀場的石碾子轉得正歡,婦女們坐在草垛上搓玉米,孩子們追著蘆花跑。沒人注意到,柳樹屯雜貨鋪的王掌櫃正偷偷往懷裡塞一張紙條——他袖口露出半截偽軍軍裝的布料,是鬼子安插在根據地的眼線。

這已是本月程竟和根據地的互助公約有幾分像。“你看,”他指著書頁,“不管哪朝哪代,百姓要的都是能護住家的人。咱守住了秋收,守住了水渠,就是守住了這個‘家’。”

正說著,張老漢領著幾個村民扛著鋤頭往水渠走:“李營長,咱得把昨天炸壞的渠修修,冬灌還等著用呢。”遠處,鐵廠的叮當聲又響了,趙鐵柱他們正把繳獲的鋼軌熔了,準備造新的土炮。

周桂蘭帶著姑娘們在曬穀場曬棉花,嘴裡哼著新教的歌:“紡車轉,土炮響,鬼子漢奸沒處藏;水渠長,糧倉滿,咱的日子比蜜甜……”歌聲飄得很遠,連藥坊裡養傷的偽軍都跟著哼了起來。

傍晚時分,夕陽把水渠染成了金色。李明遠看著村民們在田裡引水冬灌,看著孩子們在識字班描紅,突然明白:所謂穩定幸福,從不是等來的。就像縣誌裡那些泛黃的記載,從“保鄉會”到“根據地”,變的是時代,不變的是百姓用雙手護家園的韌勁兒——這纔是最硬的骨頭,最牢的防線。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