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1937年的日子 > 第15章 春耕槍響,民心紮根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1937年的日子 第15章 春耕槍響,民心紮根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春耕槍響,民心紮根

(一)

山坳裡的凍土徹底化透時,李明遠帶著戰士們把開墾出的三畝荒地分成了三十多畦。田埂用石頭壘得整整齊齊,像給土地係上了白腰帶。他蹲在地裡,用手量著行距,指尖插進黑土,能摸到混在土裡的碎彈片——這是去年戰鬥留下的印記,如今要和麥種一起,埋進這方土地。

“連長,這土豆種真要切成塊?”小周捧著個拳頭大的土豆,舉著菜刀遲遲不敢下刀。他手裡的菜刀是繳獲的鬼子軍刀改的,刀刃上還留著豁口,是上次拚刺刀時崩的。

“每塊留兩個芽眼,”李明遠示範著切下一塊,土豆肉白生生的,芽眼像顆小小的黑痣,“這樣一棵能發好幾棵,產量能翻番。”他這是從現代農業知識裡學的,放在這年頭,算得上“奇技淫巧”。

小周似懂非懂,小心翼翼地切著,生怕碰壞了芽眼。旁邊的老鄭蹲在地裡,把切好的土豆塊往草木灰裡滾:“沾點灰能防爛根,俺們老家種土豆都這麼乾。”他手裡的草木灰是特意燒的豆秸灰,比普通柴灰更肥。

戰士們分成幾撥,有的挖坑,有的下種,有的覆土。三排長帶著兩個人,用竹子做的耙子把土耙平,動作慢卻穩。他們的軍鞋上還沾著泥,褲腳捲到膝蓋,露出小腿上深淺不一的傷疤——有刺刀劃的,有凍傷的,此刻都浸在春天的潮氣裡,卻沒誰喊疼。

“這地真肥,”老鄭抓起一把土,黑得發亮,“去年埋的那些鬼子屍體,算是給土地上了肥。”他這話帶著點狠勁,卻讓戰士們都笑了——這是屬於他們的,最樸素的複仇。

李明遠沒笑,他望著遠處的王家村。村裡的煙囪冒著煙,隱約能聽見雞鳴。自從後勤基地建好,他就讓戰士們輪流去村裡幫老鄉乾活,挑水、劈柴、修補被鬼子燒過的房梁。起初老鄉們還怕,後來見戰士們秋毫無犯,才漸漸放下心防。

“下午讓炊事班蒸兩鍋饅頭,送些給村裡的老人。”他對小周說,“再問問誰家有多餘的麥種,咱用錢買,彆白拿。”

小周記在本子上,筆尖在“錢買麥種”四個字上頓了頓:“連長,咱的銀元不多了……”

“那就用繳獲的布料換,”李明遠指著倉儲洞裡堆著的鬼子軍服,“那些粗布能做衣服,老鄉們用得上。”他知道,民心比銀元金貴,尤其是在這被鬼子禍害過的地方。

(二)

送饅頭的隊伍剛到王家村口,就被一群孩子圍住了。孩子們穿著打補丁的破棉襖,眼睛直勾勾地盯著戰士手裡的麵袋,咽口水的聲音都聽得見。為首的是個紮羊角辮的小姑娘,約莫七八歲,手裡攥著個豁口的陶碗,碗裡盛著野菜糊糊。

“嬸子說,解放軍的饅頭能吃飽。”小姑娘仰著頭,聲音細弱,卻帶著股執拗。

英子蹲下身,從麵袋裡拿出個熱饅頭,遞到她手裡:“慢點吃,還有呢。”她的袖口磨破了,露出裡麵縫補的補丁,是用鬼子的破軍裝改的。

小姑娘捧著饅頭,先往嘴裡塞了一大口,噎得直瞪眼,又趕緊掰了一半遞給身後的弟弟。弟弟更小,流著鼻涕,接過饅頭就往嘴裡塞,嘴角沾著的麵渣像朵小鬍子。

村裡的老人拄著柺杖出來,看見這場景,眼圈都紅了。王大爺顫巍巍地走過來,手裡攥著個布包:“李連長,這是俺家最後留的兩升麥種,不要錢,不要布,你們種吧,種出來能讓孩子們多口吃的就行。”

布包裡的麥種裝在個陶罐裡,罐口用紅布封著,看得出是精心保管的。李明遠知道,這年頭的麥種比命金貴,這兩升麥種,是老人的全部指望。

“大爺,這錢您一定收下。”李明遠從口袋裡摸出兩塊銀元,塞進老人手裡,“您要是不收,這麥種我們不能要。”他又對身後的戰士說,“把那匹藍布給大爺送家去,讓英子給大爺做件新褂子。”

老人攥著銀元,手都在抖:“你們……你們比親人還親啊……”

這時,村口突然傳來一陣馬蹄聲。是村裡的貨郎張二,他從黑風口那邊回來,臉色煞白,韁繩都抓不穩:“鬼子……鬼子來了!在黑風口設了卡子,見人就抓,說要征糧!”

剛才還熱哄的村口瞬間安靜下來,孩子們嚇得躲到大人身後,手裡的饅頭都忘了啃。王大爺的臉一下子白了:“他們……他們還敢來?”

李明遠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土:“老鄉們彆怕,回屋躲著,這裡有我們。”他對三排長使了個眼色,“通知山洞裡的人,準備戰鬥。”

(三)

黑風口的鬼子來得比預想中快。三十多個鬼子押著輛馬車,順著山路往王家村來,馬蹄踏在石板路上,“嗒嗒”聲像敲在人心上。領頭的是個歪戴軍帽的小隊長,手裡揮著軍刀,嘴裡罵罵咧咧,車轅上還綁著個被打得頭破血流的老鄉——是去趕集的趙大叔。

“都給我出來!交出糧食!”鬼子小隊長用軍刀指著村口的老槐樹,“不然這老頭就吊死在這兒!”

趙大叔咳著血,卻還在罵:“狗娘養的!老子就是餓死,也不給你們一粒糧!”

李明遠趴在山坡的灌木叢裡,看著這一幕,拳頭攥得發白。他對身邊的戰士們做了個手勢:等鬼子進村一半再動手,儘量抓活的,彆傷著老鄉。

戰士們點點頭,手裡的步槍都上了膛,槍栓拉動的輕響被風吹散。小周緊緊攥著二排長的步槍,指節發白——這是他第一次參加“保護老鄉”的戰鬥,心裡又怕又激動。

鬼子慢慢往村裡挪,軍靴踩在村口的泥地裡,陷出一個個深坑。當最後一個鬼子走進伏擊圈時,李明遠低喝一聲:“打!”

槍聲突然炸響,像平地起了驚雷。走在最前麵的兩個鬼子應聲倒地,子彈從他們的胸口穿過去,帶起的血珠濺在剛發芽的野草上。

鬼子小隊長愣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舉著軍刀吼道:“有埋伏!還擊!”

可已經晚了。秋收連的戰士們從山坡上衝下來,像股黑風,瞬間就把鬼子衝散了。李明遠一馬當先,手裡的步槍連續開火,每一槍都撂倒一個鬼子。他的槍法是穿越後練出來的,結合了現代射擊技巧,在這山地作戰裡格外管用。

小周跟著衝,卻被個鬼子絆倒,摔在泥地裡。鬼子舉著刺刀就紮過來,他情急之下,抓起身邊的土豆種砸過去——土豆塊砸在鬼子臉上,雖然沒殺傷力,卻給了他喘息的機會。他趁機滾到一邊,撿起地上的步槍,扣動扳機,子彈從鬼子的肋下穿過去。

“好小子!”老鄭在旁邊喊了一聲,手裡的柴刀劈倒一個鬼子,刀上的豁口又大了些。

戰鬥沒持續多久。三十多個鬼子被打得暈頭轉向,加上怕傷著被綁的趙大叔,不敢用重火力,很快就被收拾得差不多了。那個歪戴軍帽的小隊長想跑,被李明遠一槍打中腿,摔在泥地裡,嘴裡還在嗷嗷叫。

趙大叔被解開時,第一句話就是:“謝謝解放軍!謝謝你們!”他不顧身上的傷,從懷裡掏出個油紙包,裡麵是幾塊硬得像石頭的玉米麵餅,“快吃點,補充體力。”

李明遠接過餅子,掰了一塊遞給小周,自己也咬了一口。餅子硌得牙生疼,卻帶著股讓人踏實的味道。

(四)

清理戰場時,老鄉們都出來了。王大爺帶著人,用門板抬傷員;英子和幾個婦女燒了熱水,給戰士們擦臉;連剛才躲在大人身後的孩子們,也敢跑過來,給戰士們遞上自己攢的野果。

“連長,這馬車裡有不少糧食!”小周從鬼子的馬車上跳下來,手裡捧著個麻袋,“還有鹽和布!”

李明遠走過去一看,馬車裡果然堆著不少麻袋,上麵印著“軍用”字樣——顯然是鬼子從彆的村子搶來的。他對王大爺說:“這些糧食,先分給村裡的老人和孩子,剩下的拉回山洞當儲備。”

“這……這合適嗎?”王大爺搓著手,眼裡滿是感激,又有些不好意思。

“有啥不合適的,”李明遠拍著他的肩膀,“這些本就是老百姓的東西,現在物歸原主。”他又對戰士們說,“把那幾個活著的鬼子綁結實了,押回山洞,讓他們也嘗嘗種地的滋味。”

押著鬼子往山洞走時,路過那片剛種好的土豆地。李明遠讓戰士們把鬼子推到地裡:“給我好好翻土,翻得深點,秋天要是長不出土豆,有你們好受的!”

鬼子們嚇得直哆嗦,不敢不聽話,隻能光著腳在泥地裡刨。小周拿著根竹鞭,站在旁邊監督,嘴裡唸叨著:“使勁!再使勁!這可是英子姐親手種的土豆!”

夕陽西下時,山坳裡飄起了炊煙。王家村的老鄉們殺了隻雞,燉了鍋雞湯,非要請李明遠和戰士們去吃。雞湯裡飄著蔥花,香氣能飄出半裡地。

“李連長,俺們商量好了,”王大爺端著碗雞湯,眼裡閃著光,“村裡的壯丁都願意跟著你們乾,保衛家園!還有這山,這地,你們想種多少種多少,俺們幫著種!”

李明遠喝著雞湯,心裡熱乎乎的。他知道,他們種下的不隻是土豆和麥種,還有民心。這些曾經被鬼子嚇得膽戰心驚的老鄉,現在願意站出來,和他們一起守著這片土地——這纔是最堅實的根據地。

他看向窗外,那片剛種好的土豆地在暮色裡泛著黑油油的光。地裡的碎彈片和麥種一起,在土裡悄悄孕育著希望。他想起自己穿越前看過的一句話:“戰爭的勝利,最終是民心的勝利。”

現在,他信了。

(五)

接下來的日子,山坳裡熱哄起來。王家村的老鄉們帶著農具,來幫著秋收連種地。男人們翻土、挑水,女人們除草、施肥,孩子們則在田埂上跑來跑去,給大人送水送乾糧。

李明遠教大家做了個簡易的播種器——用竹筒打通,下麵鑽個小孔,裝著麥種邊走邊搖,比用手撒均勻多了。老鄉們嘖嘖稱奇,說這比老祖宗傳下來的法子好用十倍。

“等秋天收了糧食,”李明遠站在田埂上,望著忙碌的人群,“咱就修個打穀場,再做個石碾子,不用再靠手搓麥粒了。”

老鄭蹲在地裡,手裡的鋤頭揮得飛快:“連長,您說的那拖拉機,真能一天耕百畝地?”

“不光能耕地,還能拉貨、拉人,”李明遠笑著說,“等勝利了,我就給咱村弄一台,讓你們嘗嘗不用揮鋤頭的滋味。”

大家都笑了,笑聲在山坳裡回蕩,驚起了樹上的麻雀。

這天傍晚,李明遠坐在山洞前的石頭上,看著夕陽給土地鍍上金邊。英子端來一碗新煮的土豆,剛從地裡挖的嫩土豆,連皮煮的,麵麵的,帶著股土腥味。

“你看,”英子指著地裡,“剛種下的麥種發芽了。”

李明遠望去,果然有層淡淡的綠,像給土地鋪了層綠絨毯。他拿起個土豆,咬了一口,甜絲絲的。

“等麥子熟了,”他說,“咱就用新麥磨麵,蒸大白饅頭,讓老鄉們和孩子們都吃飽。”

英子點點頭,眼裡的光比夕陽還亮。

遠處的黑風口靜悄悄的,鬼子沒再敢來。但李明遠知道,他們隻是在等待機會。可他不再擔心了——因為他的身後,站著越來越多的人。這些人手裡的鋤頭,和戰士們手裡的槍一樣,都是守護這片土地的武器。

他摸了摸口袋裡的打火機,金屬外殼被體溫焐得暖暖的。他想,這大概就是穿越的意義——不是來當英雄,而是來種下希望,讓這片飽經苦難的土地,重新長出莊稼,長出笑聲,長出未來。

晚風拂過田埂,帶來了麥種發芽的清香。李明遠抬起頭,看見星星已經出來了,一顆一顆,像撒在黑布上的碎金子。他知道,隻要這土地還在,民心還在,勝利就不會太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