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阿朝的一年四季 > 第4章 第 4 章 哼,他就要謝夫子了。…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阿朝的一年四季 第4章 第 4 章 哼,他就要謝夫子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哼,他就要謝夫子了。……

陽光漸漸西斜,還未見到三舅母幾人的影子,阿朝曉得,他們定是玩的開心快樂忘卻了自己,大包小包回家去。

他也沒有再傻乎乎在原地等待,想這個時候回去說不定要被喊去把雞鴨圈回籠子裡。

家中活計多,人口也多,每個孩子手上都分到活。圈雞鴨本是王繡繡的活計,她嫌醜,自打阿朝來了之後,一直是阿朝管。雞鴨也不是那麼好圈的,得先把散在院壩角落啄食的母雞趕進竹編雞籠,再把趴在柴垛上打盹的公雞揪下來,順帶撿走窩裡還帶著餘溫的土雞蛋。

期間雞鴨可不會聽你的使喚,亂跑亂飛的,亂啄人。

要去菜地澆水,要扛著半人高的木桶,沿著田埂慢慢走,先給蔫頭耷腦的青菜澆透根,再往黃瓜架下的土縫裡灌些水,順手將爬錯架的藤蔓理一理。

說不定還得去豬圈添食,把早上磨好的麩皮拌著剩菜湯倒進石槽,看著肥豬哼哧哼哧吃起來才能走。

要是天還沒黑透,舅母舅舅們指定會催著他去砍一捆柴,得選那些乾透的楊樹枝,用柴刀劈成短截碼在灶房門口,免得晚上燒火時沒柴用。

在王家這麼些年,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兒,阿朝已經摸得一清二楚,一想到這些活就心煩意亂,思來想去便打算等天稍稍黑了纔回去。天黑了回去,可就沒有自個兒的膳食。

唸到此處,他便拿出三文錢,去買饅頭填飽自己的肚子。

糖葫蘆老丈還在吆喝著賣糖葫蘆,他的糖葫蘆架子是自個兒做的,粗木杆豎在四方木凳上,杆頂綁著圈荊條,荊條上錯落插著幾十串糖葫蘆,像綴滿了小紅燈籠。

最頂上那串格外惹眼,用的是個頭勻淨的山楂,裹著亮晶晶的糖殼,糖殼上還撒了點細碎的白芝麻,風吹過,隱約能聞見甜香。

木凳上擺著個陶甕,裡麵盛著熬糖的銅鍋,鍋底墊著溫火,鍋裡的飴糖熬得琥珀般透亮,偶爾泛起細小的泡沫,滋滋響著,甜香順著風飄出老遠,勾得路過的孩童直拽爹孃的衣角。

阿朝小口小口咬著饅頭,大眼睛望著那糖葫蘆,口水都快要滴出來,但想到今日花銷太多,又把那點心思放回去,坐在石凳子上,‘望梅止渴’。

謝臨洲從國子監出來,帶著貼身下人小瞳在集市上閒逛之時,看到的便是這一幕。

小瞳盯著阿朝的藍眼睛,嘟囔著:“我滴個乖乖,公子,您瞧,那小哥兒的眼睛是藍色的。”

謝臨洲循著視線望去,笑道:“大驚小怪,西域人、海外之人眼睛不都有顏色。”

大周朝民族逐漸交融與對外交流頻繁,有許多少數民族後裔融入,朝廷曾派人下西洋、歐洲傳教士來朝交流,以至於大周朝出現‘異類’。

小瞳回想自己見到的人,憨憨的撓頭,“公子,我這不是第一次見一個藍眼睛的小哥兒嘛。”

謝臨洲沒在此事多言,落下一句“都是人,眼睛不一樣也莫要用異樣的目光去看人家,不禮貌。”便岔開話:“今日趕集日比往常熱鬨,待會回去跟府內的下人們都說一聲放個假,讓他們今夜在城內逛逛。”

大周朝沒有宵禁。

小瞳應下來,視線落到老丈的糖葫蘆上,斟酌開口:“公子,我過去買個糖葫蘆嘗嘗,您要不要?”

“不要。”這話剛落下,看到阿朝眼巴巴盯著糖葫蘆的模樣,謝臨洲沒多想:“看那小哥兒衣著是個農家人,家底大抵不太富裕,小瞳,你多買一串糖葫蘆,就說是多買送給他。”

大周朝立國已逾百年,開國時便重農抑商,如今京畿之外的州縣,依舊是田埂連著阡陌的景象。就像眼前這條市集街,一半是農戶挑著自家種的青菜、蘿卜擺攤,筐沿還沾著晨露;另一半纔是固定的鋪麵,綢緞莊、糧鋪、雜貨鋪挨著排開,門楣上掛著褪色的木牌,隻有街角那家剛開的糖畫鋪子,用紅綢紮了彩,顯得格外熱鬨。

阿朝細細品味最後一個饅頭,眼睛還黏在糖葫蘆上。

那賣糖葫蘆的漢子穿著打補丁的粗布短褐,腰間係著根草繩,插著糖葫蘆的草靶已經空了大半。他見小瞳遞來銅板,忙雙手接過,指尖沾著糖霜,又在圍裙上蹭了蹭,

小瞳閒著發慌,多嘴問了幾句。

漢子直言,“去年那陣子天旱,地裡的麥子,稻子收成都減了三成,俺家娃子許久沒吃上一頓飽飯,俺出來賣糖葫蘆,也隻是想換點雜糧回去。”

謝臨洲聽得微怔,他自小跟外祖父母長大,雖知民間疾苦,卻少見這般直白的窘迫。他心裡默默歎了口氣,喊來小瞳。

小瞳手裡還握著兩串糖葫蘆沒動,小跑到他身旁,就聽謝臨洲說:“老漢說的話,我都聽到了,你把人的糖葫蘆全買了,分到那些衣裳洗的發白,補丁頗多的人手中,若是大人邊說這糖葫蘆是給孩子的,若是小孩子便說是給他吃的。”

小瞳知他心善,應聲去做,舉著草靶,先分一串糖葫蘆給阿朝眼巴巴瞧著的阿朝,又跟在謝臨洲身後離開。

阿朝愣愣的拿著糖葫蘆,一句謝謝還未說出來,送他葫蘆的人已經走遠。

茶肆的掌櫃瞧他沒有動彈,直言:“小哥兒把這糖葫蘆吃了便是,方纔那小廝乃是謝臨洲謝夫子的下人,謝夫子常做這等好事……”

他後麵再說什麼,阿朝記不得了,隻知道自己走回家的腳步都輕飄飄的,踩在雲上似的,糖葫蘆甜滋滋,他心裡更美。

那個每日隻有吃什麼、乾什麼、何時歇息的他腦子裡赫然多了另一個念頭。

謝夫子,謝臨洲,這人好哇,生得俊朗,學問好,家裡就他一個,乾淨得像張白紙,心裡頭還善良,平易近人,對平頭百姓也好。

謝臨洲不知道自己一次善意之舉會多了個夫郎,此時的他剛帶著小瞳分完剩下來的糖葫蘆,送回草靶後領著小瞳在集市內閒逛。

不遠處,幾個農婦正圍著布攤討價還價,扯著粗麻布問能不能再便宜兩個銅板。幾個穿著粗布衣裳的小姑娘圍著小攤子,踮著腳看著胭脂盒,卻沒人敢伸手……

小瞳買完謝臨洲想要的東西後,輕聲說:“公子,咱們該去茶館見李掌櫃了。聽說今年南邊的茶葉收成好,李掌櫃那邊的茶價能降兩成,咱們府裡的茶鋪若是多進些,年底說不定能多賺些銀子。”

謝臨洲點點頭。

原本與掌櫃見麵這事,該是打理生意的管事見的,但今日管事有事回家一趟,事情又急,隻能他本人親自去。

市集裡的喧囂還在繼續,貨郎的吆喝聲、農戶的討價還價聲、綢緞莊裡夥計的迎客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大周朝尋常的日子。

王家,天矇矇黑,阿朝方纔回到家中,堂屋桌麵上的飯菜被一掃而光,留給他的隻有收拾洗碗。他撇撇嘴,心想,這人可真壞,轉頭收拾。

王安福與王繡繡躲在角落,見此,前者心裡不安的說:“姐姐,今日本就輪到我們二人收拾桌麵,這會讓阿朝做,被爺奶曉得了,可不好吧?”

王繡繡翻了個白眼,“切,有何不好的,爺奶也沒在意過他,彆說這個了。今日那小謝夫子在集市上派糖葫蘆呢,我回來早了沒領到,隔壁的二狗子領了一串,我讓他分我一顆,他不肯,大哥,你快帶我去要一顆回來。”

還沒說話的王安福被她拉走。

阿朝洗完碗筷,回到自己的小屋子,柴房裡頭。王家人多,屋子小。王繡繡這般年歲都要和堂姐堂妹住一塊,更何況外來的阿朝。

他隻能住在柴房裡麵,不大的柴房裡麵隔開一個位置,給他放了一張木板床跟小凳子,此外隻有一個落腳的地兒。

一邁進柴房,一股混合著乾燥鬆木、陳年灰塵與淡淡煙火的味道便裹住了他。

月亮的微光從屋頂破了個小窟窿的茅草縫裡漏進來,阿朝順手將靠在門邊的柴捆往裡挪了挪,避免夜裡起風時颳得門板哐當作響。

前些日子就因為這聲響,他被王家嬸子隔著窗戶唸叨了半宿
“手腳不利索”。

木板床的床板縫裡還卡著幾根乾草,是今早他整理鋪蓋時沒摳乾淨的。

他坐在小凳子上,彎腰去拔那些草莖,指尖觸到床板冰涼的木紋,忽然想在江南時候,灶房裡那張鋪著粗布褥子的土炕。那時爹孃還在,每到冬天都會提前把炕燒得暖烘烘的,他裹著厚棉襖坐在炕上,能聞著灶間飄來的紅薯香。

可現在,隻有柴房裡若有若無的黴味,伴著遠處堂屋傳來的王家人的說笑聲,像根細針似的紮在心上。

阿朝穿著木屐出去洗乾淨腳,又打了半桶白日曬得溫熱的水,在浴房內簡單擦拭過身子便上床,他擡頭望向那方漏光的茅草窟窿,天邊的月光漸漸亮起來,幾顆星星開始在深藍色的天幕上閃。

阿朝心裡頭想再熬些日子嫁出去就好了,他還記得被送到外祖家時,那個伯伯說的話,隻要在王家好好乾活,等年紀到了,尋個好人家嫁出去,日子就會好過。到時候,他就能跟相公一塊住,能住上好房子,不用再住柴房,說不定還能養個小狗陪自個兒。

想到此,他又想起今日見到了謝夫子。

也不省的謝夫子喜愛哥兒還是姐兒,若是哥兒,他勤快些,說不定人家能看上自己,若是姐兒,他也要人喜愛上哥兒。

哼,他就要謝夫子了。

風漸漸大了,柴房的門被吹得吱呀作響。阿朝把心頭頭那點想法收回去,起身把門關緊,又往床腳添了幾根乾柴。

夜裡冷,得留著取暖。

做完這些,他躺到木板床上,把薄被子裹得緊了些。

雖然床板硌得慌,被子也透著寒氣,但一想到往後的日子,阿朝的嘴角還是忍不住向上彎了彎。

作者有話說: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