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朝的一年四季 第5章 第 5 章 勢必不能讓小謝夫子丟臉。…
勢必不能讓小謝夫子丟臉。……
翌日,天還未亮,阿朝起來餵了雞鴨,吃了碗稀粥,收拾好自個兒,背上背簍,拿好鐮刀便跟著舅舅們上山。
四月底的山上,晨霧還裹著裹著林梢,腳邊的青草沾著冰涼的露水,一踩便沁濕了布鞋的布底。阿朝就隻有兩雙布鞋,若不是上山怕被咬傷、割傷、他可捨不得把布鞋穿上。
風裡混著新葉的嫩香與泥土的腥氣,偶爾還飄來幾縷野薔薇的甜香。
林間的雀兒已醒,嘰嘰喳喳地在枝椏間跳,驚得葉片上的露水簌簌往下掉,落在阿朝的脖頸裡,涼得他縮了縮脖子,卻又忍不住睜大眼睛往四處瞧。
他要跟著大家夥采四月裡最嫩的野菜,走在最前的大舅手裡拎著竹筐,時不時彎腰撥開草叢,指著一株帶著鋸齒邊的嫩苗,喊人過來割。
阿朝早把山上的菜認得差不多,見此,趕緊蹲下身,輕輕掐下菜梗,生怕碰壞了旁邊剛冒頭的小蘑菇。不一會兒,竹筐裡就添了不少寶貝,翠綠的灰灰菜攢成了小堆,帶著露珠的馬齒莧鋪在底層,還有幾株葉片肥厚的蒲公英。
他想,今日能添個新鮮的菜,他摘的菜,今夜多吃一些也無妨。
走得深些,聽見大舅的聲音,阿朝連忙停下腳步,順著前者指的方向看去,隻見斜前方的坡地上,幾株青碧的植物正頂著紫色的花穗,那是野豌豆。
四月底的野豌豆莢剛鼓起來,捏在手裡軟軟的,剝開就是圓潤的豆仁,嚼在嘴裡滿是清甜。
他有時白日沒吃飽,便會到山上來尋能直接吃的果子,野菜。
不需要人帶頭,阿朝小心翼翼地繞開帶刺的灌木走過去,剛摘下法;到了秋日讀‘伐木丁丁’,再去看樹木落葉前的勁挺,才真懂‘斬材必以其時’的鄭重;冬日論‘歲寒然後知鬆柏之後凋’,便守著窗畔的梅枝,看它耐得霜雪的骨氣。
這樣學來的道理,不是紙上談兵,是你親手摸過、親眼見過,記得自然會牢些。
更要緊的是,你往後再讀‘天人合一’,便不會隻當是句空話。
你知道槐葉何時展、何時落,知道草木的‘時’,也便慢慢懂了人間的‘時’,懂了做事該守的分寸、該等的時機。”
說罷,他擡手接過那片槐葉,對著光輕輕轉了轉,細碎的影子在少年額間晃了晃:“明日晨起,咱們先不去書房,先去後園看看,如今的椿芽、楸葉,是不是正合著書中‘孟夏之月,螻蟈鳴,蚯蚓出’的光景。”
早在少年們問出問題時,係統便在腦海中給出答案,謝臨洲整理一番轉換成自己的習慣,融合貫通表達出來。
日頭漸漸沉了下去,書院裡的光影也變得柔和起來。那群少年們,目送謝臨洲的身影消失在夕陽裡。
他們常聽到,夫子的同僚私下嘲諷:“大謝博士夫子的門生在殿試奪魁,謝臨洲倒好,撿了群‘歪瓜裂棗’。”
就連,大謝夫子路過廣業齋時,都曾直言:“與其教這些‘朽木’,不如潛心經史。”
可教導他們的小謝夫子不為所動。他們心裡都念著這些事,勢必不能讓小謝夫子丟臉。
作者有話說:
----------------------
阿朝;今日沒見到謝夫子,想他。
謝臨洲:今日上班可真累,獎勵自己吃點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