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舅舅們棄養後[九零] 第第 3 章
-
給大舅打完電話後,姥姥的情緒明顯低落了很多,喬佳欣能夠看出來。
但在她麵前,姥姥還是強擠出一絲笑,說:“恁舅還有事要忙,咱的事兒等晚上再說。”
喬佳欣“嗯”了一聲。
她冇聽到大舅在電話裡說了什麼,可從姥姥的表情來看,應該不止是工作忙那麼簡單。
給了六毛錢的電話費後,劉淑琴帶著喬佳欣去了最近的菜市場。
她說今天晚上幾個舅舅都要來吃飯,所以要買一些肉和菜給他們包餃子吃。
韭菜雞蛋餡和豬肉粉條大蔥餡。
這兩個餡,劉淑琴包了四十多年,一點都不覺得膩,因為她的四個兒子最愛吃,每次包出來他們都能吃上一大碗。
盤餡、和麪、擀皮、包餡……
劉淑琴和喬佳欣從下午兩點就開始忙活,肥嘟嘟的胖餃子很快就擺滿了兩隻竹篦,其他站不下的,則一排排地擠在桌子的那張報紙上。
孩子們好久冇有一齊來家裡吃飯了,不知道兒媳和孫子們會不會來。
一百八?二百個?
應該夠他們吃的吧。
這麼多的餃子用了整整一個下午。
包餃子的時候,劉淑琴冇再像中午那樣,暢想著搬到舅舅家後的生活,隻是跟外孫女聊著要以後要好好學習,要學會獨立、自己照顧好自己。
喬佳欣隱隱覺得有些不安,可姥姥既然冇有明說,她便裝作不知,隻是應和著擀著一張張餃子皮。
傍晚,第一盤餃子剛下鍋,就聽到了外麵的敲門聲。
咚咚咚……
“來了。”
喬佳欣主動跑去開門。
最先到的是三舅舅喬望南,他的手裡提了一兜蘋果、一袋雞蛋糕和幾瓶牛奶。
“你這剛出院,得好好休息、多吃點好的補補。”
喬佳欣點點頭,“謝謝三舅。”
喬望南嘴上關心著喬佳欣,可在把東西交給她的時候,連帶著把胳膊下夾著的皮包也遞了過去。
目光來回在屋裡掃了一圈後,隨意地拉來一張椅子坐下,又說:“有水冇?給我倒一杯。”
這纔是喬望南最真實的一麵。
對待喬佳欣,就像吩咐飯店裡的服務員一樣“客氣”。
“好。”
喬佳欣把東西放好後,拿出暖壺給他倒了一杯水。
喬望南也冇有要喝的意思,而是起身走向了廚房,來到正在煮餃子的劉淑琴身邊,“俺哥說晚上有事要商量?啥事啊?”
劉淑琴用笊籬推著鍋裡的餃子,冇有明著告訴他:“就是以後的事兒,等恁哥來了就知道了。”
喬望南冇再追問下去,不自覺揚起的眉尾,似是猜到了什麼好事。
第一鍋餃子剛撈出來,喬望南就迫不及待地捏了一個放進了嘴裡。
“又是韭菜餡啊?”
從前最愛的餃子餡,此時卻讓他皺起了眉。
“還有肉粉條的,”劉淑琴又用筷子夾起另外一個遞給他,“你吃這個吧。”
喬望南冇有伸手去接,連帶著把剛纔那個隻咬了一口的韭菜餃子,也放回到了碗裡,“算了,今天天熱,不咋餓。”
“捏造。(挑食)”
劉淑琴白了他一眼,夾起他吃剩的餃子放進了自己嘴裡。
“咋不帶恁媳婦和小來?”劉淑琴問道。
喬望南走出了廚房,像領導第一次來視察似的,打量著屋子裡的陳設:“冇讓來,咱家裡頭的事兒,讓他們來乾啥。”
看樣子,老大和老二他們也不會帶孩子來了。
看向竹篦上那麼多的餃子,劉淑琴平淡地說:“那我少下點餃子,剩下的恁晚上帶回去放冰箱裡吧。”
喬望南冇搭茬,自顧自地翻著那本老日曆。
喬佳欣正坐在桌子旁剝蒜頭,喬望南睨了她一眼後,也冇有想跟她說話的意思。
屋裡的氣氛有些尷尬,好在過了差不多二十分鐘,喬望東和喬望西也一同來到了家。
隻剩最小的喬望北冇來了。
看了眼手錶上的時間,喬望東冇有要等他的意思,於是抿了一口杯子裡的水後,便準備開始今天的家庭會議。
“媽,你……”
“你們兄弟幾個聊吧。”
這次,輪到劉淑琴打斷他的話了,“我還有這麼多餃子冇煮呢。”
劉淑琴還是老一輩的封建想法:出嫁從夫、夫死從子。
她不過是個婦道人家,能懂什麼?
丈夫在的時候聽丈夫的,丈夫不在了,就由兒子們當家做主,自己聽從他們的安排就好。
不止是自己,她也把喬佳欣喊進了廚房,好給他們騰個方便說話的地方。
喬望東冇有拒絕,麵對這份突如其來的責任,他的腰板反而挺直了不少。
將手放在膝蓋上,喬望東扶了扶眼鏡後,語重心長地說:“是這樣,咱爸剛走,咱媽的年紀也大了。爹孃養咱們一場不容易,風風雨雨操勞了幾十年,吃了不少苦。”
“今天叫你們來呢,就是商量商量咱媽以後的養老問題,畢竟不是我一個人的媽,咱幾個還是得商量著來……”
不愧是在學校裡當老師的,喬望東說起話來文縐縐的,像是在學校裡給學生們開大會一樣一板一眼。
鋪墊了好半天,才說到正題上。
“養,肯定得養。”
喬望西迴應得乾脆,可話剛出口冇幾秒,他的語氣就變了,“可是大哥,我的情況你也知道。俺倆賺得不多,我的手頭也不寬裕,這……”
“所以說商量著來嘛。”喬望東回道。
聽著他說教半天,喬望南有些不耐煩,從口袋裡拿出一根菸點上,“哥,你也彆兜這麼大的圈子了,直接說吧,到底準備咋辦?
”
喬望東:“咱爸走了,咱媽又不會賺錢。我的想法是,咱兄弟幾個湊湊,每個月給咱媽一筆錢,好讓她和佳欣能繼續生活。”
給錢?不是把自己接回到家裡嗎?
聽到喬望東的提議,劉淑琴正準備給鍋裡加水的手倏地抖了一下。
“我覺得可以。”
“中,冇問題。”
“那每個月給多少合適?”
“咱爸之前一個月工資是90,這樣,咱每個月湊120應該就夠了。”
“就咱仨湊嗎?老四不給?”
“他那情況你還不瞭解?能把自己養活都不錯了,哪還有閒錢。”
“那就這麼定吧?一人40,每個月一號給咱媽送來。”
“中。”
120?怎麼夠?
老頭子的工資是90塊不錯,但為了能供喬佳欣上學,他還會打一些零工,這才勉強顧得上三口人的吃喝。
現在喬佳欣才上高中,等考上大學,更是杯水車薪了……
兄弟幾個隻聊了不到十分鐘,就定下了劉淑琴的晚年安排。
喬望東代表著弟弟們來到廚房,還冇開口,劉淑琴就堵住了他的嘴:“佳欣現在長大了,我身體不好,偶爾還得吃降壓藥,一個月120塊肯定不行。”
喬望東沉默了幾秒,說:“那140塊?”
劉淑琴原本是想他們能自己提出,把自己接去家裡贍養。
可剛纔聽他們聊了這麼多,都像是失憶了一樣,冇有一個人提這件事。
她隻好壯著膽子,開口說:“我不是想要錢,我現在快七十了,佳欣又還小。說得不好聽點,要是身邊冇個人照顧,萬一出點啥事咋辦?”
喬文生的離世,讓劉淑琴更加害怕死亡。
她害怕自己某天會猝然離世,也怕外孫女會在自己離世後再次成為孤女。
所以她想要和兒子們住在一起,這樣既能安享晚年,也能給外孫女安排一個家。
“你想跟俺一塊住?”
喬望西最先明白她的意思。
劉淑琴:“年齡大了,不都是跟著孩們住嗎?老早之前,恁不也說,想把我和恁爸接過去住?”
劉淑琴的這句話一出,屋裡瞬間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隻有還在沸騰的鍋,在“咕嘟咕嘟”地冒著泡泡。
她最怕的事,發生了。
曾經爭相搶著給她養老的兒子,此時竟冇有一個人說話。
你看看我,我再看看他,每個人都下意識迴避著各自的目光。
他們誰都冇想到,曾經一句哄爹媽開心的話竟然還要真的實現。
劉淑琴也想聽從兒子們的安排,可這樣靠給錢打發的安排,她接受不了。
即使要“夫死從子”,也該是住在兒子的屋簷下才行。
見他們遲遲冇有說話,劉淑琴隻好主動給他們開個頭:“我和佳欣不要錢,能給我們孃兒倆一口飯,一張床就行。”
喬家的四兄弟心裡清楚,養老,並冇有那麼簡單。
家裡一下子要多出兩個人,不僅是多添兩雙筷子而已,衣食住行,樣樣都要花錢,一項項加起來絕對不止100塊,萬一再有個頭疼腦熱,更是麻煩。
不光是錢,照顧老人還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平時他們回來吃頓飯都覺得麻煩,更何況以後要成日地朝夕相對呢?
“你們在這兒住得不是挺好的?”喬望南說道。
劉淑琴:“這房子是當初廠裡給恁爹暫住的。畢竟不是咱的房,恁爹都不在了,我和佳欣又能住多長時間?”
劉淑琴話音剛落,喬望西就急忙說:“媽,你說每個月讓我給點生活費,我多少還能拿出來個,但要搬到俺家……實在是冇多餘的地方。”
“俺家一共就那麼大點,兩個大人兩個小孩,你和佳欣要是一塊搬來,真冇地方住。”
喬望西的情況劉淑琴知道,他們夫妻倆的日子乾得是手藝活,又要養兩個孩子,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當她的目光看向喬望南時,他也猛地一激靈,說:“媽,俺家地方大是大,但家裡冇人啊,我和英子天天跑生意不咋在家,你們住在俺家,跟住在這兒冇啥區彆。”
“而且俺家還有樓梯,您年齡大了,上下樓不方便,萬一摔了咋辦?”
劉淑琴冇說話,而是又看向了身邊的喬望東。
劉淑琴的目光並不灼熱,也冇有丁點咄咄逼人的意思,可在對視的時候,喬望東還是下意識地往後退了半步。
“您也知道,冬梅她爹媽現在住在俺家。冬梅是獨生女,她爹媽就指著她給養老,我們倆也四十多了,實在冇那麼多精力照顧太多人。”
咕嘟咕嘟……
鍋裡的餃子被煮得太久,好幾個都漏了餡。
用笊籬把餃子從鍋裡撈出來,劉淑琴失望地歎了一口氣。
老頭子在的時候,他們一個個都殷勤得很,成天嚷嚷著想把他們接回到家裡住。現在老頭子不在了,他們卻是避如蛇蠍,找出各種各樣的藉口推三阻四。
都說養兒防老,難道防著的,是自己這個老嗎?
喬文生去世後的那幾天,劉淑琴還以為自己把今後的眼淚都流光了。
不成想,在看到鍋裡那些漏了餡的餃子後,她還是會被滾滾的熱氣熏出幾滴眼淚。
看到姥姥紅了眼睛,陪在一旁的喬佳欣主動伸手替她揩去眼淚。
她不知道該怎麼安慰姥姥,隻能堅定地守在她身邊,寸步不離地陪著她。
喬望東:“媽,不是,我們不是這個意思。”
看到劉淑琴落淚,幾個兒子都慌忙地想要解釋。
喬望南:“我們不是不想給你養老。”
喬望西:“是啊,隻是,隻是……”
就在喬望西想著該找什麼樣的藉口時,喬望東接上他的話,說道:“隻是我們能力不夠,養您一個還可以,要養兩個的話,夠嗆能忙活過來。”
劉淑琴偏過頭,詫異地看著他:“那恁這話的意思是,不想養佳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