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被囚三十年,重生後我踏碎皇城 > 356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被囚三十年,重生後我踏碎皇城 356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百日宴,就那麼迫不及待嗎?

百日宴這一日,大宛皇城沐浴在盛大的慶典氣氛中。宮闕巍峨,旌旗招展,從宮門到舉行大典的太極殿,禦道兩旁陳列著儀仗,甲士肅立,文武百官與各國使節、郡王代表依序而立,場麵恢宏莊嚴。

溫令容身著皇後朝服,玄衣纁裳,上繡十二章紋,頭戴九龍四鳳冠,珠翠環繞,雍容華貴之中更添幾分產後恢複的豐潤與母性的光輝。她與身穿袞冕、氣度威嚴的蕭玄策並肩而坐,接受萬邦朝賀。帝後臨朝,光芒萬丈,是這百日宴最核心的象征。

兩位今日的小主角——百日大的皇子和公主,由精心挑選的穩重宮人抱著,立於帝後身側稍後的位置。小小的嬰孩,包裹在明黃色的繈褓裡,竟也顯得格外鎮定。他們睜著烏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著下方黑壓壓的人群和璀璨的燈火,不哭不鬨,全無懼色,這份異於常嬰的沉穩,被許多臣子私下裡讚譽為“天生龍章鳳姿,頗具帝王氣度”。

而在所有觀禮賓客的最前方,貴賓席上,大昭皇後溫令儀同樣身著大妝朝服。她的服製與大周皇後略有不同,更顯典雅莊重,紋飾兼具南北風格,彰顯著大昭相容並蓄的氣度。她端坐那裡,儀態萬方,身旁是溫長安夫婦——他們既是溫令容的父母,也是大昭的重臣皇親。此外,大昭的長公主和年幼的大昭皇子亦在座。這一家子的出現,代表的不僅僅是大昭帝後對姐姐的親情,更是大昭國對此次慶典的高度重視,其政治意味不言而喻。

蕭玄策高坐禦座,目光如炬,緩緩環視著殿內濟濟一堂的臣屬。他的視線尤其在那三十五郡郡王所聚集的區域停留了片刻。這些昔日的國君,如今雖身著大周郡王朝服,但眉宇間仍殘留著屬於王者的矜持與審視。蕭玄策敏銳地察覺到,他們關注的焦點,並非高高在上的自己與溫令容,也非今日的主角那對小嬰孩,而是貴賓席上的大昭觀禮團。

大昭皇後及皇親國戚享受到的,幾乎是等同於帝後臨朝的尊崇禮遇——位置最尊,禮儀最隆,甚至連蕭玄策本人在向萬民展示皇子公主後,也率先向溫令儀所在的方向頷首致意。這份超規格的禮遇,讓許多原本就對大昭瞭解不深、或者訊息閉塞的郡王心中升起了強烈的不滿。

這些郡王,昔日皆是一方霸主,統治著自己的國家和臣民,若非蕭玄策以其過人的武功和政治手腕將他們逐一收服或臣服,他們豈會甘願俯首稱臣,做個郡王?在他們固有的認知裡,國與國之間,強者為尊,但即便是強國使節,在彆國君主麵前,也當保持一定的謙卑。如今,隻因為大周皇後出身大昭,大昭的皇後和皇親就能在大周的宮廷盛宴上享有如此殊榮,這讓他們感覺受到了冒犯,彷彿大周低了大昭一頭。

“哼,不過是仗著皇後孃家的勢罷了。”沙陀郡的郡王朱邪赤冷哼一聲,低聲對身旁相熟者抱怨,“我西域三十六郡幅員遼闊,物產豐饒,何須如此仰人鼻息?陛下此舉,未免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

天上草原七郡的北庭郡王阿史那捋著胡須,低聲道:“噤聲!你懂什麼?聽聞大昭近年來國力日盛,兵強馬壯,裴祈安更是雄才大略。皇後生產時,大昭帶來的太醫可是起了關鍵作用。更何況你看那大昭皇後氣度,絕非尋常女子,她身旁那對兒女,年紀雖小,眼神卻靈慧得很。陛下如此禮遇,必有深意,或不得已而為之。”

“深意?不得已?”朱邪赤氣哼哼的一甩袖子,草原部落從來都看誰拳頭大,什時候還要看誰長得好看了?繡花枕頭好看,有個什麼用?壓低聲音,語氣裡帶著怒色:“我看是皇後枕邊風吹得好!再怎麼說,這也是我大周皇子和公主的百日宴,主角當是我們大周未來的希望,豈容外戚如此喧賓奪主?”

這些竊竊私語,雖然壓得極低,但在莊嚴肅穆的大殿中,仍如細微的波紋般悄然擴散。不少郡王交換著眼神,心中各自盤算。他們帶來的那些“厚禮”——那些身負才藝與使命的美人,此刻似乎更有了用武之地。他們覺得,必須要想辦法提醒陛下,平衡後宮勢力,防止大昭的影響力無限製地擴張。大周,應該是西域三十六郡的大周,而不應淪為某個強大外戚的附庸。

端坐在貴賓席上的溫令儀,何嘗感受不到那一道道或明或暗、帶著審視、忌憚甚至不滿的目光?但她麵容平靜,舉止從容,與父母低聲交談時,嘴角甚至帶著溫和的笑意,偶爾會低聲和身旁的家裡人交談幾句,完全是一派端莊親和的模樣。她越是如此鎮定,就越發襯托出那些郡王們心思的躁動。

溫令容將下方的一切儘收眼底,她放在膝上的手,指尖微微蜷縮了一下,但臉上依舊保持著恰到好處的、母儀天下的微笑。她深知,這場百日宴暗潮洶湧,這是設蕭玄策特意為之的抬舉,是試探,更是博弈的開始。她看了一眼身旁的蕭玄策,見他麵色如常,目光深邃,心中稍安。無論風雨如何,他們夫妻一體,共同麵對。

蕭玄策自然也將郡王們的反應看在眼裡。他心中冷笑,這些人的心思,他洞若觀火。但他更清楚,三十五郡王隻是屈服於大周的實力,內心的盤算從來沒有停止過,他們以為大周在大昭麵前低人一等,殊不知三十五郡王中的任何一個敢跳出來,大昭的手段就夠他們跪拜了。

大昭的強大是事實,與大昭保持良好關係乃至獲得支援,對目前亟待鞏固統治、發展國力的大周利大於弊。隻不過這些郡王們知之甚少罷了。

正因為對大昭不夠理解,他們隻看到了大周對大昭來客的表麵尊榮,卻看不到背後的利益交織與戰略考量。不滿是好事,唯有不滿才會讓矛盾浮出水麵,也能讓自己有的放矢。

慶典的樂聲悠揚響起,百官依序上前賀拜,獻上賀禮。場麵恢宏而有序,但在這盛大的繁華之下,帝後與郡王之間、大周與大昭之間那微妙而緊張的張力,卻如同暗流般,在觥籌交錯的表象之下,悄然湧動。這場為皇嗣舉辦的百日宴,儼然成了各方勢力展示實力、試探底線的一個無聲戰場。而剛剛百日的小皇子和公主,尚在懵懂之中,卻已然置身於這權力漩渦的中心。

大週三十五郡中,草原七郡、北道六郡,南道七郡,蔥嶺五郡、臨近大宛五郡和羌戎五郡涵蓋整個大周,而羌戎五郡之一的鄯善郡最低調,若非鄯善郡是五郡之首,裕嘉都想要躲到角落去,畢竟他知道鄯善河可是出了鹽!這鹽場是大昭小公主督建的!

歌舞稍停,阿史那起身走出來,微微躬身:“陛下,臣等為大周高興,皇子、公主攜祥瑞降生,是大周和我等臣民之福,趁此機會,臣等也準備了歌舞,先給陛下和皇後娘娘。”

蕭玄策打量著阿史那,微微的眯起了眼睛,準備了歌舞是假,讓那些美人兒露麵是真,就那麼迫不及待嗎?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