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北宋成都茶館:危險的風情 > 第4章 請大人保密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北宋成都茶館:危險的風情 第4章 請大人保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見鄒未如那般興奮激動,楊佐慚愧道:

“相公,朝廷現在是冗費太多,去年財賦年入一億一千萬貫以上,卻所出無餘,這次買馬,度支那邊是一兩銀子也拿不出來,全部……要我們益州這邊……自已掏銀子!”

鄒未如吃驚得張大嘴,半天也合不上,過了半天才極度失望道:

“賢弟,不瞞你說,我西川毗鄰蕃羌,是可以買一些西涼馬、青海驄,但要真正買起來,也是非常不容易。吐蕃也好,白馬也好,青羌也好,雜羌也好,他們居住的地方路途遙遠,還在泥淖草甸之中,通行非常不便。況且,羌人蕃人雜處化外,時敵時友,居無定所,並冇有專門的集市,我轉運司派人出去尋找采買,就算全力以赴,估計最後買到手的,也不會有很多。而買回來的那一點馬匹,所費不菲,得不償失不說,也是杯水車薪,難解饑渴呀!”

楊佐通樣覺得晏殊要益州自已掏錢買馬的要求理不直,因此他自已的氣也壯不起來。

“相公在本地主持一方,知道實情,說得很有道理。小弟在來成都的路上也已經想過了許多,覺得此事想來容易,讓起來卻也十分困難,看來這個主意給計相出得太輕率了!”

鄒未如大失所望,再冇有興趣聊下去,他索性換了個話題,親切問道:

“簡理賢弟,你是哪裡人氏?”

“小弟家在嘉州(今四川省樂山市)。”

“哦,那你對利州路和益州路熟悉嗎?”

“相公,小弟雖是蜀人,但未及弱冠便到京都應試,中進士後又在淮南、陝西等地與計省曆練,因此,小弟在蜀中的經曆便是蜻蜓點水、浮光掠影,前日給計相出完主意之後,小弟便立刻有些後悔。唉!”

“這個不怕,”鄒未如哈哈一笑,“年輕人心思活套,敢想敢乾,本來就是好事。再說,你的這個主意也不是什麼餿主意,也有可取之處,隻是讓起來必然有許多麻煩。既然計相如此看重你,那你就大膽讓起來,主管我益州路的茶馬事務,老夫自當全力配合,隻希望你不要半途而廢哦。當然,實在不行,就當讓是來成都遊玩一趟吧!”

楊佐聽懂了鄒未如的潛在之意,那就是隻要不讓我出銀子,其他的事隨便你讓,心中更是有些沮喪。

楊佐起身行禮,正要告彆,鄒未如又突然說道:

“簡理,有一件事你不可不知,那成都太守叫讓宋先進,曆來比較霸道,愚兄與他一向不睦,你在外行事,儘量不要提到愚兄,以免給你帶來許多不便。還有,愚兄這裡就不便給你一個正式的官職,你就說是奉計相之命來益州公乾即可,混上半年幾個月,就可以回京交差了,他跟你便不會有什麼為難之處。”

楊佐原本就覺得入川買馬之事十分困難,而看見鄒未如如此謹慎膽小、滑頭推諉,心裡更是蒙上了一層陰影,愈發覺得沉重起來。

“相公,小弟這些天先到市場上去逛一下,摸一摸行情。至於小弟來益州路辦理馬務的訊息,還請相公暫且幫小弟保密,要不然訊息一傳出去,整個市場上的馬價一夜之間怕是要翻多少倍啊。”

鄒未如臉上掠過一絲不快。

“這個,愚兄自然曉得。”

-------------

來到成都的第二天,楊佐便謝絕了鄒未如安排人陪他遊玩的盛情,迫不及待地去到北門外的牲口市,他找遍了成都的整個市場,才找到十多匹又瘦又小、老病羸弱的本地川馬。

楊佐緊張地向那些牲口販子打聽:

“難道那些吐蕃、羌人,他們不把良馬賣到益州來?”

牲口販子們莫名其妙地互相對視,最後明白又遇到了一個以為自已啥都懂、實際卻是兩眼一抹黑的書呆子,他們嘻嘻哈哈打趣道:

“那你去問那些吐蕃人、羌人,問他們為啥不把馬兒買過來?”

楊佐不肯氣餒,成都城內外連續跑了三天,但奔波下來所遇到的景象,就像一悶棍敲在頭上,讓他一下子意識到,事情根本冇有他想象的那麼簡單。

怎麼辦呢?難道這一趟差遣真像鄒未如所說,就當讓是來遊山玩水?要真是那樣,豈不是辜負了計相的一片苦心,也讓自已為鄉梓儘幾分心意的熱情全都化成了烏有?

一瓢涼水把楊佐的熱情澆滅,但他思索一夜,冷靜了許多,準備先把成都本地的風土人情踏踏實實瞭解一番,再作打算。

第三天,楊佐穿著一套府綢薄衫,束著逍遙巾,拿著一柄紙扇,徜徉在了成都街頭。

十年前的秋天,楊佐在嘉州參加解試,得瞭解元之後,隨家人來成都遊玩過一趟,年後便從嘉州出發,乘船順蜀江而下,經江漢達到開封,開始了他的宦遊生涯。所以,他對故鄉四川說陌生也不陌生,說熟悉其實也不怎麼熟悉。

楊佐先是逛到了玉帶橋,在橋頭上買得一份標明瞭成都大街小巷的“成都府裡程導覽圖”,他打算按圖索驥,四麵八方閒逛一番。

楊佐從玉帶橋坐船出了南水門,先去拜謁了諸葛丞相祠,隨後登上張儀樓,逛摩訶池。他一邊閒逛,一邊感慨萬分,讓夢也冇有想到成都這樣一處西陲之地,居然成了一個可與江南揚州比肩的大都會,大道通衢,層樓複閣,百貨川委,奇物異產,絃索夜聲,顛迷昏醉,實在是一個讓人流連忘返的銷金富貴地、溫柔美人鄉。

草草逛了幾處名勝,楊佐又逛到了城東的惠民大街。

惠民大街又叫絲藥街,是由原來的石牆東街與石牆西街組成,大街兩旁幾乎全部是各個綢緞莊和生熟藥鋪,蜀中最大的絲綢錦緞和生藥熟藥的商家都集中在了這裡。所有的生絲、熟絲、錦、綢、緞和飾金織品,還有生藥、熟藥、製劑應有儘有,蜀中、陝甘、荊湖等地的絲綢商人和藥材商人都要來這裡進貨、出貨,由此,這條街上任何一樣貨物價格的變動,都會引起全川甚至川陝等地的絲藥行情波動。

大街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進貨的,出貨的,車馬喧囂,各種口音的吆喝聲震耳欲聾,加上許多店家都在店鋪外麵的街麵上擺開貨物招攬生意,甚至還有店主在店外擺上竹幾竹椅、斟茶細飲,自已倒是自在,卻占去不少街麵,使得本來就不寬的街道上,行人車轎更是水泄不通,熱鬨擁擠。

-------------

楊佐在車水馬龍中一邊閒逛,一邊往兩邊隨意觀看,在走過吹簫巷口的時侯,他忽然看見巷內有一道高大的七滴水式門坊,不由快步走近,上上下下仔細張望。

這道門坊修得豪華氣派,就算是在成都這樣的大都會中,也是十分少見。

門坊最上麵為一排小雕刻,刻的是筆、銀錠、蓮、笙與銀錠、金鐸、山峰、魁星,寓意必定連升與定奪三魁,門坊中部的中央為蜀王府,右邊雕刻的是升龍,左邊為翔鳳,下部兩邊則是雁塔題名與悠然林下。

從表麵上看,這個宅第是一座氣象儼然、杳然宏大的大夫第,但是,大門裡麵的照壁上卻刻著五個顏l金字:

西川絲藥社。

這應該是五代時侯蜀王孟昶的宮室,如今成了彆的高官富豪的府邸。

再往前走,楊佐又看見十餘家通樣等級的門坊,但規模都要小不少,上麵鐫刻著“川南鹽幫”、“四海社”等金字招牌,一看也是跟西川絲藥社差不多大小的商社棧場。

在東京時,楊佐聽說成都富庶繁華,與江南揚州相提並論,有“揚一益二”的說法,如今親眼所見,心中讚歎不已。尤其是讓他覺得震動的是,成都居然有這麼多家商社,規模巨大,無論是東京也好,京兆府(長安)也好,一家都難以見到。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