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成都茶館:危險的風情 第5章 蜂 盤
-
十天後的一個傍晚,一艘小船從錦江裡劃過來,靠在岸邊,一個漢子跳上岸,拂開岸邊密密的柳條,快步來到了三妹小茶館門口。
漢子頭髮隨隨便便挽成一個髮髻,赤著上身,胳膊上劃著幾道傷口,短衫搭在肩上,手上提著一個麻袋,他下身穿著一條牛鼻短褌,腳上踏著草鞋,渾身上下曬得黑黢黢的,左臂上留著一條長長的傷痕,乍一看,活脫脫就是一個在錦江裡麵下力討生活的船伕。
-------------
三妹小茶館門口擺著一桶專門用來施捨的涼茶和一些白鍋盔,三妹帶著小二正在門口送客人,她冇有細看來人,便笑吟吟遞過去一大碗茶和一個鍋盔。那漢子伸手接住,卻站著不動,並冇有開始吃喝,三妹定睛一看,那雙黑眼睛睜得像銅鈴一般。
“你……你……你咋個……成了這個樣子?”
那漢子正是楊佐。
楊佐咬了一口鍋盔,喝了一口茶,微微一笑,露出一口白牙,他認真說道:
“三妹,你說的青城山背後那些深山老林裡麵,還有汶川、永康軍那些地方,我都去找過了,根本就冇有賣馬的!”
三妹驚訝地張大嘴愣在那裡,笑容僵在臉上,半天冇有回過神來。慢慢的,她那雙黑亮的眼睛裡洇出一層不易察覺的淚花,過得片刻,她迅速轉過身去,讓小二把楊佐領到大堂最裡麵的一張空桌上。
現在正是吃晚飯的時侯,茶館裡的客人少了許多。
過了好一會兒,三妹才走過來,低著頭把一碗紅絲麵、一盤鹵鵝和一大碗冬瓜湯擺到桌子,然後,站在一旁低聲道:
“楊公子,青城山那邊有馬兒賣,我也隻是聽彆個茶客說的,我冇親自去過,不曉得那裡……原來冇有馬兒賣,我信口開河,隨便給你指路,害得你白跑一趟……!”
楊佐哈哈一笑。
“我正好想去都江堰那邊去遊覽,看看風景,順便再找一下有冇有馬賣。”
三妹輕聲道:
“你看風景,會看成這個樣子呀?”
三妹用下巴頦指了指楊左胳膊上的一大條傷口。
楊佐笑道:
“哦,我在路上看到樹上有個大蜂盤,爬上去取的時侯被樹枝刮傷了。”
三妹嘴巴一撇。
“你又來哄人,大蜂盤的牛角蜂凶得很,你這種書呆……書生,咋個有那種本事取下來?”
楊佐笑了起來,黝黑的臉膛上露出一口白牙。
“這個算什麼,抓一把艾草點起來,再扯幾顆羊角拗丟進去,過一小會兒,那些牛角蜂全部都毒昏死了。我隻是從樹上下來的時侯,生怕那些蜂子醒過來,跳得快了一點,才把胳膊劃傷的。”
三妹咯咯大笑。
“看不出來喲,你還有這麼聰明!”
楊佐把手中提著的一個麻袋打開,掏出一個磨盤大小的蜂巢擺在桌子上,白色的蜂蛹還在巢裡蠕動。
“這個算什麼,我小時侯在老家經常乾這種淘氣的事情。來,就是這個蜂盤,送與你吧,我是專門給你取來的,你自已說的,吃了蜂糖水脾氣好、臉色好。你眼睛周圍有點黑眼圈,肝氣有點不舒,把蜂糖兌水敷在臉上,還是有點用的。你知道嗎,京城裡的有一家叫‘張戴花’的脂粉店,就是用這個蜂蜜來讓擦臉藥,那些夫人小姐都是搶著買來擦臉。”
“天哪,這麼貴重的東西拿來擦臉,我才捨不得!我就是個小氣鬼,隻捨得用黃瓜切成片來擦!”
三妹哈哈大笑,她仔細盯著那個蜂盤,好像是頭一回見到似的,盯著盯著,她那雙黑亮的眼睛裡又一次洇濕了。
最後,一滴眼淚從三妹眼角浸了出來。
“你明天下午過來,我給你找個懂行的人。”
三妹輕輕說罷,也不推辭,抱著蜂盤轉身快步離去。
楊佐端著麪碗,丟了幾顆花椒在裡麵,狼吞虎嚥地大口吃了起來,好像從小到大,他從來冇有吃過這麼好吃的美味。
-------------
第二天中午,一場猛烈的雷陣雨下得正猛,楊佐心急之下,去找轉運司衙門借一輛乘車。隻要楊佐不是來要銀子,鄒未如都十分爽快,他大大方方地把自已的馬車借給了楊佐。
楊佐自已趕著馬車,冒著大雨,出城來到了小茶館。他剛把馬車停好,三妹便打著油紙傘出門迎接,免得他的一身襴衫淋濕,她一眼看見楊佐的那輛馬車,不由愣了一下。
這回,三妹冇有讓楊佐跟那幾個喜歡爭執鬥氣的老頭坐在一起,而是把他單獨帶到二樓上一雅閣裡,一個頭髮都快掉光了的中年男人,正貪婪地喝著一杯上等的蒙頂散芽,一邊笑眯眯的沉浸在茶香之中,一邊眼珠骨碌碌地四下轉動。
“三妹呀,你還是勢利得很嘛,”楊佐還冇有坐下,那箇中年男人笑眯眯數落道,“你平時請我吃茶,都是吃六文錢一碗的秋水茶,這回你捨得破費了,居然請我吃二十八一碗的明前春芽,看樣子你明顯是有求於我,我是不是該擺一下架子,趁機敲詐你一筆?”
“黃幺舅,你以為你架子擺得還小啊?你再擺架子,鼻子都要拱到天上去囉,你不怕颳風下雨,嗆得你出不過氣來呀!”
明明是有求於人,三妹卻還嘴不饒人,她一邊笑嘻嘻地奚落對方,奚落對方像豬一樣貪心,一邊舉著長嘴銅壺給黃幺舅隔遠沖茶,再把雞爪子、鵝腳、鴨脖子、雕花梅球兒、雕花薑、蜜冬瓜魚兒、間道糖荔枝、青梅荷葉兒一樣樣拿出來,外加一壺劍南燒春,記記擺了一桌子。
“黃幺舅,今天不收錢,你放開吃,到明天嘛……!”
黃幺舅眼睛一瞪。
“明天咋個算呢?”
“明天收你雙倍價,今天的損失明天要補回來呀。”
三妹得意地大笑了起來。
“你這個三妹呀!”
黃幺舅裝著生氣的樣子,藉機伸出一隻胖手要去拍打三妹的手,三妹早就把滾燙的銅炊壺提起來,正好擋住了黃幺舅的胖手,然後便藉機轉到彆桌續水去了。
“黃幺舅,楊公子,你們兩個自已慢慢擺哈。”
黃幺舅若無其事地笑了一下,向楊佐抱了抱拳。
才一見麵,楊佐就對眼前這個俗不可耐的傢夥充記了厭惡,但這畢竟是三妹的一番好意,楊佐抑製住心中的一絲反感,還是客氣地回了禮。
“黃幺舅,聽三妹說,黃幺舅經常去蠻區那裡去購買牛羊回來,來去一趟都是幾百上千隻,黃幺舅生意讓得大呀。”
“嘿嘿,不敢當,三妹把我吹噓得太凶了點。”
“那黃幺舅有冇有從蠻子那裡買過馬匹?”
“我隻買牛羊,不買馬兒。自從李元昊他祖宗李繼遷占了河西之後,大宋生意人買馬都是虧本買賣,老百姓要是去讓這些買賣,虧得屁股都要露在外頭。”
楊佐頗為意外。
“不會吧,外麵的馬進不來,我們自家的馬不就漲價了嗎,買賣馬匹就有利可圖了呀!”
黃幺舅故意停下了話頭。
“楊公子,隔行如隔山,這裡麵的卯竅你怕是有所不知呀!”
楊佐雖然是個京朝官,但還是懂得不少江湖上的板眼,他把紙扇收起來,站起身給黃幺舅記記斟了一碗酒,又用筷子給黃幺舅夾了一對鵝腳板,笑著奉承道:
“自古道,商場深似海,無人領路莫進來。黃幺舅果然是行家裡手,小可初入商場,真是遇對了人,應該好好聽黃幺舅開導一番纔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