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獨孤九劍 第七章 夜闌憶起 秘洞藏鋒
-
三人行至半山腰的岔路口,令狐沖停下腳步,笑著擺手:“小師妹、靈瑜,你們先下山吧,我回崖上了。”他揮了揮手中的樹枝,轉身往思過崖方向走去,腳步輕快得像赴什麼樂事,全無麵壁思過的沉悶。
嶽靈珊望著他的背影,直到再也看不見才收回目光,拉著嶽靈瑜往下走。一路說說笑笑,她還在回味與令狐沖新創的“衝靈劍法”,指尖在空中虛點,模擬著招式軌跡。嶽靈瑜在一旁聽著,偶爾應和幾句,心裡卻總縈繞著一絲莫名的牽絆。
下到半山腰時,嶽靈瑜忽然心裡一空,像有什麼要緊事被硬生生抽走,眉頭不由得擰成疙瘩。他停下腳步,拍著額頭使勁回想:早上帶的醬肉饅頭、食盒空了送回廚房的事,跟大師兄說過的話,思過崖上的風聲樹影……樁樁件件都在眼前,可就是覺得漏了什麼,像算盤珠少了一顆,怎麼也打不圓。
“弟弟,發什麼呆呢?”嶽靈珊見他杵在原地,回頭拽了拽他的胳膊。
“冇什麼,”嶽靈瑜搖搖頭,“就是覺得好像忘了件事,怎麼也想不起來。”
“想不起來就是不重要唄,”嶽靈珊大大咧咧地往前走,“快走吧,晚了娘要催了,說不定還得罰咱們抄《淑女經》呢!”
被她一拉,那點滯澀感淡了些。嶽靈瑜笑了笑,也是,想不起來的,大抵不是什麼要緊事,便跟著姐姐快步下了山。
夜色漸深,華山浸在墨色裡,隻有幾處窗欞透著昏黃的光,蟲鳴與鬆濤交織成一片靜謐。嶽靈瑜回到自已的小屋,點亮桌上油燈,昏黃的光暈在牆麵投下搖曳的影子。他褪去外衫,盤膝坐在鋪著粗布墊的榻上,指尖輕抵丹田,準備開始今夜的內力修煉。
嶽不群見他華山基本內力已頗為深厚,近日已將《紫霞神功》傳了給他。此刻他依著心法口訣,緩緩閉上眼調整呼吸。起初氣息尚有些浮躁,如山間亂流在胸腔衝撞,他默唸“氣沉丹田,意守靈台”,試著將散亂氣息一點點收攏。約莫一炷香功夫,呼吸漸漸勻淨,如簷下滴泉般規律,每一次吸氣都似要將山間清冽的草木之氣納入肺腑,呼氣時則緩緩沉向小腹,帶動一絲微弱的暖流在經脈中甦醒。
這絲暖流初時細如髮絲,在丹田附近盤旋片刻,便順著嶽不群所指的“會陰穴”緩緩上行。行至“氣海穴”時,像是撞上無形阻礙,暖流微微滯澀。嶽靈瑜眉頭微蹙,依著心法運轉意念,將暖流凝成更細一線,耐心順著經脈紋理慢慢滲透。約莫半盞茶後,暖流終於擠過“氣海穴”,順著“石門”“關元”二穴一路向上,所過之處,經脈似被溫水浸泡,泛起淡淡酥麻。
他不敢怠慢,繼續引導暖流沿“中極”“曲骨”穴上行,轉至“陰交”時,滯澀感竟比昨日更重。嶽靈瑜想起父親說的,初練內力時經脈如未開之渠,需以氣息為鋤日日疏浚。他遂放緩吐納節奏,吸氣時刻意加深,讓更多清氣彙入暖流,呼氣時凝神於“陰交穴”,以意念催動暖流如細流磨石般緩緩沖刷。
油燈的燈花“劈啪”輕爆一聲,嶽靈瑜額角滲出細汗,順著鬢角滑落。不知過了多久,暖流終於衝破滯澀,順著“神闕”穴向上蔓延,過“水分”“下脘”,直至“中脘”穴時,已粗壯了些許,如一脈細溪在經脈中流轉。他能清晰感覺到,每過一處穴位,暖流便會吸納一絲天地清靈之氣,雖微弱卻真實,彷彿經脈正被一點點撐開,變得柔韌寬闊。
待暖流行至“膻中穴”,嶽靈瑜按心法要訣沉緩下壓氣息,引導暖流折轉向下,沿原路回溯丹田。這一趟周天走下來,竟用了近兩個時辰。當暖流迴歸丹田時,已如一線瑩潤的玉絲,在丹田中緩緩轉動,周身經脈似被滌盪過一般,透著舒展的暖意,連白日練劍積攢的肩臂痠痛也消散大半。
他緩緩收功睜眼,見油燈已燃去近半,燈芯結著長長的燈花。嶽靈瑜抬手拭去額角汗珠,指尖觸到皮膚時,竟帶著一絲內力流轉的微溫。望著牆上搖曳的燈影,他忽然想起父親說的,《紫霞神功》練至深處,內力會泛出淡淡霞光,隻是自已這絲微薄內力,連“紫霞初綻”的門檻都未摸到。
洗漱過後,嶽靈瑜躺在簡陋的木床上,望著窗外漏進的月光在地上織出銀線,眼皮漸漸發沉。就在意識將要沉入夢鄉的刹那,腦海中忽然“嗡”的一聲,一個念頭如閃電劈入——
思過崖!令狐沖麵壁的那個山洞!
他“騰”地坐起身,後背驚出一層薄汗。
想起來了!
那思過崖上,令狐沖平日歇腳的山洞深處,竟還藏著一個更隱秘的洞口!洞口被厚厚的岩石遮掩,與洞壁渾然一l,若非機緣巧合,即便在洞裡住上十年八年也未必能發現。而那洞裡麵,刻著的竟是五嶽劍派失傳已久的上乘武學精要!
嶽靈瑜腦中瞬間浮現出那些模糊卻關鍵的片段——這是他穿越前,從《笑傲江湖》中讀到的秘辛。
書中曾寫,那秘洞原是數十年前,五嶽劍派高手與日月神教大戰時的避難之所。當年雙方在此激戰,五嶽高手退入洞中暫避,臨敵之際各施絕技,或是破解了魔教的詭異招式,或是創出克敵製勝的新招,一時心血來潮,便將這些劍招刻在了洞內石壁上。這些招式皆是臨場應變的精華,或是本派武功的變招妙法,卻因戰後各派猜忌內鬥、傳人凋零,未能傳回本派,漸漸成了絕響。
洞內石壁上,嵩山派的“大嵩陽神掌”殺招、“嵩山劍法”精妙招式赫然在列;泰山派的“七星落長空”變式、“五大夫劍”秘招亦有留存;衡山派“迴風落雁劍”中最精妙的“一劍落九雁”刻於其上;恒山派的“萬花劍法”殘篇、“天長掌法”要訣也未遺漏;更有華山派自已失傳的“奪命連環三仙劍”“鷹蛇生死搏”等絕學,皆是當年劍氣之爭前的鎮派之寶。
這些武功,每一樣都足以讓江湖震動。五嶽劍派多少年來尋訪本派失傳絕學而不得,卻不知最珍貴的寶藏,就藏在華山思過崖的深洞之中。刻下這些劍招的前輩,原是盼著後世弟子能從中獲益,補全本派武功,誰料歲月流轉,知情者早已化為塵土,這秘洞便成了華山深處一個無人問津的謎。
嶽靈瑜坐在床上,心“怦怦”直跳。
要不要告訴父親?嶽不群為了華山振興、對抗左冷禪日夜憂思,若能得到這些失傳絕學,華山實力定然大增,父親肩上的擔子也能輕些。可此事隻是自已從“書裡”得來的記憶,並無半分實證,貿然提及,父親怎會相信?追問起來,自已又如何解釋訊息來源?一個七歲孩童,怎會知曉這等塵封數十年的秘辛?
不告訴?眼睜睜看著能助華山擺脫困境的機緣就在眼前,卻視而不見?他又於心不忍。
月光透過窗欞,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像一張被揉皺的紙。嶽靈瑜望著那光影,心中天人交戰。
這秘洞藏著的,是足以讓五嶽劍派重新洗牌的武學寶藏,也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華山能憑此崛起;用不好,訊息泄露,引來的便是殺身之禍——左冷禪豈會容華山得到這等機緣?
他歎了口氣,隻覺得這江湖的水,比想象中更深,每一步都像踩在薄冰上。或許,該想個法子讓令狐沖自已發現?以大師兄的性子,在洞裡待得久了,定會四處摸索,說不定真能撞上那處機關。
可那洞口究竟在洞的哪一處?是在石壁左側還是右側?是需用內力推開,還是有什麼暗釦?他的記憶終究模糊,隻記得有這麼個洞,卻記不清具l方位。
“或許,明日找個由頭,再去思過崖一趟,藉著給大師兄送飯的功夫,悄悄在洞裡尋一尋?”嶽靈瑜暗自思忖,“若是能無意中引導大師兄發現,既不暴露自已,又能讓這秘密重見天日,倒不失為一個法子。”
念及此,他的心稍稍定了些,重新躺回床上,閉上了眼睛。隻是腦海中,那座隱於雲霧中的思過崖,那個藏著無儘秘密的山洞,卻如通一顆埋在土裡的明珠,在夜色中悄然散發著誘人而危險的光芒,讓他輾轉難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