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落無聲 第213章 編輯來電的“驚喜驚雷”
2011年5月的週三下午,深圳的陽光透過樂居研發部的百葉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建軍蹲在工位旁,手裡拿著萬用表,正對著一台物聯網終端的gprs模組排查問題——這是福田區王姐超市的終端,早上反饋“訊號時斷時續,上傳資料總失敗”。實習生小王被調去創新業務部後,所有商戶的維護工作都壓在他一個人身上,從拆機器到測訊號,全程都是自己來。
萬用表的顯示屏上,訊號強度數值在“-85dbm”和“-105dbm”之間反複跳動,不穩定的訊號讓他皺起眉。他剛想拆開終端的後蓋,檢查天線接觸是否鬆動,褲兜裡的手機突然響了起來,震動感透過布料傳到手上。
建軍掏出手機,來電顯示是一串陌生的北京號碼,備注欄裡跳出“電子工業出版社-王編輯”——是周老提過的那位編輯!他的心猛地一跳,手裡的萬用表差點掉在地上,趕緊按下接聽鍵,快步走到樓梯間——那裡安靜,能聽清電話內容。
“您好,是李建軍李老師嗎?”電話那頭傳來一個溫和的男聲,帶著明顯的北方口音,語氣裡透著抑製不住的興奮。
“我是,您好,王編輯。”建軍的聲音有點發緊,握著手機的手指不自覺地用力,指節泛白——他等這個電話等了快兩周,每天都在查郵箱、看手機,生怕錯過訊息,現在真的來了,反而有點不敢相信。
“李老師,跟您說個好訊息!您的書稿《物聯網終端實戰:從硬體到網際網路》我們評審委員會全票通過了!”王編輯的聲音提高了些,“說實話,我們編輯部好久沒看到這麼紮實的實操書稿了——尤其是‘硬體冗餘思維解決網際網路高並發’那章,您把2008年應急時的伺服器配置、nginx分流程式碼,甚至當時的監控資料都寫進去了,這在業內太少見了!很多技術書要麼光說理論,要麼隻講軟體,像您這樣把硬體選型、網際網路介麵、商戶落地案例串起來的,幾乎沒有。”
建軍的耳朵裡嗡嗡作響,像是有無數隻蜜蜂在飛。他靠在樓梯間的牆壁上,冰涼的瓷磚貼著後背,才勉強穩住身體。“王編輯,您的意思是……我的書能出版?”他還是不敢確定,又追問了一遍——之前兩次拒稿的陰影還在,怕這隻是客氣話。
“當然能出版!”王編輯笑了,“我們不僅要出版,還要把它定位成‘物聯網從業者入門工具書’,重點推!營銷部已經開會討論過了,會聯係幾家科技媒體做專訪,還會在行業展會上設展台。不過有個小請求,想請您補充兩章‘商戶溝通技巧’——我們看了您附的商戶感謝信,覺得您在‘把技術語言翻譯成商戶能懂的話’這方麵太有經驗了,很多讀者肯定需要這部分內容。下週一我把出版合同發給您,咱們儘快簽,爭取三季度就能上市。”
“補充章節沒問題!我這就整理!”建軍趕緊答應,聲音裡帶著抑製不住的激動。掛了電話,他握著手機,在樓梯間站了足足五分鐘——從不敢相信到狂喜,情緒像過山車一樣起伏。他低頭看著手機螢幕上“通話結束”的提示,突然想起這三個多月的熬夜:想起深夜翻舊圖紙時掉的眼淚,想起兩次拒稿後的自我懷疑,想起秀蘭鋪在桌上的感謝信,想起周老拍著桌子說“你的書肯定能成”……所有的委屈和堅持,在這一刻都有了回報。
他掏出手機,給秀蘭發了條簡訊:“書能出版了,出版社要重點推!”然後又給周老打了個電話,聲音裡滿是感激:“周老,謝謝您,王編輯剛給我打電話,說書稿過了!”
周老在電話那頭笑得很開心:“我就說嘛,懂行的人肯定能看出你的價值!好好寫補充章節,以後你就是‘李作家’了!”
下班回家的路上,建軍開著那輛紅色的吉利遠景,連等紅燈時都忍不住笑。路過小區門口的水果店,他特意買了個最大的西瓜——秀蘭和李夢都愛吃甜的,今晚要好好慶祝。
推開家門,秀蘭正在廚房切菜,準備做晚飯;李夢坐在客廳的書桌前寫作業。
“我回來了!”建軍把西瓜放在茶幾上,故意提高聲音。
秀蘭從廚房探出頭:“今天怎麼這麼開心?回來得這麼早?”
李夢也抬起頭,眼睛亮晶晶的:“爸,是不是出版社有訊息了?”
建軍點點頭,走過去,一把抱住秀蘭,又揉了揉李夢的頭發:“書能出版了!王編輯說書稿全票通過,還要重點推,讓我補充兩章商戶溝通技巧,三季度就能上市!”
“真的?!”秀蘭把手裡的菜刀放在案板上,她趕緊擦了擦手,跑到書房翻出書稿,激動得手都在抖:“我就知道,你寫的這些都是有用的東西,肯定有人識貨!你看你熬夜熬的,黑眼圈都沒消,現在終於有結果了!”
李夢抱著他的胳膊,蹦蹦跳跳地說:“爸,出書後你要給我簽個名!我要帶去學校給老師和同學看,告訴他們我爸爸寫的書能幫好多人!”她還拿出手機,點開qq空間:“我現在就發動態,告訴大家我爸爸要出書啦!”
當晚,秀蘭特意做了建軍最愛吃的陝西油潑麵——麵條是手擀的,筋道爽滑,上麵撒著厚厚的辣椒粉和蔥花,熱油一潑,香氣滿屋;還買了個小蛋糕,上麵插著“恭喜出書”的四字蠟燭,是李夢特意去小區蛋糕店訂的。
一家三口坐在餐桌前,蠟燭的光映在每個人臉上,溫暖又明亮。李夢先許願:“我希望爸爸的書賣得越來越好,能幫到更多商戶!”然後吹滅了蠟燭。秀蘭給建軍碗裡夾了一大筷子麵:“多吃點,這段時間熬夜辛苦了,以後補充章節彆熬太晚,身體要緊。”
建軍吃著油潑麵,熟悉的家鄉味道在嘴裡散開,心裡暖暖的。他看著秀蘭眼角的笑意,看著李夢興奮的樣子,突然覺得,之前職場上的所有委屈都不算什麼了——張昊的嘲諷、陳總的忽視、團隊的離散,在家人的支援和這本書的認可麵前,都變得微不足道。
吃完晚飯,李夢把建軍的書稿攤在客廳的茶幾上,一頁頁地翻,還拿著筆在旁邊做筆記:“爸,這章‘電容選型’我覺得可以加個案例,就是你上次跟我說的,城中村商戶用抗乾擾電容的事,老師肯定會喜歡!”
秀蘭坐在旁邊,翻著商戶的感謝信,說:“你補充‘商戶溝通’章節時,把王姐說‘耗電快’其實是怕換電池的事寫進去,太真實了,彆人肯定能用到。”
建軍點點頭,拿起筆,在書稿的空白處寫下:“補充章節1:商戶需求的‘翻譯技巧’——從‘耗電快’到‘換電池成本’;補充章節2:不同場景的溝通策略——城中村商戶重抗乾擾,商圈商戶重定位精度。”
窗外的夜色漸濃,小區裡的燈光一盞盞亮起,像星星落在地上。建軍看著眼前的一幕,心裡充滿了前所未有的滿足——他知道,這本書不僅是他技術經驗的總結,更是他對家人支援的回報,是他在職場失意中找到的精神支撐。而這,隻是一個開始,未來還有更多的可能在等著他。